你可曾想到过:有些星看上去是单颗的,实际上却是由两颗彼此靠得很近的星组成的一对儿。我们叫它“双星”。
北斗七星中的北斗六,或者叫“开阳星”,就是一颗很著名的双星。只要有一架不大的望远镜,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它确实是由两颗星组成的,亮度分别是2.4等和4.0等。它们之间的距离很近,用角度来表示的话,只有14‘(读作14角秒,l度=60角分,1角分=60角秒),相当于满月时圆月直径的1/130。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380多个天文单位,互相围绕着转一圈得好几十年。
在望远望里可以直接看出是两颗星的双星,叫做“目视双星”。开阳星是1651年被发现的第一对目视双星。双星的两颗成员星都被称为双星的“子星”,较亮的那颗为“主星”,较暗的那颗为“伴星”。如果主星很亮,伴星很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望远镜进行观测,也很难看到子星。天狼星就是这方面的著名例子。
183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在精密测量恒星位置的工作中,发现天狼星在天空中的运动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波浪式的。这使他不得不重新检查各项数据,看看哪里出了问题。经过检查和研究之后,他大胆地宣布:天狼星是一颗双星,由于主星很亮,伴星很暗,所以无法从望远镜中直接看到伴星。伴星绕着主星转,主星也绕着伴星转,或者说它们互相绕着转,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天狼星的运动呈波浪式。
文台台长,很有条件搜寻他所预言的天狼星的暗伴星,但是,十几年过去了,直到1846年他逝世为止,他以及许多别的天文学家,都没能证实它的存在。
“目视双星”是怎样的现象呢?
1862年,美国光学家克拉克制造了一架在当时算是最大的望远镜,口径46厘米。为检查望远镜的质量,他用它来观测天狼星。使他喜出望外的是,在光芒四射的天狼星旁边,果然有一颗发射着微弱光芒的小星,而且恰好是在预测的位置上。它就是贝塞尔在28年前预言而自己抱憾未见到的天狼伴星。它的亮度连天狼星的万分之一都不到,是一颗8.68等星,直径只有太阳的7/1000,距离约10100多千米,而质量却是太阳的1.05倍。
双星中有一类叫做“交食双星”,那是很有意思的一对。用望远镜观测,它们像是一颗星一样,但从它们的亮度变化情况来看,可以肯定这是一对双星,而且是一颗子星亮、一颗子星暗,一个大、一个小。最使人感兴趣的是,从我们地球上看起来,两颗星在互相绕转的时候,总是一个挡在另一个前面,使得这个双星系统在亮度上发生变化。
交食双星中的一个著名例子是天琴星座的“贝塔”星,它的中国名称是“渐台二”。它的两颗子星中,主星大而亮,伴星小而暗,由于彼此离得很近,互相影响,两颗星的形状都是蛋形的。有意思的是,两颗子星谁也档不住谁的时候,亮度最大,“蛋”的长轴横对着我们。一个挡住另一个的时候,它们刚好又都转过来,以“蛋”的短轴横对着我们,如果我们能看到它们的话,这时它们都是圆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