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只有勇于创新,才能使自己不断打破旧的束缚,得到思想的解放,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无限制的发挥,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成功的人必是勇于创新的人
名人名言
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
——本田宗一郎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熔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概括地说,就是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使各个方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只有从实际出发,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才能打破旧模式,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是一个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人,发明是他永不停歇的事业。由于他的不断开拓和创新,爱迪生一生有近2000项创造发明,被人们看作勤奋和天才的象征,企业家成功的象征。
是的,有人说没有爱迪生就没有美国,他不仅把光明带给美国,而且也把光明送给了世界。美国今天如此强大,爱迪生功不可没。
他一生有60年是在实验室和工厂里度过的,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被人们誉为“科学界的拿破仑”。
在他葬礼的那天晚上,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的电灯关闭一分钟,刹那间,全美国陷入一片黑暗。
故事一:摩擦生电
有一天,爱迪生读到富兰克林在电学方面的发现,便弄来两只大雄猫,用根铜丝把两只猫尾巴拴在一起,用力在猫脊背上狠命揉搓,想做摩擦生电的实验。没想到实验不成功,反而被猫狠狠地挠了几下。
故事二:飞的实验
爱迪生找来一大包沸腾散(一种泻药,爱迪生认为沸腾了就能冒出气体),对邻居家的孩子奥池说:“你把这药吃了,肚子里就会充满气体,你就会像气球那样飞起来。”奥池很信服地就把药吃了下去。不料奥池不但没有飞,反而矮了半截,嘴皮抽搐,捂着肚子直叫痛。
爱迪生真可谓是个大胆实验的高手!什么事他都要亲自试验一番,多有趣的爱迪生啊!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不是学习故事中的爱迪生,而是应该学习他不耻下问,保持一颗可爱的童心,勇于创新的精神。
崇尚真理,追求真理,是我们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则是追求真理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健康成长,就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那种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在实践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要广泛地学习前人的科学经验,我们既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又不能迷信权威,人云亦云。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勤动脑、勤动手,敢于想、敢于做,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学会了创新,就牢牢地抓住了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只要敲开了创新之门,就会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这个时代就是属于我们的!
品质点睛:
创新会给生活增添一份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人所必需的。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墨守成规永远不会有新发现
名人名言
不创新,就要灭亡。
——彼德斯
一艘远洋海轮在一次航行中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
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可怕的是,在烈日的暴晒下,每个人都口渴难忍,水成了最宝贵的东西。
尽管四周都是水,可谁都知道那是海水,海水又苦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
他们唯一的生存希望就是等到下雨或有过往船只发现他们。但是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寂静的海岛,也没有下雨的迹象,除了海水还是海水。
渐渐地,这些船员支撑不下去了。
当最后一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了,咕咚咕咚地喝了一肚子海水。
船员喝完海水,一点儿也感觉不出海水的苦涩味,相反觉得这海水十分甘甜,非常解渴。他心想,也许这是自己的幻觉吧。他静静地躺在岛上,等待死神的降临。
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他一点儿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船员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靠喝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后来,人们化验这里的海水时才发现,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这儿的海水实际上是可以饮用的。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习惯把大家约定俗成的东西看成是必须遵循的真理,往往不敢怀疑权威,怀疑自己的经验。如果那位幸存下来的船员不懂得去尝试,那么他肯定也会渴死。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就应该突破这种约束,放开思想,放手去做。
事物的生命力取决于事物内在的性质与时代的适应性,最新鲜的事物也只有不断自我更新,补充其新鲜血液,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反之,任何事物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必定与现实产生距离,被世人所取笑。《刻舟求剑》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河时,不小心把他的剑掉入了水中。他马上在船上做了个记号。“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他说。船停下来后,他就根据船上的记号跳入水中寻找他的剑。船在移动但他的剑并没有。用这种方式来找剑,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以江水为参照物,剑是静止的,船是运动的,“刻舟”之后的船离剑越来越远,所以那人是找不到剑的。刻舟求剑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人近乎没有,然而,做出类似“刻舟求剑”这种蠢事的人却并不少,比如那些反对革新,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其实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在教育的基础阶段,青少年应该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设法点燃心中的创新火花,勇于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从而逐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品质点睛:
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正是这样一成不变的思维,才使得人们有时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只有创新,你才可能有新的收获。
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源泉
名人名言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格言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是无穷的动力。
广博的知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每个人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对所要研究问题的领域有所了解,还应不断积累邻近学科和其他专业的知识。
另一个方面是指:每个人不仅要掌握已知,还要了解未知。掌握已知是指掌握前人的科研成果和研究程度,了解未知是指发现知识的空白。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对已有的研究都熟悉和掌握,才能了解和发现学前教育科研中那些尚未研究而又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已知愈多,能发现的空白就愈多。因而有经验的研究者常常能够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凭借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衡自小刻苦向学,很有文采。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首都洛阳。他在那里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张衡做了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8年后,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并反复研究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
张衡一生观测记录了2500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
张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他的成就涉及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他的成功来自广博的知识支撑,只有不断学习,开阔视野,所有要思考的问题才会在渊博的知识中随时触发,闪现智慧的灵感,而灵感的交汇就会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
扩大知识面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因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面广阔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得到启发,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接,形成新的观念。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广博的知识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必然联系。而知识面的开拓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的。
要创新没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底蕴,没有深厚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分析问题无依无靠,谈发展创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构建起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求未知的世界。没有知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观点。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学习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就像阶梯一样,只有一步一步地不断攀登,才能到达顶峰。对每一阶段的学习都必须扎扎实实垫好基石,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
品质点睛: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是无穷的动力。对于我们来说,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广博的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敢于质疑,才能勇于创新
名人名言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真理的长河永无止境,任何正确的见解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前人留下的东西必须有选择地认识和运用,否则可能成为一种沉重的束缚。我们要勇于创新,勇于打破思想上的禁忌,不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左右,不被习以为常的惯例所禁锢,用发展的、开放的、求异的眼光看待事物,认识问题,敢于对“定论”和常规打问号。
如果没有哥白尼对托勒密“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今天“日心说”的产生;如果没有拉瓦锡对贝歇尔和施塔尔“燃素说”的怀疑,也不会有氧的发现。对前人成果的顶礼膜拜,对约定俗成东西的墨守成规,是不可能探索到新大陆的,也不会有创新收获的陶弘景菜园求学。
古代的时候,人们对自然界产生了很多误区,相信螟蛉是蜾蠃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
陶弘景对此传说产生怀疑。他就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
从此,陶弘景认识到,凡事都应该亲自观察,而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关于蜜蜂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说法,《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上都有详细的记录,而人们也对此深信不疑。湖北省监利县12岁的小学生聂利在养蜂场玩时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动也嗡嗡作响,对有关蜜蜂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说法产生怀疑,经过试验和研究,写出《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论文,获2003年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小学生聂利没有盲从前人的结论,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提出质疑,终于搞清楚了事实真相。可见,质疑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表现为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先人,笃信“多歧为贵,不取苟同”。
质疑任何问题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质疑前人受到嘲笑,探索成果不被承认,甚至受到压制,古今中外并不罕见。意志不坚,只凭个人兴趣或一时心血来潮,必然遇难便退,半途而废。不被环境所左右,顶住各方的压力,坚持自己正确的判断,一干到底,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敢于质疑的精神不可能自发产生。现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对事业的真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
否认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聂利当时还是12岁小学生。可见,质疑并非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年龄、地位不能与敢于质疑的精神画等号。在科学史上,年轻人质疑“老经典”,小人物驳倒大人物的事例比比皆是。
总说“我不行”,妄自菲薄,实际上是放弃发现问题、创造成果的可能,也丧失了挖掘潜能、提高素质的机会。不拘一格的想象,不计得失的心态,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年轻人好奇心强,思想解放,很少瞻前顾后。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少年更具有一种敢于质疑的天然优势。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敢于质疑,大胆探索,一定能拓宽自己展现和锻炼聪明才智的舞台。
品质点睛:
意大利杰出诗人但丁说:“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只有勇于质疑,勤于质疑,才能懂得创新,发现真理。
观察是创新的基础
名人名言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创新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一座大厦,而观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我们从事一系列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因此,离开了观察就无知识与技能可谈,创新就更不复存在了。
观察是个体预定目的,主动了解事物的感知过程,是感知活动的高级形式。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在分析电话号码7414345有什么规律时,有56.9%的孩子用了10秒以上的时间,仅有19%的孩子用时在5秒以内完成。走路时,43%的孩子“不注意周围的环境”,比“注意周围环境”的孩子高出了12个百分点。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人类普遍存在不足。而达尔文就十分注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以致后来他写下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达尔文从小就对动植物很感兴趣,喜欢观察动植物。年幼的达尔文出于对观察的兴趣,已经对自己搜集的标本做了一些简单记录,有的还附有简单插图。有一天,舅舅看了达尔文的摘记后,对他说:“只做摘记是不够的,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画家,但不是用颜色和线条,而是用文字。当你描述一种花、一种蝴蝶、一种苔藓的时候,你必须使别人能够根据你的描述立刻辨认出这种东西来。为了搞好科学研究,你必须进一步提高你的文字表达能力,要像莎士比亚那样用文字描绘世界、叙述历史、打动人心。”
听了舅舅的话,达尔文专门准备了一个记事本,在以后的观察中每次都把观察结果认真地记录下来,并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20年后,达尔文根据多年来的观察记录写出了进化论的著作,成为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观察后要对观察的结果有所记录,这不仅是对观察的总结,也是巩固知识点,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法。随着观察材料的不断积累和丰富,简单的随感式摘记显得过于简单,就需要写观察日记来总结观察结果。
观察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当然,我们所说的观察,实施中是与思考相伴随的。在美丽广阔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值得细心观察的事物。什么花在春天到来时最先开放,哪些动物在夏天时总在树上叫,秋天来临时天变得短了还是长了,冬天下雪的时候冷还是雪融化的时候冷,等等。经常细心留意这些观察,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会有助于你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地认识世界。
品质点睛:
观察对于我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同样也必不可少。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
勇于想象,激活创新
名人名言
想象力能带领我们超越以往范围的把握和视野。
——安东尼·罗宾斯
创新思维的活动主要是智力活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想象。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1983年在中国召开的一次创造学会上,日本的创造学家村上信雄走上主席台拿出了一把曲别针,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这些曲别针有多少用途?
下面同学纷纷举手。
有人说了几十种。
当时一位在场的中国学者说了30多种。
一个日本人说有300多种,然后放了一个幻灯片,以此加以证明。
这时有人从台下递上来一张条子,上面写道:我明天将发表一个观点,证明这个曲别针可以有无数种用途。于是,他第二天就此作了一个讲演。这个人叫许国泰,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后来被称为“魔球现象”。
他是这样分析的。按曲别针最基本的解剖,它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它的重量是多大,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的质地,它的柔软度等一整套因素,把它们一一解剖,列成一个横坐标,一个纵坐标,就是它在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等各个方面的用途。
曲别针的重量可以做各种砝码;作为一个金属物,曲别针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他的化学物质产生不知道多少种反应;曲别针可以弯成1、2、3、4、5、6、7、8、9和加减乘除、开方等各种数学符号,演变成所有的数学和物理学公式;曲别针可以弯成26个英文字母,可以是拉丁文,可以是俄文,天下所有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曲别针来表现;曲别针是金属,还可以导电;在磁场中有磁性反应;在艺术中,把它绷直了,肯定有琴弦的作用。至于其他的,做成夹子、别针、绳索、挂链、项链,都是在一类中的某一项的亿万种的一种。
许国泰的演说轰动了这个创造学会。
通常人一想到曲别针的用途,别针、夹子、绳索,已经觉得自己想得很多了,想出3种已经觉得很了不起了。当我们看到有无数种用途的时候,这才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还应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在学习动物名称时,可以先将小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这样,就会很有兴致,有的装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难的词在口中也会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就会被记住。
总之,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丰富的想象使自己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样就一定会有效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品质点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发现新现象,进而创造出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