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劈线细若毫发、匀薄细腻,俗称“羊毛细绣”。丝线经过荚仁液蒸发处理后光洁平整。著名湘绣画师李云青的七绝诗《题湘绣劈线》,对湘绣的劈线工艺作了生动描述:烂嚼红绒口角香,丝丝精细入微茫,锦心欲度金针巧,妙手先分彩线长。
在设色上,湘绣注意发挥掺针掺色的作用,巧妙地以各种原色花线在质地上相互调合、灵活运用,真正做到了“有色皆备”,自然逼真。一些精通画艺的画师加入湘绣的设计和创作,也带来湘绣中“绣画”和湘绣题诗的特点。湘绣著名绣工除以上提到的几位外,还用神针肖咏霞,擅长人物绣的廖家惠等。
(二)汉绣
汉绣为湖北地方绣种,主要流行汉口、武昌、荆沙、洪湖一带,并辐射到湖北境内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
与湘绣一样、汉绣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楚辞》中有“纂组绮绣”句,足见当时楚人丝绮文绣传统。江陵马山一号战国墓出土的大量丝织绣品,为我们展示了2000多年以前楚地刺绣风采,也为汉绣的源流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汉绣的发展,据说与元朝末年陈友谅起义有关。相传农民领袖陈友谅当年曾在洪湖峰口镇(古属沔阳)大堤上操练义军,其夫人宿居堤畔蔡家,每日与村姑妇女们精绣义旗、军服上胸、背之字,以待出征。后来,此堤名为“绣花堤”(现名绣花村)。当地姑娘媳妇人人善绣,并以能绣为荣。
清代嘉庆至咸丰年间,汉口设立了刺绣局,集中各地绣工绣制宫服、戏服等装饰品,供统治阶层享用,汉口万寿宫一带也因之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绣花街”。武昌也因有苏洪发、万兴发、徐大华等名绣坊而逐步形成了武昌塘角街妇女刺绣加工基地。光绪年间两地有绣工500余人,连同店外做包活的绣工计有2000余人,汉绣一时十分兴旺。近代日军侵占武汉,兵荒马乱中,一些绣局、绣坊遭到烧毁,绣工纷纷迁至乡下发展,洪湖、沔阳一带遂又成为汉绣基地之一。
汉绣针法“以少胜多”。古代汉绣常用直针、铺针,尤以辫针的使用最广泛。辩绣可以说是刺绣中的万能针法,早在战国时代的楚绣中就有它的身影。近代汉绣又发展了施扣针、织锦针、铺绒绣、纳花绣等针法。
汉绣题材以花鸟居多,这一点深得楚绣之精髓。楚人崇凤,江陵战国墓出土的17幅凤鸟刺绣中,就无一雷同。近代鄂东罗田县妇女绣制的油搽(旧时妇女梳头用具),将传统的太极阴阳鱼造型变成太极凤凰,神奇而生动;当代公安县的一位村姑手绣鞋垫上的凤鸟,呈“S”形造型,与战国楚铜器上的纹饰有惊人相似之处,凤鸟头与飘逸的凤尾相互照应,和谐完美。
汉绣艺人善于以意写形,她们说“花无正果,热闹为先”。在处理花草、云气纹样时不受其自然形态的束缚,可以花上生叶,叶上出枝,任意牵藤引蔓,铺设水气云天,一切以热闹、奔放,以“抢眼”为目的。
汉绣品种繁多,有堂绣、挂屏、被面、枕头、帐沿、门帘、香包、鞋帽、衣物等民间日用品;也有喜轿、寿屏、丧礼用的龙棺、灵堂饰品等礼仪用品;有龙凤旗帜、五色统伞、龙灯衣、戏衣及桌围、椅褡、坐垫、女披等节日赛会用的道具和戏剧用品,也有神帐、宝盖、拜垫、袈裟等宗教用品。尤以汉绣戏衣最为有名,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袁世海、高盛麟;汉派名流余洪元、朱洪寿、大和尚、牡丹花、陈伯华都曾定制过演出绣衣。1910年,汉口美粹学社、彩霞公司的绣品曾荣获南洋赛会一等金奖。1915年,汉绣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牌。
五、江南名绣
(一)苏绣
苏绣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艺术。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已运用刺绣工艺作为国家礼仪之用的刺绣礼服。三国时,赵夫人为孙权绣制地图,能在方帛之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时人誉为“针绝”。
苏州虎丘塔出土的四块刺绣经袱残片,是五代到北宋前期的文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苏绣最早的实物。浙江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北宋前期双面绣团鸾经袱、江苏周墓出土的南宋贴绣褡裢,针法丰富、娴熟、精巧。苏州南郊元代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的绣品中,已用了掺针和抢针相结合的刻鳞绣来绣制龙纹,这些都说明中古时代苏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苏州是历代统治者搜刮贡品的重点地区,绣品属当地特色贡品,需求量大,宋代朝廷就在苏州专设绣局。明代设官办刺绣作坊,专为朝廷绣制服饰,这既刺激了苏绣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南北两大绣系的交流。
清代苏绣还出现了闺阁绣和商品绣。闺阁绣出于名门闺媛之手,以工笔画为绣稿,一般用于书房、深闺装饰。商品绣是刺绣作坊的产品,绣稿出自民间吉祥图案,不强调仿真效果,而注重针法本身的装饰性,风格上也粗放一些。
与其他名绣一样,苏绣也植根于江南民间刺绣沃土,江苏丹徒县民间刺绣之乡是苏绣产生、发展的民间基础之一。丹徒县环抱镇江市,东邻丹阳、西接句容、南连金坛、北临长江,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当地有着“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传统,女子不论贫富,从小学习女红。到出嫁年龄,已练就高超的刺绣技艺、积累大批陪嫁刺绣用品。这些陪嫁品在新婚时一一陈列,犹如绣品博览会,它们是当地人衡量新娘价值的重要尺度。当地各乡春季长达半月的庙会,也是妇女们交流刺绣花样的场所。
丹徒刺绣喜用红、绿、黄、灰等色线进行晕色绣,虽色彩对比强烈,但由于晕色效果的巧妙利用,并不给人一种火辣的感觉。强烈而不失优美,粗放而不失细致。造型讲究谐音、寓意,具有明显的江南民间刺绣特色。这些生生不息、活泼生动的民间刺绣的存在是苏绣得以不断发展、兴盛的源泉。
苏绣针法多变、构图洗练、精细秀丽。工艺上讲究“齐、光、直、匀、薄、顺、密”,崇尚素雅清新的艺术风格。苏绣绝活为“劈丝拼色”,把各色丝线劈成细股,再绞合起来刺绣,这种工艺使绣品色彩层次丰富,过渡自然。
宋代就已出现的双面绣也是苏绣一大特长,尤以猫、鱼题材的双面绣最为精美绝伦。如绣一幅“双猫图”,要采用100多种色线,在7万多次上下绣制过程中,不仅要将成千上万线头、线结隐藏得无影无踪,还要严格掌握顺序排针的规律。其中猫毛是用1/48的劈线绣成,如同“炉烟细细驻游丝”一般。猫眼用十五六种色线镶色、和色绣成,形成波光流转,追随观赏者视角移动的神奇效果。
苏绣名家有清代的沈寿、丁佩、沈立、朱心柏,以及近现代江缪贞、丁渭奇、金静芬、顾文霞等。
沈寿为江苏吴县人,自幼随姐姐学绣,15岁便成名。她将西方绘画艺术引入中国刺绣,绣制出《意大利帝后像》,在意大利世界万国博览会荣获世界至大荣誉最高卓越奖。1915年绣制耶稣像,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一等奖。她一生绣制了大量艺术作品,并培养了大量刺绣人才。晚年总结出版了《雪宦绣谱》,是我国刺绣史上全面论述刺绣技法的理论著作。
另一位苏绣名家丁佩也著有《绣谱》一书。
(二)顾绣与瓯绣
顾绣发祥于上海,是在闺阁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顾氏家族命名的绣种。明代嘉靖年间,上海顾氏家族的刺绣声誉鹊起,逐渐形成风格,独树一帜。
顾绣的创始人是顾名世的长媳缪氏,而真正成名是在其孙媳韩希孟手中。有“天孙织锦手”之誉的顾家孙媳韩希孟,是湖南武陵人士。她在娘家练就了娴熟的刺绣基本功,又在婆家发扬光大,使娘家古老的刺绣艺术在异地他乡开花结果。
顾绣的主要特点是书卷气和画绣。顾家的刺绣者大多通晓书法画理,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因而能够融画理和刺绣技艺为一体,较好地用银针绣线来表达绣图。
瓯绣源于当地民间女红传统和生活习俗。解放后在瑞安仙岩寺慧光塔中发现的一批北宋年间(1041-1048年)的工艺品,其中有双面绣的经袱三方,系瓯绣作品。
它们以青红色单丝素罗为地,用黄白等色平绣成团花图案,绣工娴熟、绣品生动。另外,在一些南宋“永嘉杂剧”的唱词中,也有关于瓯绣的描述,可见宋时瓯绣已相当成熟。
元代以后,佛寺庙宇大兴,神佛绣像和神殿用品都需刺绣装饰。古温州一带民俗,祭神拜佛时要动用数十张桌子垒成高塔,俗称“搭九台”,高台全用各色绣品装扮。在年复一年的“搭九台”中,那些绣有花卉图案和戏文的各色绣片便成了琳琅满目的瓯绣博览会。
瓯剧传统名戏《高机与吴三春》,反映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浙南民间刺绣女与织绸艺人的爱情故事。戏中女主角一幅绣花罗裙定终身的情节,一直为人们广为传诵,绣花罗裙也成为后世青年定情的珍贵礼品。
地域性的民风民俗为瓯绣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瓯绣构图简练,色彩鲜艳。针法平整灵活,虚实并用,有平针、稀针、侧针、套针、扎绣、打子、盘线等绣法。
1916年,温州设立刺绣局,专做出口绣品。1921年,绣工达650人,绣品远销欧美诸国和南洋一带。抗战至解放前夕,因为战乱,瓯绣一度凋零,解放后又重新获得发展。艺人们在总结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又创造了滚针、游针、扇形针等20多种针法,发展了双面绣、发绣、乱针绣、水墨绣等新品种,巨幅瓯绣作品《红楼十二钗图》为当代瓯绣的代表作。
(第三节)织锦挑花花色美
织锦、挑花是用不同的工艺手段、不同的材料完成的两种民间工艺类别。
锦是一种质地较厚、柔软光泽的织物。《释名》云:“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在古代的丝织物中,一般以有无花纹定其贵贱,有纹者为贵,文盛者为上。绵是织物中文采并茂,织作精细、质地致密的上品,故古人视锦与金同价。《诗经·苍伯》中有“萋兮斐兮,成是贝锦”,意思是,“织出贝纹的锦,文采交错,真是华丽”,说明商周时期,中国的锦就存在了。
到了战国时代,织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湖北江陵出土的丝织品中,就有龙风棋格纹锦、舞蹈人物动物纹锦,其制作工艺、色彩造型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三国时代出现的蜀锦、宋代苏州的宋锦、明代的云锦、鲁锦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土锦是我国织锦工艺的杰出代表。挑花,又称架子花,十字绣,是在古代织绣工艺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它集织、绣工艺于一体。在布料上依经纬线组织,用细密的小十字“挑”织交叉成纹。
挑花以十字针的为主,数纱挑织是挑花的最基本的方法。故挑花一般用经纬分明的家织土布为底料,以自纺棉线为挑织花纹的材料。与“其价如金”的锦相比,它用料低廉,简便易行,更容易普及。
一、三大名锦聚长江
中国三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分别产于长江流域的四川成都、江苏的苏州和南京。其中蜀锦产生最早。西汉末扬雄《蜀都赋》说“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尔乃其人,自造奇锦。“缘庐中,发文扬彩,转代无穷”。意为成都从事织锦刺绣的手工业很多,产量很大,就像丛生的芒草,无边无际。
公元214年,刘备占领成都,取出库中藏锦,一次就赏赐诸葛亮、关羽、张飞、法正等各1000匹之多,足见东汉末年蜀锦产量之大。
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地时,使当地蚕桑生产兴旺、市场繁荣、人烟稠密,许多人家都以织锦为业,出现了“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晋左思《蜀都赋》)的盛况。成都流江因织工年复一年濯锦江中而被称“锦江”,成都也因之被称为“锦城”。蜀锦不仅是三国时蜀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是军费开支的主要来源,诸葛亮“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蜀锦的传统图案有“益州新样绵——陵阳公样”(唐)、“织金灯笼锦”(宋)以及流霞锦、雨丝锦、散地锦、浣花锦、方方锦等。
蜀锦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织锦工艺产生了深刻影响,诸葛亮传锦善举在西南少数民族中一直传为美谈。
宋锦因产于宋代苏州一带而得名,又称仿宋锦,是随着南宋时期封建王朝政治统治中心南移而发展起来的。
宋时的宋锦已有紫鸾鹊锦、紫百花龙锦、红霞云鸾锦、衲锦等数十种。元、明两代,宋锦又有新的发展,写生花卉修饰连接成缠枝莲花和穿枝牡丹,并与花图案鸟配合,丰富了宋锦的表现力。明末清初,随着民办织锦作坊的兴起,从艺人增多,苏州已成立了宋锦业行会组织,并出现了蒋万顺、徐隆茂、周万和等名家。清末宋锦作坊陆万昌所产宋锦,曾获南洋劝业会金奖。
宋锦品种分大锦、合锦、小锦三种,多用于书画装裱。色彩柔和典雅,纹样繁而不乱,具有沉静规律的理性美。
云锦产于南京,是在蜀锦和宋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已形成规模。
云锦用料考究,善于采用大量金钱,使织物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同时还善于采用小梭挖花方式,使色彩变化丰富,绚丽明快;尤其善于采用云纹装饰,有行云、朵云、片云、团云、巧云、如意云、七巧云、卧云、四合云、和合云、蚕茧云、大勾云、骨朵云多种,千姿百态、灿若彩霞,云锦也因此得名。
云锦的传统产品有妆花、库缎、织金、金宝地等。善织云锦的织女被云锦行业奉为始祖、善于拉花的蒋公为祖师爷。现代著名艺人有张福永、吉干臣等。张福永出身于五代相传的云锦挑花世家,他所设计的图案和花本深受众人喜爱,有“张挑花”之誉。
二、民族织锦别样红
锦原本是劳动人民的创造,但在封建社会,它往往被统治阶层所垄断,成为满足他们奢糜生活,炫耀他们高贵身份的一种标志。劳动人民只能穿布衣。“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三大名锦的遭遇便是如此。
然而在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各族人民依然按照自己爱美的天性,用简陋的工具顽强地织造出绚烂山花般的织锦,美化自己的生活。在湘鄂西土家族地区,时兴织一种土家锦,当地称“西兰卡普”,“西兰”指被面或铺盖,“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就是“土花铺盖”。土家姑娘从小就要上机织造,练得一手好手艺。在出嫁前总要织出不少“土花铺盖”来做嫁妆。久而久之,“西兰卡普”就成了土家织锦的代称。清代土家诗人曾作《竹枝词》生动描述了土家姑娘打花铺盖的民族风情:山村处处柳絮斜,闺女生来会打花。
四十八钩花并蒂,不知持送与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