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45031700000018

第18章 《纺车旁的格丽卿》

《纺车旁的格丽卿》是舒伯特17岁时的作品,于1814年10月19日写成。歌曲《纺车旁的格丽卿》取材于德国大文豪歌德的诗体悲剧《浮士德》第一部第十五场。歌德的这部文学名著对许多音乐家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取材于这部文学作品的音乐作品,除舒伯特的这首歌曲外,还有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歌剧《浮士德》、法国作曲家柏辽兹谱曲的传奇剧(或戏剧传奇)《浮士德的沉沦》、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浮士德序曲》、李斯特的《梅菲斯特圆舞曲》和《浮士德交响曲》等。

舒伯特的《纺车旁的格丽卿》,是艺术歌曲的典型代表。歌曲塑造了一位沉溺于初恋中,一边摇着纺车一边唱歌,抒发出内心不平情绪的少女形象。歌词大意是:“我的心绪不宁,心事重重/我再也不能平静,不能平静/我若失去他,就会失去生命,全世界都使我悲痛/我终日昏昏沉沉,我的神智模糊不清/我的心绪不宁,心事重重/我再也不能平静,不能平静/我伏在窗前等待他经过,我走出房门盼他来临/他举止高尚,他仪表堂堂,他面带微笑,他目光炯炯/他言辞优雅,谈笑风生,他的拥抱,他的亲吻……/我的心绪不宁,心事重重/我内心焦虑思念他/我只想走上前把他留住,和他亲近/一直到我们不得不离分/我的心绪不宁,心事重重。”

歌词非常美,体现了一种忧伤之美。曲子更美。但是词作者歌德却毫不赏识。后人刻薄地评说,歌德之所以冷面对待舒伯特,是因为音乐的表现力太厉害,盖过了歌词,抢了大诗人的镜头。但歌德没必要那么“小气”,正是由于作曲家们的辛勤写作,某些很一般的文学作品才能流传至今。更何况舒伯特把曲子与词结合得浑然一体,非常完美。

《纺车旁的格丽卿》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歌曲开始,以平稳、略带惆怅的乐句作为全曲发展的基调。开头句“我的心绪不宁,心事重重”一直被重复,贯穿全曲。歌曲第二段末发展出现了情思奔放的高潮,而高潮的处理则是通过伴奏音流的戛然中止,并用不协和和弦的音响来揭示格丽卿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和抑制不住的感情,以及遐想中不知不觉地停下手中的纺车和中断棉线的情态。休止过后,音乐又开始重复流动并进入了歌曲的最后部分,刻画出少女格丽卿定了定神,又带着重重苦闷的心情,手握纺车微微再起的情景。一个推向全曲最高音a2的“第二高潮”,使歌曲的第三段完满地终止在d小调的主音上。随后,歌曲尾声以“pp”的力度余音袅袅地再现第一句旋律,象征着格丽卿相思之情将日久天长而不止歇。

为了表现少女格丽卿独自一人一面精神恍惚地转动着纺车,一面思念着心上人时的炽热情怀和焦虑情绪,八六拍节奏的乐曲从一开始便由钢琴奏出连绵不断的、由一组组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分解和弦,让听者很快进入情绪。曲子是八六拍的。八六拍与四三拍有着血缘联系,节奏是“强、弱、弱;次强、弱、弱”的八六拍本来就动感十足,强动力感的节拍加上连续的音符,形象地描摹出少女格丽卿手摇纺车轻盈回转的动态,既交代了歌曲人物所处的人工纺织环境,又为歌者深情抒唱提供了一个绵延不断略带愁绪的背景。充分展示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并与歌声融为一体,共同塑造和表现歌曲艺术形象。舒伯特以娴熟的写作技巧,巧妙地运用了钢琴的各种表现性能,生动地描绘出歌曲中人物的心理及歌中的情境。而且,歌曲《纺车旁的格丽卿》为了逼真地塑造人物形象和描绘出歌中的情景,钢琴伴奏除用贯穿全曲的具有流动感的连续十六分音符模仿纺车的转动外,在第二段句末,当歌声唱到“和他的亲吻”处时,钢琴伴奏突然从连续的流动音型变为接续三小节的和弦音伴奏,描绘出歌中少女沉溺于幸福的想像时,纺车停下,棉线中断的情景,接着,伴奏继续延续开头的那样的音型,使全曲连贯、具有更鲜明的形象性。《纺车旁的格丽卿》中,钢琴伴奏的作用和意义对以后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门德尔松于1834年写成的艺术歌曲杰作《乘着歌声的翅膀》,其钢琴伴奏以流畅的分解和弦,表现出《乘着歌声的翅膀》幸福翱翔的动人情景;我国的黄自先生在创作《春思曲》时,用连续的三和弦表现雨滴滴在台阶上的声音,把听者和歌者一开始就带入一种春雨绵绵的景象。在曲子后半部,为表现曲中少妇的那种思夫却不见归的惆怅心情,以及延绵不断的愁绪,伴奏也是采用了流畅的分解和弦;还有青主的《君住长江头》,用分解和弦表现长江那种后浪推着前浪前进的滚滚波涛。

《纺车旁的格丽卿》是一首情绪缠绵、内涵深刻、表情丰富的歌曲,无疑对歌唱者的二度创作提出了技术上的高标准要求。意大利歌剧的兴起,确立和发展了美声歌唱技巧和演唱风格;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兴起,美声唱法出现了不同于歌剧咏叹调演唱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虽然,演唱艺术歌曲也运用美声唱法的声乐技巧,但在声音的艺术处理上却具有自己的个性。这是由于艺术歌曲的内容大都属浪漫主义诗人的文学杰作,要表现这些诗歌细腻的情感、浪漫的情调、高雅的品味就必须运用轻声、半声,以及高音区上渐强或渐弱的歌唱技术来丰富声乐表现力;另外艺术歌曲通常用钢琴伴奏而不须用像歌剧那样庞大的乐队,歌唱者在音量上可以有效控制;还有艺术歌曲一般都是艺术形象较为单一的独唱曲,不以表现戏剧性的激情见长,而以抒情为主。因此形成了有别于歌剧演唱风格,并以多种音色、清晰的吐字、细致的语调、含蓄为贵、阴柔见长的演唱特点。

歌曲《纺车旁的格丽卿》问世后,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艺术歌曲这一歌曲体裁的艺术特征被后世作曲家们继承发展。因此,在西欧的音乐史上,把舒伯特《纺车旁的格丽卿》的写作之年——1814年,认定为艺术歌曲的诞生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