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折飞一片天空
45042400000003

第3章 风筝的发展与流传(2)

清末,是我国传统风筝在内容、题材有较大发展的时期。北京一带,宫廷与民间的风筝发展迅速,不仅制作精良,而且品种增多,出现了造型新颖的字风筝,使风筝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民观看放风筝。《北京竹枝词》真实生动地描述这一情景:“新鸯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向碧云端。”这一新内容、新形式的出现,为我国风筝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此时,各地相继出现了像仙鹤童子、雷震子、群雁、杏花天等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风筝。潍县风筝艺人根据我国“尊龙”传统,吸收了当地木版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中有关龙的形象,对传统蜈蚣风筝加以出新,将蜈蚣头改装成龙头,扎制出了“龙头蜈蚣风筝”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巧妙的把龙的形象运用至串式风筝上,这一大胆的创造,充分证明了我国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由于“龙头蜈蚣”从形式到内容,符合广大群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观点,加之其精湛的扎制工艺、别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和最佳的放飞效果,被称为潍坊传统风筝一绝,受到中外风筝爱好者的好评,是潍坊传统风筝的代表作品之一。

随着民间放风筝的普及和发展,宫廷中把放风筝当作一项娱乐来对待,各地官吏把民间涌现出来的才智,根据“吉祥如意”内容而制作精巧的风筝,作为进贡礼品,并把扎制、绘画的能工巧匠选送到京都,为宫廷扎制风筝。如潍县民间画家于帧培进京后被慈禧太后赏为“八品画士”,北京风筝哈(国梁)、风筝金(福忠)以及天津的风筝魏(元泰)都曾为宫廷制作过风筝。宫廷风筝的制作,不同于民间风筝,它不计工本,不惜代价,因而选料、制作、绘画等各道工序,都极为讲究,甚至连放风筝用的拐子都雕刻得非常精致美观,所制作的风筝富丽堂皇,花样百出,姿态各异,是一种高雅精致的艺术珍品。同时,各地世代制作风筝的艺人云集京城,为北京的风筝发展提高起了重要作用。艺人们除为宫廷制作风筝外,还在京城开设风筝铺,每年清明节前后,扎制风筝出售,北京琉璃厂形成了较大的风筝市场,清明节期间,风筝成为京城人们不可缺少的娱乐品。各种风筝大量上市,风筝制品在商品的交易中,给当地和外地风筝艺人提供了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机会。艺人们根据北京人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官廷的特殊环境,经过长时期的创造演变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曹雪芹、金福忠、哈国梁为代表的北京宫廷风筝流派。

进入19世纪,我国商业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的发展给风筝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天津、潍县、济南、青岛、南通以及江苏、广东、河北、安徽等一些地区。由于民间放风筝的普及发展,先后出现大小不同的风筝专卖市场,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品畅销于市,尤其是在素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之称的手工业县城潍县更为突出。由于胶济铁路的贯通和受外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刺激,民间手工业发展迅速,潍县风筝制品同刺绣、嵌银、仿古铜、铸铜印、蓝印花布、木版年画等一样,成为畅销货。因而,城乡专业风筝铺增多,出现了以唐家风筝铺为代表的十多家专业风筝铺。一些从事画神轴的民间画家、嵌银工匠,借助自己有利的条件,纷纷开设风筝铺或制作放风筝的用具。如著名画家王福斋开设的王家风筝铺,扎制各种风筝销售于市,成为抢手货。所制“雷震子”、“仙鹤童子”等风筝,名噪一时,成为优秀传统风筝。嵌银名手、雕刻艺人陈子和等用雕刻、嵌银工艺制作各种不同型号的高档风筝拐子,其中用象牙镶嵌的风筝拐子被视为珍贵的艺术品。潍县南胡家村还专门生产放风筝所用各种型号的风筝线。杨家埠年画艺人,把半印半画工艺运用到风筝制作上,将印好的风筝画纸,贴糊到绑好的风筝骨架上,从而使杨家埠的板子风筝成本下降,产量大增,成为清明节期间物美价廉的娱乐品。风筝大量涌入市场,在古老的潍县白浪河沙滩,形成了很大的风筝专卖市场。各类民间风筝琳琅满目,其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富有乡土气息,以扎、糊、放俱佳著称于世,吸引了大批外地风筝客商。近代诗人裴星川在其竹枝词中写道:“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记录了当时风筝市场的盛况,潍县风筝不仅销往烟台、青岛、淄博、济南等全省各地,而且大批销往江苏、福建、安徽、河南、河北等地。

这一时期,在我国开埠较早的商业城市天津,由于交通方便、文化经济繁荣、手工业十分发达,其民间风筝制作精良、形象逼真、色彩独特。风筝艺人借助于天津手工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对其民间风筝制作工艺进行了革新。为解决风筝销售中和放飞时携带困难的问题,艺人对风筝制作工艺实行总体设计、分解制作、以竹为样、用箍连接的方法,使数丈长的风筝也可拆卸,折叠成很小的体积,装入纸袋或纸盒之中,把风筝制作技艺与工艺美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国民间凤筝制作技艺向高层次发展开辟了道路。艺人们在长期的风筝制作实践中,匠心独运,还创出了“活眼鹰”、“锣鼓燕”等独具特色的风筝,被称为天津风筝一绝。

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中国民间风筝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大的飞跃,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清明节前后放风筝的风俗在全国包括台北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普遍兴起。民国年间,各地所修的地方志中,大量记载了这些活动。其风筝内容丰富,品种增多,新式样风筝不断出现,甚至在我国北方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人们也利用本地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出现了用“苇子”、“挺干”等材料扎制的山区风筝。

二是专业制作风筝的人员增多。风筝制作在潍县、高密、天津、北京、吉林等地,成为一种家庭副业,各地大批国画家加入扎画风筝,使民间风筝的扎制、绘画技艺大大提高,形成了工笔重彩的文人画风和民间艺人为代表的民间画风同时并存的局面。一些风筝艺人和国画家所扎绘的高档风筝,引起人们极大兴趣,风筝制品开始登上艺术殿堂,不仅是放飞的娱乐品,而且成为一种挂在墙壁上的艺术欣赏品。

三是中国民间风筝和其他民间艺术品一起,开始走向世界民间美术之林。中国风筝作品于1915年2月20日第一次参加了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凿成而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北京风筝艺人哈长英、天津风筝艺人魏元泰所制作的风筝,分别获金牌奖和银牌奖,与我国参展的翡翠、象牙、白玉制品、雕漆、珐琅、嵌银、瓷器、地毯、顾绣等各类民间艺术品和土特产品一样,为我国争得了荣誉。我国参展品种之多仅次于美国四十州之总和,并得到大量奖杯、奖牌,这使得我国古老文明的艺术品,广泛地传扬于世界。此后,民间风筝比赛,在我国各地不断出现。20世纪20年代潍县商会举行的风筝比赛和青岛、安庆、台北等地举办的风筝比赛,都曾对风筝的发展提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是各地风筝在比赛交流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共同提高基础上,吸收了民间年画、刺绣、玩具、雕刻以及戏曲故事等民间艺术的营养,注入到风筝制作中去,使风筝的制作工艺、内容题材都有较大的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年代,随着我国传统文化风俗的发展,中国风筝初步形成了以串式风筝、桶式风筝、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板子风筝等为主体的风筝系列品,人物、鸟兽、鱼虫等均成为风筝制作的题材,这一时期是中国风筝兴盛发展时期。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反动派的压迫,我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生活艰难困苦,这一时期,民间放风筝处于低潮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行列。值得一提的是风筝艺人也参加这一斗争,他们为了抵制外国侵略者,扎制了“抵羊”、“射日”等风筝,以此来号召人们起来同帝国主义作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我国历史的新纪元。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当代风筝,在四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恢复发展、严重挫折、空前繁荣三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召开和连续三届的全国风筝邀请赛的举办以及各省市风筝协会的建立和“世界风筝都”的出现,国家体委又把放风筝活动列为体育比赛项目,使民间风筝进一步得到普及发展,放风筝成为全国人民文化体育的重大活动,放飞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风筝向多功能、高层次发展,形成了我国历史上鼎盛时期。

[第二节风筝的流传]

三月寒食是清明,

姐妹十人去踏青,

捎带放风筝哟。

大姐放了一个小张生,

二姐放了一个崔莺莺,

二人把亲成。

三姐放了一个杨宗保,

四姐放了一个穆桂英,

二人把枪拧。

五姐放了一个梁山伯,

六姐放了一个祝英台,

二人下山来。

七姐放了一个牵牛郎,

八姐放了一个织女星,

二人下天宫。

九姐放一个是唐僧,

十姐放了一个孙悟空,

师徒去取经。

姐妹风筝已放完,

欢欢喜喜回家转,

大地好春光。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放风筝民歌,展现了少女们在春天里踏青、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近代以来,放风筝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在城市和农村中,许多人都对风筝情有极大的兴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放风筝多在初春的清明前后。有些地区,从正月中旬就开始放风筝。立夏以后,人们便将风筝收了起来,挂在屋梁上。在我国南方的某些地区,放风筝则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俗活动的内容之一。

在我国民间,无论是汉族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有放风筝的活动。由于各地风俗民情及群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风筝在造型、扎制、装饰及放飞的技巧上,都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同时,还出现了不少扎制风筝的好手。

清代,我国北方的放风筝的活动已相当普遍。北京的风筝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代的《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了当时倾城男女“各携纸鸢”,在清明扫墓后“施放较胜”的盛况。事实上,北京放风筝的时间从当年的农历十月到次年的清明以后,几乎日日都有放风筝的。北海、后海沿、南城、窑台、东单大空场、御河桥、二龙坑大土堆、太平湖,更是放风筝的孩子们所喜欢的去处。过去,北京的孩子们玩的风筝,有不少自己动手做的,但大部分还是从厂甸买得的,各种各样的花样名目都有。据近人沈太侔《春明采风志》载有:“常行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结架,作燕飞式,纸糊,绘青蓝色,中安提线三根,大者背着风琴,或太平锣鼓,以索绕籰,顺风放起,昼系线条,夜系红灯,儿童仰首追逐,以泄内之积热,盖有所取意也。三尺以上,花样各别,哪吒、刘海、哈哈三圣、两人闹戏、蜈蚣、鲇鱼、蝴蝶、蜻蜓、三阳开泰、七鹊登枝之类。其最奇者,雕与鹰式,一根提线,翱翔空中,遥睹之,逼真也。”厂甸的两家风筝店铺,以“哈爸记”(哈代风筝)的风筝最为出色。一般的儿童买风筝,没有钱买贵的,只好买那种20枚铜钱一只的“黑锅底”。有钱的公子哥儿,花上几十两银子买个风筝,有的自己不会放,只好叫别人代放,自己看着,也算是玩了风筝了。

北京的风筝从清末到现在,比较知名的技艺流派有4个。其代表人物为金忠福、哈国梁——人称“风筝哈”、马晋、孔祥泽。

金忠福的风筝,以造型粗放、色彩鲜明浓丽、装饰意味浓而闻名。他较好地把握住大色块相互之间的关系,多用对比色相列,不用中间色,这样,当风筝飞在蔚蓝色的空中时,鲜明的色彩非常醒目。过去,金家几代人在地安门大街火神庙摆风筝摊,以“黑沙燕”最为著名。这种风筝,只着用黑白两色,对比强烈,图案分明,线条挺拔,放飞的效果也特别好。北京的一些风筝迷,至今带念叨着“火神庙的黑锅底”。金忠福于1979年逝世。

“风筝哈”在北方享有盛名,至今已有四代了。哈家本来是搞建筑的。从19世纪起,哈家在建筑业淡季时便在琉璃厂制作的风筝。哈氏风筝的创始人哈国梁在制作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制作经验。哈家第二代的哈长英从小即随父学艺,他聪明好学,创作能力也较强。平时,很注意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从而制作出颇具特色的风筝。哈长英还擅长于制作大风筝,他在1920年制作的8米长的硬翅类花篮风筝,是迄今最大的哈氏风筝。另外,他还将所有品种的风筝骨架,从大到小,制定出标准尺寸、样板及造型比例。在他手中,哈代风筝终于自成流派。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哈长英制作的蝴蝶、蜻蜓、花凤和仙鹤等风筝,获银质奖章和奖状。近人孙殿起《琉璃厂小志》载:“近数十年,以哈记制售之风筝为最著。”哈家第三代有兄弟姐妹五人,在风筝的扎制放飞技术上各有所长,以老五哈魁明的技术最为全面。他不但继承了祖业和祖传技术,而且还把这门手艺传给了他的儿子——哈氏风筝的第四代传人哈亦琦。哈氏风筝多为绢制,选材讲究,骨架坚固平整,画工精致,最为出色的是“瘦沙燕”。哈氏几代艺人扎制的风筝在国内外的博物馆中均有收藏,在私人手中的藏品就更多了。

马晋本来是画家,有良好的造型基础知识。其风筝造型规整,设色雅丽,图案活泼,精致细腻,很适合作室内陈设品。他的风筝,以瘦沙燕、蝙蝠、仙鹤及美猴王、仙女等最富特色。

孔祥泽也是画家。他自小酷爱风筝艺术。1940年前后,他在北京的北华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因与日籍老师高见嘉十合编风筝图谱,曾到各图书馆收集古今风筝的有关书籍,同时向当时的风筝名手赵雨山、关广志、金钟年等人学习扎糊风筝。后由于摹制曹雪芹的佚著《南鹞北鸢考工志》,得曹氏风筝图谱数十种,经潜心钻研,终于复制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曹氏风筝”,使曹氏风筝以绘画见长的传统得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