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角洲区常见种达500多种,也反映出热带特点,分属130多科373属,其中纯热带属占42%,连泛热带性属计则达53%。鼎湖山区热带属占62%,热带种占56%,即1291种,罗浮山冲虚观风水林146属中,泛热带属占91%。常绿季风雨林植被多为风水林及杂木林,多属次生性,是一种热带区系成分为主的类型,面积不广。在广大台地低丘区多为常绿灌丛。热带成分为主的草坡,生长在砖红壤性土层之上,易发生水土流失。食虫植物猪笼草等都是热带性植物。热带植物生态特征也充分反映在常见的栽培树木中,如板根、气根、支柱根可见于榕树,能独木成林;老茎生花现象见于杨桃,木菠萝;全年生花见于白兰、扶桑;锒钳叶见于杧果;衰颓叶见于杧果、荔枝;滴尖叶见于菩提树。这些热带植物生态特征和这里是热带季风雨林分布区相一致。其中如白木香(即土沉香)在明代曾广泛种植在东莞县,成为东莞名产,称“莞香”。这都说明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还有,与此相应的还有大型热带动物栖息于三角洲地区,虽然今天已被人们猎尽,如犀牛记于东莞丘陵区。
三角洲是水网区,以沼泽、洼地和低平林野为主,故也栖息不少典型热带巨型动物,它们也反映出三角洲原来的热带特点。如亚洲象、马来鳄、孔雀等在古书即有不少记述,或更有化石为证。如三国时广州地方仍有鳄鱼生长,《水经注》称:“鼋鼍鲜鳄,珍怪异物,千种万类,不可记胜。”今天平洲渔民亦曾在河道中采出鳄鱼头骨,说明广州有鳄。
珠江水文特征及主要水利问题
1.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的最大特征是复合水系,这点与长江、黄河不同。西江、北江和东江水系汇合于三角洲区,使广州称为“三江汇总”。珠江指广州城南河段而言,因河中有红层所成小岛,椭圆如珠,称“海珠石”,故称河为“珠江”。三江水系合称为“珠江水系”。三江以西江为主,思贤滘以上长2075公里,坡降0.58‰,流域353120平方公里(有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东江长520公里,坡降0.388‰,流域27040平方公里,北江长468公里,坡降0.26‰,流域46710平方公里。三江每年流入三角洲水量为3067亿立方米,这是我国的一项巨大财富,也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西江的正源1985年珠江水利委员会定在云南沾益马雄山(2444米)东麓伏流出口“水洞”,即南盘江的源头,并视为珠江源地,由此至珠海市磨刀门企人石入海,长2214公里。它是我国第四长河,但流量上却是我国第二大河。源头是按“唯远是源”和“流水不断”的原则定出,但在岩溶化的云贵高原上却不适用,因“水洞”上游还有二条有长流水的小河,把源头伸至马雄山北,和北源北盘江接近。南北盘江合流后称红水河,为我国三大水力发电基地之一。汇柳江后称黔江,入郁江后称浔江,梧州以后始称西江。郁江上游还有左江和右江两源。
东江源出江西寻邬挜髻钵(1102米),是一条整治较好的河川,有新丰江、枫树坝、白盘珠等水库调节,又有东深工程,引东江水供应深圳、香港。
北江源出江西信丰石碣大茅山(455米),称浈水,至韶关汇湖南来武水后始名北江,自古为广东北上中原的通路,宋代经南雄珠玑港南下的移民,为开发珠江三角洲农业的主要劳动力。
此外,还有新兴江、潭江、绥江、增江,流溪河等流入,组成三角洲放射状河系复合的水网。
2.水文特征
珠江三角洲水文也具有热带特征,如水量丰富,含沙量少,水质较好,河床稳定,分支众多等。而潮汐影响大也是特色。
(1)水量丰富,洪涝易生
珠江三角洲承受水量达3319亿立方米,为我国第二大河。各河流入三角洲流量每秒达9584立方米,三角洲年入海流量每秒10529立方米。三角洲河网丰足的水量,有利航运和灌溉,且年际变化不大。因西江干流长,支流分布均匀,中上游多为石灰岩区,地下水丰富,补给量多而稳定。北江、东江虽为暴流性山溪,但流量不大,故对三角洲影响较少。并且由于河面已接近海面,故年径流稳定,为雨水型河川中所少见。
但径流年内分配却不均匀,4~9月为汛期,占年径流量72%~84%不等。最高值西江在7月,其他河在6月,因西水路程远,雨期迟,而北江、东江4~5月已为雨季。但年变幅都不大,西江最大和最小年径流之比约为3倍,北江4倍,东江6倍,有利航运。
热带性还表现在雨季旱季分明,西南季风突发期即有锋面雷雨,秋多台风雨,故汛期长,由4月至9月,长达半年,洪涝水患易发生。龙舟水是西南季风全面爆发式入侵大陆,在桂南、粤中形成锋面低槽,出现锋面雷雨所致。因锋面雷雨昼夜都可发生,雨期长,雨势大,非9月台风雨可比,台风雨只有3~4天,范围又窄(300公里以内),故台风引起的七夕水、中秋水均不如龙舟水汛期。1915年大水高要站流量为54500立方米/秒,横石为21000立方米/秒,且3江同涨,又受高潮顶托,故成巨灾。其实,一江暴涨就可对三角洲产生威胁,如北江下游三角洲1982年5月洪水,就是锋面低槽暴雨所致,清远站雨量5天达824毫米,石角洪峰达19380立方米/秒。汛期本来江河水已满,如出现一次特大暴雨,即可成灾。故三角洲水患大于四邻。
(2)含沙量小,输沙量大
珠江含沙量小,平均值为0.1~0.3千克/立方米,西江马口站最大也只0.32千克/立方米。这是由于西江、北江多流经石灰岩区,溶解质多,悬移泥沙少;加上热带环境植被恢复迅速,水土流失较轻,泥沙带入河中较少所致。近年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相应增加。在世界大河中,珠江也算是含沙量小的河流(亚马逊河为0.06千克/立方米)。北江、东江含沙量更小。但是由于水量丰富,故年输沙量却不小,使河口滩地不断形成,有利围垦。各河每年输入三角洲泥沙共达8745万吨。年中以汛期为主,占91%以上,因此,三角洲的淤积也是以汛期为主。洪水过后,地面可留下几寸厚泥沙,难以排除,而在枯水季则河道又发生冲刷现象,这样河流就形成“滩槽分化”现象,洪期河滩淤高,河滩增高成为平原,枯水期河道冲深,河槽易固定,河道变窄加深。
河道推移质输沙量用沙波运行计得石角为50.8万吨/年,各河共计753万吨/年。有机质60万吨,化学径流约3000万吨,可见三角洲每年获得肥料也很多。主流西江流域有一半为石灰岩区,进入三角洲的河水含Ca2+、HCO3-较多,水中Cl-、K+、Na+离子也较丰富,但矿化度弱,反映了热带气候下物质淋溶较强的特点。河流水质一般为软水,pH值为7~8,故属良好用水。
(3)河床稳定,分支众多
三角洲水道由于滩槽分化,水道稳定,不易迁徙改道,如广州港即由于水道3000年不淤所成,今天仍能进3000吨海轮。因流量丰富,含沙少,潮流冲刷,使河道畅通,不致淤浅改道,故这些都成为三角洲内河建港的良好条件。
三角洲地面低,三江自山区涌入,形成放射分洪水道,但由于流量稳定,江河水满,各支流也不致淤浅改道,故形成分支水道众多的三角洲水系,这也反映了热带水文特征的影响。三角洲内仍有主流,如西江以马口峡至磨刀门为主干,与容桂水道、鸡鸦水道、小榄水道构成西江水系网;北江以三水至洪奇沥为正干,与潭洲水道、平洲水道、沙湾水道等构成北江水系网;东江石龙以后,经新塘出狮子洋为正干,与东莞南支流、倒运海、中堂水道、深海等组成东江三角洲水系网。总计提供优良航道达3000多公里,吸引市镇沿河建立。
(4)潮汐为主的三角洲水文区
三角洲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潮,每天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由于三角洲径流强。故咸潮上溯受径流下压,但各地情况不等,可分3区:①潮流顶托区在各河下游三角洲区,潮水不能入田,但能引蓄大潮涨潮顶托回流西江水,以抗春旱备耕。因这里洪水峰可高于田面6~7米,河道水位变化达10~13米,故可不受咸潮影响。②洪潮影响区在复合三角洲围田区中,潮流与径流交绥顶托,但洪峰仍高于田面1~4米,不能利用潮差自流排灌。只枯水季有咸潮入侵,如广州可上溯至老鸦岗水文站,使江水不能使用。洪水威胁远大于咸潮。③咸潮影响区在广大冲缺三角洲沙田区,田面低,且近口门,洪水易于排泄,涨潮涌入,对水位影响较大,田地赖涨落潮以自流排灌(潮排、潮灌)。在台风引起暴潮时,潮水位可增高0.5~1米。
港口和内河航运
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水量大,含沙量小,河床稳定,水道交通方便,但由于长期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很好发挥其潜力,应加整理。珠江口为漏斗湾,深水道及港湾众多,称“华南式”海岸,即有深入大陆的港湾,又有和海岸平行的港湾,有利于海洋和内陆沟通。
1.海港
三角洲以虎门为海港、河港分界,狮子洋以淡水为主,伶仃洋以咸水为主,古谚有“船入虎门低五寸”,即指咸、淡水浮力不同现象。珠江口外喇叭湾及湾口万山群岛,为海港群分布所在,如香港维多利亚湾及澳门濠镜港口已有长久历史,并已发展为世界名港。建国后,又在深圳、珠海两市建立海港多处。计划兴建港口以大亚湾和珠海西区为大。目前大亚湾澳头港已有扩建计划,因为大亚湾规划区是高起点、高层次引进区,由于附近油田已生产,故石化工业、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必需在五年内完成,万吨以上泊位即应石化城、熊猫汽车城等等而兴建,以这3个行业为主的现代化外向型经济区,必需配备大吨位泊位。因如外资独资年产30万辆汽车厂已建成厂房,石油生产上百万吨,钢铁输入都需要大型港口。珠海西区兴建5~10万吨大港在高栏岛,为西江方面出海主要海道。最近要开发南沙港,现已建成客运码头和联检大楼、两个万吨码头、5个5000吨码头、21个货柜(即集装箱)车泊位的货柜车联检场等。这些需要大批附属建筑,如横江大桥、加工区、仓库、保税厂群等,才能开发使用。重要海港如下:①澳门,葡萄牙人1557年定居开发,港口在西湾濠江,即濠镜港,这里有淡水,避东风浪,有驶入三角洲良好水道。现西江正干来沙多,千吨船要沿开挖水道驶入。外港为现代化港区,6.5公里长深水航道亦靠挖掘出来,水深4.5米,可行5000吨级海船。②香港维多利亚港,世界三大良港之一,有水深、避风和面向珠江口的优势。鸦片战争后代广州兴起、港分几个停泊区,另有72个浮标泊位,水深6米以上,可泊第三代大油轮,八成海轮停泊于此。还有4个仓库区码头。葵涌货柜码头6个泊位都可泊吃水14.6米海轮。③赤湾港,深圳市伶仃洋东岸赤湾港1983年开发,建有3.5万吨(2个)、1~2万吨(3个)、5000吨(3个)泊位,堆场49万平方米、仓库3.7万平方米,开挖深水航道水深10.6米,4.5万吨海轮乘潮可入,1989年实际吞吐量350万吨,进口化肥、农药、水泥、钢铁为主。为珠江口海上石油基地、集装箱运输码头,发展国际转运。④蛇口港,本港是深圳市货物主要进出口港,可建为国际贸易港。由于湾内水浅,用突堤伸入湾中,在水深处建泊位。由1982年起,至今已建成大小泊位35个,挖出深水航道水深10.7米,3.5万吨级轮船可乘潮进港,已建成3.5万吨泊位2个,1~2万吨3个,5000吨5个,3000吨2个。堆场82500平方米,仓库39700平方米。1989年吞吐量366万吨。进口以钢铁为主(1/3以上),水泥、粮食次之。可发展海向腹地企业和国际转运港。⑤妈湾港,湾因明代建天后庙(妈祖庙)得名。与赤湾相邻,有铁路修至深圳北站。现建成3.5万吨泊位1个,堆场12000平方米,正在兴建12个集装箱泊位(3个3.5万吨,3个2.0万吨,5万吨6个)。⑥盐田港在大鹏湾盐田,可发展为国际中转港。已建成万吨级泊位一个,仓库面积3000平方米。5000吨级泊位2个,1000吨泊位2个。本港避风、水深条件较好,可为我国需经深水泊位转运货物的出口港。⑦沙鱼涌港在大鹏湾西岸,水深条件好,已建5000吨泊位2个,堆场12000平方米,货主码头吞吐量约30万吨(1988),主要承担矿石运输任务。⑧九州港,珠海市九州港是把浅海挖开建成,深水航道挖至8米,建有万吨级泊位2个,1800吨集装箱泊位3个,其他小泊位5个,1985年吞吐量只23万吨。以进口货物为主,进口建材、石油、粮食,次为木材、钢铁。旅客44.33万人次。为特区工贸港。由于该港正在珠江西岸泥沙的流范围,回淤严重,维持费用太高,现降级使用。
2.河港
珠江三角洲内河港可分为沿西、北、东江三条航道建立的河港群、潭江、广州、虎门航道的河港群,即:①沿西江建立的河港群为:肇庆、九江、鹤山、江门、小榄、中山、崖门等。②沿东江建立的河港群为:石龙、东莞、太平、沙角等。③沿北江建立的河港群为:三水、佛山、石湾、西樵、市桥、南海、太平等。④沿潭江建立的河港群为:开平、新会港等。⑤广州虎门航道的河港群为:广州、黄埔、虎门、南沙、南北台和莲花山港等等。
兹将主要河港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