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京旅游,莫愁湖似乎是必到之处,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名字讨人喜欢,而且它的湖上风光也非常迷人。清代乾隆时代的诗人、号称随园的袁枚曾写过这样一首七言绝句做了概括:
欲将西子西湖比,难向烟波判是非。
但觉西湖输一著,江帆天外白云飞。
在诗人的视野里,也许出于对第二家乡(袁枚原籍杭州,任江宁知府后,终老于南京市区的随园)的热爱,认为莫愁湖的景色并不比西湖逊色,而独具的“江帆天外白云飞”之意境,西湖犹望尘莫及呢!当你读到这首信手写来的莫愁湖赞美诗时,肯定会勾起你欲作莫愁湖之游的念头。
大凡接触游览胜地,许多人都欢喜从“探源”着手。追查一下名湖的历史。那么,我们就从了解莫愁湖的“身世”开始吧!
莫愁湖的来历跟名闻遐迩的秦淮河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呢!
秦淮河的上游发源地有两处,一在句容县境内的宝华山;一在溧水县境内的东庐山的溧水河。两处源头的河流到江宁就县境内的方山西北村汇合之后,聚流而成为秦淮河,绕过南京市区的西南角,沿水西门、清凉山、草场门之侧,再向西北、流至三汉河,穿过惠民桥,注入长江,即所称的外秦淮河,与流经南京城内的内秦淮河以示区别。
就目前的地势看,秦淮河自水西门以下的下游地段属于冲积平原,而这段冲积平原形成的历史,尚不足2000年呢!这是因为古代的长江江岸直逼清凉山下,水西门外尚为江流所经,未见平原。诸如三国时代蜀相诸葛亮到金陵时,就在今汉中门外舍舟登陆,骑马来到清凉山,站在“驻马坡”上,遥望前面的钟山与足下的石头山(即清凉山),构成对峙的形势,扼守着秣陵即南京)门户,不禁脱口赞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
后来,孙权果然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把东吴的首都从镇江搬迁到南京来。又如公元230年,东吴的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领万名水军前往夷州(即我国台湾),出发地点也就在汉中门附近的江滨码头上。直到唐代,江流仍依傍着清凉山而过,请看当时的著名诗人刘禹锡写的《石头城》一诗有云: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由此可见,江涛还拍打着石头城(今清凉山的鬼脸城)呢!可见,唐代以前,汉中门一带是秦淮河的入江处,这里形成一个暂时的“三角洲”。但是,由于秦淮河上游带来的泥沙逐渐在长江入口处淤积,主航道与江岸也就逐渐向西移去,于是秦淮河下游的冲积平原日益扩大,推移到下关附近,如明代早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已从今三汊河一带出发了。
秦淮河下游的河水在这块新涨成的平原上纡回曲折,滞流淤积,江渚港叉,纵横交错。使得江水或河水停留在此泛滥平原之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池塘或湖泊,好像镶嵌在这片绿野之上的明镜。也许其中有一个最大的湖泊,又紧挨城门之侧。文人雅士乘兴郊游,被这一派江南水乡的绮丽风光看迷了,再引来古代有关美女的诗词和民间故事的线索,想了个锦上添花的点子,把这个眼下在秦淮河下游新出现的水泊湖荡称为莫愁湖了。封建社会的失意文人,又欢喜托景抒情,或寻幽消愁,于是借莫愁之名而浮想联翩,吟诗填词,连篇累牍,于是莫愁湖之名就远扬四海了。
如今的莫愁湖,位于南京城西侧水西门之外,跨过秦淮河上的“觅渡桥”,再往西行约一里便到。湖区面积700余亩,湖岸周长十余里,水深约2~3米。湖岸的建筑有楼、堂、亭、榭、巍峨错落,林木葱郁,百花争艳。构成胜棋楼、郁金堂、莫愁女雕像、抱月楼等诸景点;如纵目湖上,碧波粼粼,虎踞倒影、垂柳成行,芦花绕岸,一派自然景色,映入眼帘。所以清代时,被誉为金陵第一名湖。
上面我们从地貌学角度论证了莫愁湖的形成过程。如果再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再论证莫愁湖的历史,也大致相符。莫愁湖之名,最早见于古籍记载的是北宋乐史(930~1007年)所著的《太平寰宇记》,书中提到:“莫愁湖在三山门(即今之水西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几乎同一时代,北宋末年著名词人周邦彦(1057-1121年)写《西河·金陵怀古》中也提到莫愁湖,其词云: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髫鬟对起。怒涛寂寞打空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谈兴亡,斜阳里。
词中所说的“莫愁艇子曾系”与《太平寰宇记》中的所述,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指莫愁湖及其命名的由来。
从这两则古代文献的考查中,莫愁湖的出现约在宋代。也就是说,濒临清凉山下的长江自宋代开始向西侧移动,随着出现泛滥平原,莫愁湖因而形成。
飞来峰
在杭州西湖灵隐寺的旁边,有一座奇怪的小山,到处缠满了藤萝,像一个雕花古玩一般,其岩石形状奇特,有的如猿猴,有的像大象,有的似蜷伏的猛虎,又有的如卧着的山羊,并且处处是忽明忽暗、互相连通的洞窟。滔滔不绝的泉水在山脚和石窟里淙淙奔流,更显出了这座孤单位于四周高峰中的小山玲珑别致。
自古以来,这座美丽的小山就引起了人们无数奇妙的遐想。传说在古时候,一个印度佛教徒到了杭州,见到这座小山后惊呼道:“这不是我们印度灵鹫山的小岭吗?它是什么时候飞到这儿来的呢?”人们仔细一看,这座小山的形态与四周山峰完全异样,并与旁边的山峰分割独自屹立在中央。从外貌看,四周山峰高峻庞大、轮廓简单,而这座小山却低矮瘦小,并且岩石裸露,又有许多奇突的岩洞,具有独特的风格,真像是飞来的一般。从此,人们美其名曰“飞来峰”。
难道飞来峰真的是从印度飞来的吗?
当然不是,飞来峰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带来的结果。从草坪上看飞来峰,可以看到飞来峰的岩层一层层地向下弯曲,这就是飞来峰的向斜层。两边的岩层都向斜层的中心倾斜。
弯曲的岩层说明了这里整个地面都受到巨大力量的挤压。从水平方向来的力量,挤压岩层,形成褶皱。高高皱起的两边产生了北高峰和天马山,而飞来峰恰好位于两山之间凹下去的中心部分。
最初,四周山峰的岩石和飞来峰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石灰岩,但日久天长,两边高山更易受到水流的侵蚀,水流很快把表层的石灰岩完全冲蚀掉,露出坚硬的砂岩。飞来峰正好位于水流冲刷能力最微弱的凹地中央,是石灰岩的最后残余部分,水流侵蚀使其地貌奇形怪状。由于它的岩石性质不同就形成了和其他大山完全不同的地貌,看起来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真如从天外飞来一般。
飞来峰和四周山峰为什么会分割开呢?原来飞来峰和四周山峰之间是石灰岩和砂岩相交的地方。在两个不同年代的地层相交的地方,必是一个较大的裂隙面,况且这里还发育有断层,地面水很容易在此富集,对岩石进行侵蚀。久而久之,裂隙扩大加深,最后绕着飞来峰山麓一带的地面便凹了下去,成为一条弯弯曲曲的河谷,伴着潺潺的溪水和叮咚的泉水,使飞来峰更美。
青海湖
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大通山和起伏连绵的青海南山环抱着一个浩瀚美丽的高原湖泊——青海湖。远远望去,那青蓝色的湖水,宛如一面锃亮的宝镜,嵌在皑皑雪山和茫茫草原之间,熠熠闪光。
青海湖,古称鲜水、西海、卑禾羌海。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波”,意即“青色的湖”。面积4635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青海湖海拔3260米。这里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它四面环山,景色绮丽,尤其是夏秋季节,辽阔的草原铺上碧绒,五彩缤纷的野花更把大地点缀得如锦似缎。农田麦浪翻滚,油菜花一片金黄,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芬芳;湖面碧波万顷,鱼群欢跃,群鸟翱翔,好一幅壮丽的高原奇景。
面积仅有0.8平方千米,位于青海湖西北部的鸟岛上,居住着约10万中候鸟。每年春天,大批的海鸟从印度、尼泊尔等地千里迢迢到青海湖繁衍生息,秋天又携儿带女返回南方。湖中还盛产无鳞裸鲤,俗称“湟鱼”,以肉嫩味美而著称。
这里流传着有关青海湖形成的许多美妙的传说。那这颗高原上的明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鸟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距今200多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随地壳的运动,海底抬升隆起成为陆地,青海湖地区断层陷落而成为一个巨大的泄水湖,湖水东流入黄河。到距今13万年前的第4纪造山运动中,青海湖东岸的日月山异峰突起,封住泄水口,成为一个内陆湖泊。由于受大陆气候的影响,湖水的蒸发量大于注水量,湖水逐渐变浅,湖面逐渐下降,湖水中的含盐量浓度达6/1000,成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到目前为止,青海湖的面积仍在不断地缩小。
鸟岛的形成,是水禽适应青海湖生态发展的结果。除了水禽的“祖居”原因之外,还与它们的食性大有关系。
据调查,斑头雁喜食禾本科植物嫩草、淡水的眼子菜和浮游藻类;其他水禽喜吃鱼。常年冲积的泥沙造成的浅水面,有20多种营养丰富的浮游植物,导致湟鱼大量浮游,水禽云集觅食;加上布哈河三角洲盛产大量的罗氏早熟禾鲜草,形成一个食物链。而鸟岛正处在这个链环的中心;而且岛上还有几股涓涓清水,地温又较高,是水禽哺育幼雏的适宜场所。因此每年夏秋之时,水禽纷聚,形成鸟类群聚的奇观。
人间花果山
400多年前,吴承恩在构思《西游记》的时候,苦于淮安一带无山,一片广阔的江淮平原上很难寻觅到富有传奇色彩的地理形势,于是就来到海州(今连云港市西南),面对着大海和花果山想起苏轼的二首诗: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宁市圜。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苍梧奇事岂虚传,荒怪还需问子年。
运托鳌头转沧海,来依鹏背负青天。
或云灵境归贤者,又恐神功亦偶然。
闻道新春恣远览,羡君平地作飞仙。
看来,这花果山(即诗中的苍梧山)是神仙居住,种植仙药之地,必然有许多故事及其地理特点的背景材料可以写到书中去。
于是,渡海攀登花果山,寻找能塑造孙悟空生活环境的素材。他随着当地老农的脚迹,穿过一片桃树林,徘徊于如今照海亭附近。顿时瞪眼咋舌,被这里密布的大洞、小洞、圆洞、长洞、高洞、矮洞、洞靠洞、洞连洞的洞天世界惊呆了。这样,吴承恩收集的创作素材终于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西游记》问世以后,花果山的名气更大了。这里也就成为佳境绝处的“七十二洞”胜景,凡来猴王家乡旅游的人们必然要到达的地方了。
在此,游人对探索山洞的奥秘,尤其对洞穴的由来,发生特别的兴趣。桂林的七星岩、芦笛岩,宜兴的张公洞,善眷洞和灵谷洞,桐庐的瑶林仙境诸洞,都是生在石灰岩中,是由含碳酸的水溶液长期持续地对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即所谓喀斯特溶洞。
而庐山的仙人洞、杭州西湖的紫云洞、黄龙洞,则是在两种软硬不同的岩层交接处,软岩层被风化侵蚀以后,硬岩层形成巉岩峭壁,相对地造成凹入的洞穴。
花果山上的七十二洞,既非桂林类型,亦非庐山类型,而另有它自己独特的成因。这需从云台山近二三百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情况去考查。这些没有文字的历史“纪录”可以在岩石上找到。当你游览云台山的时候,会发现许多坚硬的岩石表面上分布着密集如蜂窝状的大小圆形洞孔。如果再进一步观察,你还能发现这些孔洞从山上到山下大致有几个层次的排列,这种很有规律的洞孔分布现象,也就是处于不同的高程度上。原来,这些洞孔是由大海波涛拍岸撞击时逐渐腐蚀岩石而留下的“雕刻”痕迹。随着山体节奏性地(阶段性的)上升,浪蚀的洞孔也就分层次地留下了。每一次上升过程中,又由于这里的变质岩系富有交错的裂隙、断壁、松软的岩层等,当海浪在山下击岸,掏空山体的支持时,于是岩壁发生崩裂倒坍,在山坡、山麓地带相互垒叠,其间留下许多空洞。后来,风化的碎石、沙土充填若干缝隙,野花杂树生长点缀其间,于是神秘的七十二洞就“构筑”成功了,成为大自然的另一杰作。
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在吉林省境内。长白山的主峰叫白头山,白头山的顶部由白色的“形如肺、质如粉”的浮石构成,远望好似高山积雪。
白头山是一个死火山。火山口内的湖,叫天池,面积为9平方千米。白头山天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山巨泊,它的湖面海拔2155米,比青藏高原上的天山瑶池(湖面海拔1980米)还要高出175米。天池湖水清冽碧透,湖面平静如镜,犹如一块碧玉镶嵌于山巅。登临天池,远处,奇峰嵯峨,倒映池中;眼前,湖水碧透,清澈见底,使人如置仙境之中。
白头山天池的诞生与火山喷发有关。白头山火山曾多次喷发,最近一次喷发在1702年。火山喷出来的熔岩和其他碎屑物质,大多数落在火山口的周围堆积起来,火山口愈积愈高,形成了漏斗形状的洼地。后来火山停止喷发,洼地积水成湖。
白头山天池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口湖,火山口近似椭圆形。天池四周环山,惟北面有一缺口,湖水由此外流,在下游不远处,悬崖跌水,形成著名的长白山瀑布,分外壮观。
白头山十六奇峰,峭峻陡起,直插蓝天,群峰环抱天池,倒映水中,峦影波光,蔚为壮观。这里已成为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