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
45059400000007

第7章 明清皇家陵寝

中文名称:明清皇家陵寝

英文名称:Mausoleum of the Ming and Qing Emperor

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西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明孝陵和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提倡“厚葬以明孝”、“事死如事生”,每临皇帝死去,不惜用大量的财力、人力为其建造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同时,这种动用国家力量建造的陵墓,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是中国丧葬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建筑典范。陵寝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陵寝的规制因受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各具特色。

君王的坟墓称“陵”,是从战国中期开始,它首先出现在赵、楚、秦等国。由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王权的不断加强,当时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国王,其坟墓造得越来越高达宽阔,状似山陵,坟墓也因此被称为“陵”。

西周以前,帝王坟墓多为木椁大墓,地面不封不树;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秦汉时期的帝王陵寝,封土形状多为覆斗式,并以营造豪华墓室和堆筑高大封土为这一时期的特色;以李世民的昭陵为代表的唐朝陵寝,因山为陵,在山腰开凿墓室,展现了大唐盛世的风貌。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因战争频繁,国力颓弱,陵寝规制相对缩减;元朝帝王死后则实行深葬,地表不留任何痕迹。中国古代陵寝的发展经过这一段近四百年的低潮之后,开始进入一个辉煌时期——明清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对前代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将覆斗式封土改为圆式宝顶,增加祭奠设施;改方形院落为多进长方形院落,创立了一个崭新的陵寝制度。清代陵寝不仅承袭了明代陵制,而且作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从而把中国古代陵寝营建活动推向了最后的顶峰。首先,清代陵寝更加注重环境质量。不仅要对水文、地质、气候等诸因素进行严格的考察,而且更注重山川形势,要求所选的环境能够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其次,清代陵寝更加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建筑序列配置上与周围的山川形势互相呼应,以营造一个合乎理想的陵寝氛围。其三,清代陵寝更加注重建筑质量,不仅坚固宏整,而且富丽堂皇。

(1)明陵。明朝,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建元洪武(公元1368年),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统治时间277年,其间经历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下落不明,没有营建陵园外,其余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园。

太祖朱元璋死后埋葬在南京钟山脚下,称孝陵;景帝朱祁钰,因英宗复辟遇害,初以王礼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间恢复帝号,又将王坟稍扩其制,改为帝陵,世称景泰帝陵。其余的13位皇帝均葬于北京昌平县境的天寿山一带,通称明十三陵。

(2)清陵。满族人建立的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基至辛亥革命后宣统皇帝退位,共历经12帝,统治295年。清代帝王陵寝,从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为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三个陵区。清东陵和清西陵的陵墓从规划建制到建筑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区的手法,安排总入口,从正红门开端,经统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华表,然后分达各陵区。其布局顺序为:五孔石券桥、牌楼、碑亭、三孔券桥,大月台、宫门、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后为石平桥、月台、琉璃门、五供、方城(上立明楼)、月牙城、宝城、宝顶。皇帝、皇后、亲王、公主、嫔妃的陵制级别相当严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规则。

(3)明显陵。显陵位于中国湖北省钟祥市东北7.5千米的纯德山,规划占地183公顷,其中陵寝部分占地52公顷。明代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历时276年,共建有18座皇帝陵墓。显陵是第12个皇帝陵墓,建于16世纪中叶,1519年至1566年(明正德十四年至嘉靖四十五年),历时46年,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恭睿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

显陵是一座典型的明代皇帝陵墓,因其修建时间长,用工巨大,从而形成了高水平的建筑。显陵在规划布局上,利用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将陵区四周所有的山体、水系、林木植被都作为陵寝的构成要素来统一布局和安排。陵区后部的自然山丘为祖山,作为陵寝的依托,两侧的山体作为环护,中间台地安排建筑、九曲河婉蜒其间,前面山丘为屏山,构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格局,体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在建筑布局上,充分利用松林山间的台地依次安排下马碑、门、亭、望柱、石像生、坊、桥等,顺山势引导至享殿、明楼和宝城。疏密有间,层层递进,给人以封建礼制的秩序感。建筑掩映于山环水抱之中,相互映衬,如同“天设地造”,构成了一项建筑艺术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天才杰作。显陵在建筑手法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如一座陵墓二座地下宫殿、金瓶形的外罗城、九曲回环的御河、龙形神道和内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仅见的孤例。同时,显陵的建造是明中叶重大事件“大礼议”的产物,关联着嘉靖初年的社会思想、信仰和一些政坛首脑人物的命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4)清东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余脉昌瑞山南麓,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清东陵的15座陵寝从1661年(顺治十八年)首建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营建活动延续了247年。随着清王朝由弱到强,由盛到衰的发展变化,清东陵的营建活动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过程。

清代帝王在选勘陵址时,以中国传统的“风水学”理论为依据,刻意追求“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意象。清东陵正是这种理念的最佳体现。陵区东侧的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势皆西向,俨然左辅;西侧的黄花山似白虎雄踞,势尽东朝,宛如右弼。靠山昌瑞山龙播凤翥,玉陛金阙,如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钟,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案山影壁山圆巧端正,位于靠山、朝山之间,似玉案前横,可凭可依;水口山象山、烟墩山两山对峙,横亘陵区之南,形如阙门,扼守隘口。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夹流,顾盼有情;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势,对于镶嵌于其中的陵寝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5)清西陵。清西陵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境内,始建于1730年(清雍正八年),完工于1915年,时间长达185年。陵区占地8300公顷,分布着泰陵、昌陵、慕陵、崇陵4座皇帝陵、3座妃陵、3座纪园寝、4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福寺、行宫)。最为壮观的是陵区中的参天古树,达1.5万余株,是华北最大的古松林。

清西陵是中国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4座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后妃园寝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规格建造,虽久经大自然的风雨剥蚀,其规模与原貌仍存。亲王、公主、阿哥园寝大部保存相当完好,行宫、永福寺虽历经沧桑,但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从而使清西陵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陵寝之一。清西陵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中国陵寝建筑艺术风格及皇家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清代以前各代陵寝建筑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6)明孝陵。明孝陵在南京茅山西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一说始建于洪武九年),次年九月葬入太祖嫡妻孝慈马皇后,定陵名曰“孝陵”,十六年陵工。孝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为神道,自下马枋至棂星门;后面为陵寝,在棂星门东北方。孝陵环以城,城周22.5千米,自下马坊至明楼纵深2.62千米。

孝陵是明朝第一陵,其规制较之唐宋有三项重大变革:第一,在陵园布局方面,将原先仿皇城门四开、坟丘在城中央的布局(风阳皇陵仍如此制)改为前方后圆南北一轴线贯之的布局,陵园建筑由北而南逐级递进,坟丘建于陵园的最北端。第二,由秦汉至唐宋,皇陵平面布局为方形,坟丘亦为方形或长方形覆斗状封土,孝陵则改封土为圆形。此制为明清两代所沿袭,坟丘皆作圆形或椭圆形,缭以砖垣。第三,明太祖废除了“寝”的设置,陵园祭祀只在献殿一处,不再有“具盥水、理被枕”一类事死如生的祭祀活动。从此,陵园祭祀更加庄严神圣,陵上之庙(献殿)在国家祀典中的地位直追宗庙。

孝陵规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对德碑、神道石兽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六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7)十三陵。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方圆40平方千米的小盆地上。整个陵区原来都有陵墙,正门开在南端,蟒山、虎峪巍峨两侧,好似一龙一虎踞守大门。十三陵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已发掘的地下宫殿定陵最为著名。

陵区面积约120平方千米。群山之内,各陵均依山面水而建,布局庄重和谐。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建于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是陵区第一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前。祾恩殿(亦称献殿、享殿)是长陵的主体建筑,是举行祭祖的重要场所,建于1427年,十分雄伟壮观。它耸立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为1956平方米,殿内有32根金丝柄木明柱,最大的直径117米,高1430米。梁、柱、擦、椽、斗拱等构件,皆用椭木制作,虽历时五百余年,仍牢固如旧,香气袭人。它是我国最大的一座柄木殿堂。

此后明朝营建的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先宗庆陵、慕宗德陵等十一陵分别坐落在长陵两侧山下。

这些明代帝王的陵墓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不同外,其建筑布局、规制基本相同。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从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等。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遗产价值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提倡“厚葬以明孝”,每位皇帝的陵墓凝聚着当时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也反映了那时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是中国丧葬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建筑典范。明清皇陵集陵墓、宫殿、园囿于一体,融风水学、建筑学、美学于一炉,建筑格局保存完整,反映了皇家陵寝的原貌,规模磅礴。在陵寝的选址和规划设计中,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着力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将人的精神融铸于大自然之中,造成一种崇高、伟大、永恒不朽的意象。在建筑规模和建筑质量上,则力求做到恢宏、壮观、精美,以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炫耀皇家的气派和威严,从而成为皇权物化的表征。

我国道教始祖老子说:“天地万物皆为阴阳,二气冲和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的演释,阴、阳又成“人生”和“死亡”的两个概念。昔日大权在握的皇帝,根据这两个概念,按“事死如事生”的礼制,仿照皇帝在生的一切,死了后到“阴间”以后再现人世的一切。明清皇家陵寝这沌混的阴阳艺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礼制和陵墓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以及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的宇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社会风习,凝聚了我国古代人民在建筑艺术领域的精华。明清皇家陵园是传统文化的不朽载体,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