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大河。根据河南省陕县水文站多年的观测资料,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达37公斤,暴雨时最多超过600公斤。过去流传“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黄河含沙量之大,尤其是中游,含沙量更大。这是什么原因?
黄河在晋陕之间接纳数十条支流。特别是山西省的汾河和陕西省的渭河,是黄河中游水量的主要来源。黄河在潼关折向东流,又穿行在峡谷中,其中以三门峡最为著名。
黄河中游地区,绝大部分为黄土分布区,黄土土质疏松,加上黄土高原的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地面失去植物保护,所以容易引起水土流失。这里夏季雨水集中,尤其是暴雨冲刷黄土,使河水变成滚滚泥流。中游的输沙量,约占全河的90%。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根治黄河的工作。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所以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是造林种草,绿化大地,实现土不下坡,清水长流。此外,在山坡修水平梯田,在沟壑打坝淤地,这些工程措施也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同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过去有许多地方滥垦滥牧,破坏林地、草坡,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吸取教训,坚决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