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西南和印度洋之间。根据“大陆漂移”的学说,它本来与其他古大陆相连,只是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世,才与其他大陆分开。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那里仅生存着一些像鸭嘴兽、袋鼠等低等哺乳动物,且种类十分单纯。
1770年4月,来自欧洲的第一批移民在澳洲登陆。他们看到那里莽莽的草海,无边无际,但食草动物却少得可怜,在欧洲大陆上常见的家畜,例如牛、羊,那里根本没有。为了利用那里丰富的草场资源,移民们于18~19世纪先后从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引进了大批的黄牛等家畜,使澳大利亚的畜牧业迅速地发展起来。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严重的粪害问题产生了。据统计,一头体重270公斤的肉用牛,一天的排粪量约16公斤,相当于体重的6%。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当时有牛4万头,每天会有无数堆牛粪排于地上。由于大量的牛粪不能被分解处理掉,因此覆盖了草原,压住了牧草,严重地阻碍了牧草的生长,使肥美的草原逐渐退化,并出现了一块块的秃斑。为了解决这个公害,科学家们提出放养屎壳郎处理牛粪。经过试验,获得了成功。
屎壳郎,又称“蜣螂”,是一种食粪甲虫。过去人们常常把它视为“逐臭之夫”。经过研究,人们发现正是这些“逐臭之夫”在清除动物粪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澳洲虽然也有屎壳郎,但由于地质历史和生物进化两方面的原因,那里的屎壳郎只能采食干硬的袋鼠粪,对于黄牛的湿软的粪便不合口味,不去问津。于是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奔赴世界各地进行考察,经过严格检疫、消毒,引进了一大批能处理牛粪的屎壳郎,然后在草场上放养,解决粪害问题。
屎壳郎能处理牛粪,不仅是因为它们以粪便为食,而且还因为粪便是雌雄虫进行交配的媒介,同时雌虫还在粪球内产卵,并把该粪球作为幼虫的食物。屎壳郎搬运粪便的能力十分惊人。它借气味发现新鲜的粪便后,就立即飞去,先用前足切取一块粪做成粪球,然后用后足把粪球推滚到适当的地方并埋入地下。牛粪被屎壳郎运走后,牧草得以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植被得以更新,屎壳郎挖洞埋粪,既疏松土壤,又促进了牛粪的热化分解,增加了土壤肥力,使牧草增产。屎壳郎在调整和重建澳大利亚草原的生态平衡中,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