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动物乐园05
45064000000081

第81章 为什么要建立拯救白鳍豚的系统工程

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个体较小的一个分支。据化石考证,至少在4000多万年前的中新世、上新世时代,白鳍豚就已存在,比大熊猫要古老得多,被称为活化石。白鳍豚的某些生理特性在水声学、仿生学、军事科学、动物生理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另外,还可以驯化,供游人观赏。这种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江段。由于兴修水利工程、建坝闸等,破坏了白鳍豚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来源锐减。另外,大量有毒、有害工业废水排入长江,使水质污染。再则,渔业、航运等直接威胁其生命安全。以上原因,导致白鳍豚数量锐减,总数只有300头左右。若不采取措施,将导致绝灭。拯救白鳍豚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我国的动物保护专家们认为,只有采取包括就地保护、迁移保护和人工繁殖在内的系统工程,才能奏效。于是,确定了拯救白鳍豚的系统工程,即在白鳍豚分布较集中的区域,建立白鳍豚自然保护江段,对那里的种群进行重点保护;选择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破坏的、适合白鳍豚生活的水域,建立半天然的白鳍豚养护场和开展白鳍豚的人工繁殖实验。现在,保护白鳍豚的系统工程有了显著进展。湖北省洪湖市的螺山至嘉鱼县的新滩口长江江段的水文地理条件,是各种江鱼生活栖息的良好环境。湖北省政府已批准在这里建立长江上第一个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定名“湖北新螺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安徽省铜陵市江段,白鳍豚分布较多,江中有一个叫铁板洲的沙洲,国家和地方在这里投资几百万元,正在建设一个半人工白鳍豚养护场,准备将一部分生存受到威胁的白鳍豚迁到这里,繁衍生息。另一个白鳍豚分布较多的地区在湖北省石首市江段。这里是建立半天然白鳍豚增殖场的好地方,该计划正在筹划实施。拯救白鳍豚的另一重要措施,是进行人工繁殖实验,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承担,已取得相当进展。总之,拯救白鳍豚的系统工程得以实现,就可使这个物种摆脱厄运得以生息,并可为拯救濒危野生动物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