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走遍世界
45072900000019

第19章 趣说大洋洲

从斐济最东端的小岛下海,乘船航行130千米,便在朦胧的夜色里、无边的寂静中,来到了波利尼西亚的汤加。汤加群岛的夜晚,万籁俱寂。原来,汤加人民的生活颇具田园风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电力供应不足,即使在首都,入夜后大部分区段也是街灯全无,漆黑一片,人们早早就闭户就寝了。电灯少,电话更少,全国电话总数还不足100部,而且都是老式的。汤加是个农业国,这里听不到轰鸣的机器声,看不见林立的烟囱,连简单的火柴厂都没有。不过,它却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污染的国家。来到这里,好像和人间的烦嚣从此隔绝,难怪,近年来有些外国人在汤加的一些岛上买下地皮,开辟“避静村”。

汤加群岛的人民,勤劳善良,十分好客。他们对来访者非常热情,民风纯朴。他们还特别喜欢歌舞,时时可闻,处处可见。相传1773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到达这里,就曾受到岛民的热情招待,于是他给汤加一个美称“友谊群岛”。

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对于美的标准,大凡以不太胖为宜,特别是女子,要求腰细、苗条。美国华盛顿专栏作家丹尼尔·格林伯格指出:在众说纷纭的西方世界,有一个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就是瘦比胖好,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节食和长跑。可是在汤加,身体越胖,才算越美。标致的妇女必须肥胖,脖子要短,不能有腰身。否则就得用布一圈圈缠起来,加以掩盖。

事实上,汤加人都是肥胖的,极少有瘦骨嶙峋者。据一个岛上的统计,这里男人平均高度1.80米,平均体重82千克;女人平均高度为1.60米,平均体重73千克,汤加的国王法阿豪·图普四世陛下,是全国最胖的人,体重高达200千克。因为他患有轻微的心脏病,医生建议他将体重维持在170公斤左右,他是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君王。

造成汤加人这种肥胖体格的主要原因,据说是长期以薯类为主食所致。加上岛上终年气候温和舒适,他们又不喜爱体育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时间过长,所以脂肪大量积存。汤加人的食量很大,一个人一次可以吃一个十几磅重的大芋头。有时一桌筵席,会摆上25头烤猪、30只烧鸡、数十只螯虾和成堆的芋头、蔬菜,10多人席地而坐,用手撕扯着大吃起来。吃饭时鸦雀无声,没人说话。按汤加的习惯,吃饭说话是不礼貌的。在那里做客,尽管放开肚子大吃,别的一概不必理会。

新西兰是个年轻的国家,1907年独立至今仅有80多年的历史。然而,新西兰的最先开拓者毛利人,却是一个拥有3500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他们比欧洲人早五六百年就来到了新西兰。毛利人的肤色、相貌跟中国人很相似,他们有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

在今天的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当人们进入欢迎会会场时,总是一片热烈的掌声,接着是握手、拥抱。然而毛利人欢迎客人,却全然不同。会场中一片雅静,男女整齐地列队于两旁,在一阵长时间的沉寂之后,突然走出一位赤膊光脚的中年人,先是一声洪亮的吆喝,接着便引吭高歌。歌声刚落,年轻的姑娘们便翩翩起舞,周围的人低声伴唱。歌停舞罢,他们就一个个走过来与客人们行“碰鼻礼”,鼻尖碰鼻尖互碰三次,欢迎会进入高潮。这叫“家庭式”欢迎仪式。还有一种“挑战式”欢迎仪式,赤裸着上身的男子,一面吆喝,一面手持长矛向客人挥舞过来,并不时地吐舌头。临近客人时,将一把剑或是绿叶枝投在地上。这时,客人必须把它拾起来恭敬地捧着,直到对方舞毕,再双手捧还。这是最古老的迎宾礼,为的是试一试来者是敌人还是朋友。按照毛利人的习惯,在最尊贵、最亲近的客人来临时,要由部族中最年长的人和全体男女毛利人陪同,一起睡在“马雷”(毛利人的会堂)里,吟歌、交谈、通宵达旦,只有在最疲倦时才把头蒙起来,表示不再说话了。

毛利人属于波利尼西亚人种,他们的祖先是拉庇达人。据说拉庇达人最早来自东南亚,他们先到萨摩亚群岛定居,使萨摩亚成为“波利尼西亚的摇篮”。萨摩亚又素称“航海者之岛”,这里的人民能用石刀、珊瑚锉、贝钻一类原始工具,制造大型独木舟,并根据海潮的涨落,鸟类的踪迹,以及肉眼观察星象来辨别方位,他们敢于在大洋大海的千重浪万顷波中扬帆远航,驶向千里之外的未知彼岸。10世纪时,一个名叫库普的青年毛利人,从萨摩亚的一个小岛出发,驾着独木舟,远航1000多海里,发现了新西兰。当他靠近这个海岛时,首先看到的是一片高挂在湛蓝天际中的独特的白云,而岛上却渺无人烟。于是库普就把这个海岛称为“遥远的白云之乡”。公元1350年,更多的毛利人分乘7只独木舟,历尽艰险,抵达这里。他们从不同登陆点深入内陆,于是便形成了现有的7个不同的部族。有一个部族至今有世袭的皇帝和皇后,其他部族的最高首长为酋长。毛利家庭实行代表会议制,本部族的大事须交代表会议讨论,意见不一致时,代表可以说服长者,但长者有否决权,他不同意的意见不能提交政府。长者在政治上受到尊敬,但在经济上丝毫无特权。

毛利人的文化分远古期、古典文化期和近代文化期3个历史阶段。

在远古期,毛利人以恐鸟(一种已绝迹的巨鸟)、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为食。早期的毛利人被称为“猎恐鸟者”。他们煮食时,先在地上挖个坑,然后把石头烧得通红,再将鱼、肉等与烧红的石头一起埋在坑里,盖上土,焖两三个小时后取出食用。当时的技术包括用石头、骨头和贝类做刀具、鱼钩和项链,并已经有垂饰、木刻和条纹朴素的“线条画”,用红、黑两种颜色画在光滑的岩石上,描绘简单的图案化的人和兽的形象。

毛利人的古典文化相当丰富多彩。其中最有特色的风俗是举行大型集会来纪念各种重大事件,如红白喜事、部族结盟等。集会是部族间进行接触和交流的重要机会。集会的中心是“马雷”,即毛利人特有的会堂庭院。当时,他们已开始定居,集体居住很普遍。许多居住区设有防御围墙,由壕沟、木栅栏的土墙和人工挖的陡坡所构成。永久性的木房和茅房呈长方形,前面有门廊,一门一窗开得低矮,屋顶由中间的一根脊檩和几根侧柱支撑。屋内地板上铺着编织的席子,并有短石板围成的取暖壁火。这时候的毛利人已巧妙地利用地热煮食,即在地面的喷气孔上安上一些木板条,加上边框,成为“地热蒸笼”,用于蒸煮各种食物,这样的板,叫“夯吉”。

那时,人们已懂得用木制挖土器开垦土地,种植蔬菜。对过冬的食物,他们知道保存在贮藏室里或地窖里,这是毛利人文明史上很重要的发展之一。他们擅长制造大型独木舟,用来运送参加战斗的人或长途旅行者男;小型独木舟用于捕鱼、拾柴。无论在会堂前、住房上、贮藏室前,以及独木舟的船首、船舷和船尾上,都饰有各种精致的雕刻。这时的雕刻术已相当发达。还有饰以雕刻的神杖,被祭师用来传达神的意图。珍贵的软玉已被发掘,将它们锯开、钻孔、磨光和打亮,制成精密的武器、工具和饰物。那时,男女用朱砂作为涂身的颜料。妇女用黑曜石片把头发弄短,而男子则留长发,扎髻、带发夹,髻上饰以羽毛。在皮肤上刺花纹是成年的标志,男子须刺整个面部和臀部,而妇女只刺下巴。编织漂亮的披衣,是妇女最受推崇的技能,男子则以熟练地掌握纹刺、木刻、造独木舟和石刀等特殊技术而博取声名。

占澳大利亚全国人口1%的土著人,至今仍然过着南太平洋地区最原始的生活。他们是最早的澳大利亚人,据传说是来自亚洲。他们到澳大利亚后,很少受到与其他民族混合而引起的变化,而是牢固地保持着本种族的特点。土著人身材中等,一般比现代的亚洲人高,长着自然波浪形而不卷曲的头发、褐色的皮肤、倾斜的前额,眉弓突起,脸上和身上多毛,不论男女都是显著的细长腿,善于长跑。

他们大约有500个部落,每个部落分若干个群体,每个群体有数十个人组成,以一个小氏族或家族为核心。他们在半沙漠地区流浪,没有固定的家园。有时候,在特别潮湿的地方,用些树枝树叶搭个临时性的“棚子”居住。他们除了在冬季太冷时偶尔围裹一些兽皮遮体取暖外,通常全身赤裸,连下身遮以树皮的也绝少。

土著人不懂耕种,不饲养家畜。他们以狩猎和采集为主,一般男人狩猎,妇女采集草木根、野果和捕捉青蛙和蜥蜴等食物。普遍使用木制长矛、投枪,还有石斧等。有一种月牙形的飞镖叫“飞去来器”,投掷出去打不中野兽时,便又飞回主人手里。他们钻木取火,生烟后即点一根干草。有时为了取火,要花几个钟头。

野蜂蜜是土著人的美味,有时候直接捣取蜂巢吃,有时候捕吃一种以蜂蜜为食的蚂蚁。这种蚂蚁吃了蜜后,肚子胀得像闪闪发亮的珍珠,土著人即用手挤出其中的蜜糖吃,或干脆连蚂蚁一起吞下去。

土著人的食量很大,一个人一次可以吃一整头好几十斤的袋鼠,睡几个小时后再起来,再将皮吃掉。相反,当找不到食物时,饿几天也没事。

自从18世纪末欧洲人到来后,土著人受到了残酷的镇压和迫害。当初他们曾有30万人之众,以后越来越少。今天,澳大利亚仅剩下14万土著人了。

土著人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他们几乎人人都能绘画雕刻,从而使澳大利亚保存着世界上重要的和丰富的旧石器时代艺术。澳大利亚北部的巴瑟斯特岛和梅尔维尔岛的土著人善于大型雕刻,他们将花纹、图腾雕刻在墓地的柱子上。还有祭祀偶像、鸟兽和鱼,以及长矛、飞镖等都雕刻得很精致。

土著人经常用白粘土在全身涂上条纹,跳起很有节奏的土风舞,使人看后印象极深。

土著人没有政治组织,没有私有观念。他们有物同享,尤其尊重老人。他们没有物质文明,也不追求华丽的住房或家具。他们不要施舍。西澳大利亚州政府曾经修造了几幢房子,请一些土著人来住,他们住了不几天就走了,又回到了原始丛莽之中。他们漫不经心地将白人送的衣服等物丢弃在海滩上或林子里。

在澳大利亚这块辽阔的“南方大陆”上旅行,竟能目睹生活在石器时代的人们,这与这个国家先进的采矿业、高度机械化的农牧业、繁华围绕的别墅式住宅、宽阔的马路、葱绿的草坪、川流不息的小汽车,“火树银花不夜城”……是多么尖锐而强烈的对照!这种相距几千年的一壤之别,令人深思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