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54

第54章 权力涣散,扬州兵变——麻痹之心不可有

临朝称制后,武则天所实施的兴武灭立李的政策很是不得人心,因此引起了李唐旧臣的不满情绪。虽然年高位重的老臣刘仁轨被她稳住了,但英国公徐敬业因贪污受贿被贬为柳州司马之后,很是不服气,他认为是当权的武太后害得自己郁郁不得志。于是,就和几个有相同遭遇的人,密谋造反。那么,他是如何发动扬州兵变的,武则天又是如何镇压的呢?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改年号为光宅,这个年号可是非同寻常。因为光宅的意思是指“使所居住的地方光彩熠熠”,而西晋著名才子左思的《魏都赋》礼貌有一句“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这个“圣武”是指魏太祖武皇帝曹操。由此可见,她想当皇帝的念头,在此时一句相当明确了。

她要于彼新邑,造我大周,光宅四表,权制天下,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她把东都洛阳改称神都,洛阳宫也改称太初宫,把大唐的旗帜易为金黄色,改八品以下官员旧服青色为碧色,朝廷衙门及官职的名称,也被她更换一新。经她更换后的名称很有诗情画意如: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尚书省为文昌台;中书令为内史,门下侍中为纳言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何况武则天要建立自己的武周王朝,所以她把武氏的侄儿一辈,武三思、武攸暨、武攸宁、武攸望等,统统加官晋爵。早已得势的武承嗣被授为礼部尚书,其地位已明显在裴炎和刘仁轨这班老臣之上。

武太后临轩称制,朝中大臣虽议论纷纷,却都知道她的手段,没有人敢当面指斥或犯颜直谏。而被武则天任命为西京长安留守的刘仁轨,却上表直谏,以年老为由,请求辞官,还提到当年汉朝的吕太后临朝任用委屈,留下祸害,又被后人笑话,希望武太后还政睿宗。

对于老臣刘仁轨的话,武则天当然不爱听。但她为了顾全大局,专门写了一封亲笔信,委派侄子武承嗣专程去长安城安慰他。这封信文辞华美,情挚感人,显示了武则天政治家的气度和胸襟。刘仁轨收到此信,大感意外。于是又开始一如既往、忠心耿耿地为武太后做事。当时,李氏宗室、百官人等,都攻击武则天图谋取而代之。既然德高望重的刘仁轨已被稳住,那么舆论也就渐渐平息了。武则天以一种无声的力量,堵住了众多官员之口。

正在武则天兴致勃勃之际,有一个人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不平,开始发动兵变了,这个人就是英国公徐敬业。

徐敬业是英国公李勣的孙子,他年少时,身体矫健,走马如飞。长大后曾随李勣南北征战,十分勇猛。此人有点胆气,但他爷爷认为他太过狂妄。由于李勣的长子早死,所以他的爵位有嫡孙徐敬业继承,续封英国公,担任梅州刺史。

在他担任任眉州刺史时,一次该地的蛮族反叛,他匹马单身进入蛮族大营,晓之以大义,谕之以利害,结果说服了蛮族首族,兵不血刃,使眉州秩序恢复了正常。光宅元年也就是684年,他因贪污受贿贬为柳州司马,他的弟弟徐敬猷以及曾经担任御史的魏思温也给丢了官职。

也许是命中注定,另有几个仕宦上失意的人,骆宾王、唐之奇、杜求仁等在赴贬所的途中,在扬州与徐敬业不期而遇,萍水相逢。

骆宾王七岁能诗,年少好学,善于文辞,尤其善作五言诗,是唐初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但他往往自叹怀才不遇,又喜欢赌博。这时,他任长安主簿,因贪赃罪贬为临海郡丞,正好也流寓于扬州。

唐之奇曾任给事中,因过去做过太子李贤僚佐,流放于边度。这时起为括苍令,行至扬州,心中抑郁不得志。

杜求仁,是高宗朝宰相杜正伦的孙子,很有才能,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被贬为黝县令。

这几个官场上的失意人,都是因犯罪受到贬职处罚的。他们因为自己受罚,而对武则天心怀怨恨,便以拥护庐陵王复位为借口,又利用人们对武则天,专擅朝政的不满而起兵作乱。他们并不是真心匡复李唐皇室的人,但在那时,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包括当时的裴炎集团。

徐敬业公开打出“匡复”皇室的旗号,并改回嗣圣元年中宗的年号。接着又说李贤没死,还委任他为匡复府上将军,领扬州大都督,还在扬州建立三府:匡复府、英公府、扬州大都督府。唐之奇、杜求仁分别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魏思温为军师,骆宾王为记室。

光宅元年九月二十九日,徐敬业正式宣布起兵。他们认为,若图大计,必先稳定扬州,因为扬州与当时的并州、荆州、益州并称四大都督府,是朝廷控制东南地区的军事重镇。同时它又位于长江与南北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国内外的交通枢纽,东、西两都的粮食大都取自江、淮,扬州是转运中枢。徐敬业于扬州起兵,对武太后临朝未久的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为了里应外合,徐敬业拉拢裴炎的外甥监察御史薛仲璋加入,从而拉拢了整个裴炎集团。武则天面对这样的形势并未惊慌,她知道自己临朝称制是不得李唐旧臣之心,至于民心向背,大多数的民众对她的临朝称制是没有意见的。

而徐敬业兵乱扬州,居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破了,有的逃往外地,有的躲避家中。他的扬州之乱才是真正不得人心之举,事实也确实如此。他的大兵一起,并没有一呼百应,只有楚州司马李崇福率山阳、盐城、安宜等三县来降。

此时,叛乱集团的内部又发生了争执,他们在如何进军的问题上,意见也不一致。魏思温主张,既然是以匡复唐室、辅子返政为号召,就应率军直指洛阳,这样,天下人都会知道我们是为王事尽力,一定会群起响应。但薛仲璋不同意攻打洛阳,他认为应首先攻取金陵,那里是帝王建立王业的地方,且有长江险阻,进可攻,退可守,然后再挥师向北,进军中原。

其实 ,魏思温的主张是很有远见的。但徐敬业拒绝了他的劝告,听信了薛仲璋的话,将兵马分为两部:一部由唐之奇率领守卫扬州,一部由他亲自率军进攻润州。看到固执而又称王心切的徐敬业,不集结兵力,攻打洛阳,魏思温情绪很低落,他认为灭亡就在眼前了。

徐敬业的叛兵确实命不久矣。武则天此时已经剿杀了裴炎集团,稳定了朝中的形势,准备调兵遣将,给他以致命的打击了。

在讨伐叛军的调遣主持中,武则天玩了一下手段,她调集了一支三十万人的大规模的讨伐军队,却将这支大军的统帅权交到了左卫将军李孝逸手中。这其实是武则天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因为李孝逸虽然声望不高,但他是李唐皇室之人,任命他为将,一来可以安抚李唐皇室,二来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叛军,三则可以平衡程务挺和张虔晶等人的权力,以防后患。

于是,武则天下令,以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以将军李知十、马敬臣为副,统兵三十万,前往扬州,讨伐徐敬业。徐敬业占领润州后,正欲南下,忽接报告,李孝逸的三十万大军已从洛阳南下,即将到达扬州。他有些慌了,赶紧回兵江北,屯驻在高邮县的下阿溪,并让其弟徐敬猷进驻淮阴,外加两员大将韦超、尉迟昭驻兵盱眙县的都梁山,摆开阵势,准备迎战李孝逸。

李孝逸的大军到达临淮,先锋部队与徐敬业接战,战况不利,前锋受挫。他有些胆怯,打算安营扎寨,暂停进军,这时,殿中竺御史魏元忠劝他只要顺乎民心,一鼓作气,定能取胜。若按兵不动,坐失战机,那可就要使天下民众大失所望了。李孝逸觉得有道理,便引兵前进,迅速向徐敬业发起了进攻。初战获胜,斩杀尉迟昭于都梁山。

十一月,武则天为加强平叛兵力,又命左鹰杨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前去助战。但韦超仍占据着都梁山,不肯退出阵地。李孝逸的将领们在如何进攻的问题上意见很不一致。最后,他权衡了将领们的意见,深感魏元忠之见乃为上策。于是便按照他的建议,先集中兵力攻打徐敬猷,大胜。然后,再击韦超,韦超也招架不住趁黑夜逃遁。

接着,李孝逸率大军进攻徐敬业的大本营。徐敬业军在阿溪进击,可是他连续组织了好几次进攻,都遭到失败,又害怕了起来,打算引兵退却。正在这时,忽然狂风大作,魏元忠心生一计,对李孝逸说如用火攻,定能大胜,李孝逸听从了他的建议。徐敬业军因列阵既久,将疲兵乏,见到大火,顿时乱成一团。

李孝逸则趁势直扑敌阵,徐敬业军抵挡不住纷纷狼狈逃窜。徐敬业等几个首领见大势已去,打算带妻子乘船投奔高丽,行至海陵县,因大风受阻,他的部将王想要邀功折罪,于是,将徐敬业、徐敬猷和骆宾王一齐杀死,然后提着他们的首级向李孝逸投诚。余党唐之奇、魏思温也被抓到,传至洛阳。至此,以徐敬业为首的扬州叛乱在武则天铁的手腕镇压下,只经历了短短四五十天便宣告平息,扬、润、楚三州又归于平静。

徐敬业他们跑到扬州造反,无论在哪里都逃不过武则天犀利的法眼。她只扬一扬眉,动一动嘴,便镇压了那帮无知无识的狂妄的男人。她有千手千眼,每只眼睛都各有用处,都在盯着她身边不远的,那些假装休眠的狼一样的眼睛,为了不让他们有可乘之机,武则天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麻痹大意。

一个人眼光的远近,取决于他是否有一颗警觉之心。武则天是一个很精明的女人,她时刻保持着警觉之心,以防不测。这也是她多年来在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

“则天上位术”保持警惕:以防不测法

要判断一个人眼光的远近,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一颗警觉的心。武则天是一个精明之人,她时刻都保持警觉之心,以防不测。

虽然争斗并不是人们所希望的,然而却是避免不了的。在武则天看来争斗就是她护身的一种手段。

8.宗室挣扎,无力回天——守住自己的既得优势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争夺政权的斗争是很残酷的,对此武则天也是深有感触的。以前她没想取得皇权的时候,各种旧势力尚且警告她、反对她、排斥她,甚至发生了不少流血斗争。现在她已经表明要称皇帝,要改朝换代了,各种反对力量,尤其是李唐宗室一定会极力反抗她的。那么她应该怎样守住自己的既得优势呢?

武则天临轩称制以后,不仅开始大力提拔自己的娘家人,而且还准备立武氏“七庙”。这“七庙”在古代礼制中是天子才享有的权力,虽然在顾命大臣裴炎的坚决反对下,武则天做了一点让步,在故乡文水立“五庙”,但按古制,“五庙”是诸侯之礼,逊于天子。此时,她想当皇帝的野心已经十分明确了。

虽然她知道争夺政权的斗争是很残酷的,如果她要改朝换代,各种反对力量,尤其是李唐宗室一定会极力反抗的,但她只能向前,已经毫无退路了。

其实,在宗室诸王大规模叛乱前,就已经有了反对武则天进行武装叛乱的迹象。如垂拱三年九月,虢人杨初成诈称郎将,又诈称奉庐陵王李显旨命,在虢州城里募集军队,要到房州去把庐陵王接来,让他复辟帝位。结果杨初成被逮捕,处以死刑。

事过不久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贤的家奴状告他谋反,郝象贤是郝处俊的孙子。郝处俊是高宗时的中书侍郎,在高宗欲让武后摄政时,以“杜祸乱”为由警告高宗,使武则天未得摄政,从而挑起朝臣反对武则天的政治风浪。武则天闻郝处俊的孙子谋反,命酷吏周兴审理此案。因谋反罪乃封建社会的极端罪行,郝处俊又曾极力反对过武则天。因此,周兴把郝象贤谋反定为灭族之罪。

这是武则天想做女皇帝,制造舆论过程中出现的反叛行为。政治嗅觉灵敏的她立即意识到,会有大规模的反叛集团跳出采。但从内心说,她不希望有不愉快事件出现,还是天下太平的好。

但是,顽固势力总要殊死反对进步潮流。原先武则天废中宗时,曾加封唐宗王室以高官显爵,因废中宗,立睿宗仍是李氏王朝。李唐宗室诸王虽然不满,仍未大动。但当她大造舆论,准备取代李唐王朝自己称帝时,李唐宗室们再也无法安静,要跳出来保全李氏基业了。

他们首先大造谣言,用谣言调动反抗情绪,目的就是反对武则天亲政称帝。李唐宗室诸王,都是高宗的叔辈、从兄弟或侄辈,和历代王朝一样,诸亲王形成朝外之朝,有宽阔的封邑封地、豪阔的府第宫室、庞大的官属家奴,形成与朝廷相抗衡的特殊势力,是王朝极不安定的因素。历史上的宗亲王叛乱,是历朝统治者非常棘手的大问题。

李唐宗室至高宗去世,已积三世,形成了庞大的队伍。他们既富且贵,高高在上,过着鱼肉百姓,奢淫无度的生活。当武则天欲改变王朝统治时,直接侵害了他们的利益。一旦王朝易主,他们将不再是宗室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们同武则天的正面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当武则天有了明显的称皇行动后,他们便互相传言、密谋发动叛乱,消灭武则天,让睿宗复位,继续他们高官王爵、穷奢极欲的生活。密谋叛乱的宗室王有:绛州刺史韩王李元嘉、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刑州刺史鲁王李灵夔、豫州刺史越王李贞、通州刺史黄公李馔等。

首先是黄公李馔跟越王李贞联络发动叛乱,随后又制造了睿宗皇帝的玺书,派人送给踯琊王李冲,李冲也学着他假造皇帝玺书。他们虽然书信相约,但因各自间地域分散,路途遥远,联络大费时日。因此,很难有个统一的行动,甚至连个统一的起事日期也难以约定。更何况如此重大事变,仅靠书信往还,很难保住秘密。

郎琊王李冲率先行动,他派长史萧德宗等人招兵买马,然后分别通知韩、霍、鲁、越诸王和贝州刺史纪王李慎,让他们各自起兵向神州进发。然而,这些叛乱的人还未起兵,武则天就已经知道了,她立即命令左金吾将军丘神勋,率兵讨伐叛乱。

丘神勋率兵向山东进发,讨伐李冲的叛乱。这时,李冲已经募得五千兵马,仓促起事,他想渡过黄河攻取济州,便先进攻博州所属的武水县。县令郭务悌听说李冲反叛,连忙派人到魏州求援。博州莘县县令马云素则率千余人抗击李冲,他怕自己兵力不敌,便退入武水与郭务悌闭城拒守。李冲便用草车塞住南门,想借着风势用火攻城。没想到点火后风向突然发生了转变,反而烧了自己的兵马,只好后退,士气大减。

于是,他的一个手下将领传言说,这是因为造反,上天不保佑,才改变风向的。他听了之后,愤怒地将那个人杀死。而他招募的军队却因此一哄而散,最后,身边只剩几十个家丁了。他只好退回博州,可刚来到城门下就被守门士兵杀死。李冲从起兵到被杀,只有七天的时间。

越王李贞得知儿子李冲已经起兵,也急忙率三千余人在豫州起兵响应,还攻陷了上蔡县城。九月,武则天命左豹韬大将军翻崇裕,领兵十万讨伐李贞。他虽得上蔡,但闻儿子李冲兵败,现又大兵将至,便想自缚投降。突然见到部将率两千人前来,就有点信心,便发属县兵五千余人,分五营令汝南县丞裴守德率领,还加封五百余人九品以上的官衔,又让和尚道士为部队念经祈胜,给将兵们带上护身符以避刀枪。

朝廷大军至豫州城东四十里时,李贞派小儿子李规及裴守德拒战,结果大败而归,李贞吓得闭门自守。当兵临城下后,他束手无策,竟同妻儿一起自杀了。裴守德已被李贞封为大将军,至此也无可奈何,也自杀了事。李贞的叛乱前后只有十七天。

其实,琅邪王李冲的起兵有点草率,他既没有对临时招募的人马进行训练,也没有与诸王约定好起兵日期,致使这群乌合之众,一遇风吹草动便土崩瓦解了。虽然当他起兵后,他的父亲越王李贞在豫州匆匆响应,但其他诸王并没有来得及发兵。势单力薄的他们,注定会失败的。

就在其他宗室诸王准备响应起兵时,听到李贞父子失败的消息,都不敢起兵发难了。他们连先头的勇气一点也没有了,都等着束手就擒。倒是寿州刺史赵瑰的妻子常乐长公主,也就是高祖的女儿,见他们如此懦弱,便说:“今李氏危若朝露,汝诸王不舍生取义,尚犹豫不发,欲何须邪!祸且至矣,大丈夫当为忠义鬼,无为徒死也!”但是,他们的勇气已经消逝,任凭常乐公主怎么鼓动,也无济于事。唐室的男人竟连个老公主也赶不上,还能是武则天的对手?

这次宗室王的叛乱,根本未与武则天派去的军队正面交锋就失败了。开始时气势迫人,那么多王子起兵讨伐一个女人武则天,好像是大象踏蚂蚁。结果他们连自己的封地也没打出来,就被自己管辖的县级官兵给打败了,比徐敬业的扬州叛乱差远了。

诸王的这次叛乱,让武则天既失望又恼火。失望,是因为她对宗室王的估计过高,徐敬业就够差了,不管怎样还和她派去的部队打了几仗。而他们的叛乱还没同她的大部队照面,就或失败、或自杀、或投降了,这些男人可真是太没用了;恼火,是因为时至诸王叛乱之日,她都是以尊敬、优抚对待他们,一点一滴未亏待。相比之下,她对自己的亲戚却很苛刻。真的是敬出了一群豺,养出了一群狼来。

既然他们不知好歹自己跳了出来,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省得再为祸害。于是,她派监察御史苏王向去处理。苏王向提问了叛乱人之后,报告给太后说查不到他们叛乱的证据。有人说,是他与叛乱的人通谋。武则天就诏见苏王向,问他是否和叛乱人有关系,才不愿查或隐瞒了实况。没想到,苏王向竟然一句话也不说。武则天知道他是个儒者,不是问案的材料,便派他去做河西监军,再让周兴查案。

其实,叛乱罪按唐律都要处极刑、灭族的,没什么问头,苏王向只是不忍心这么做。而周兴是有名的酷吏,案子到他手里就好办多了。他先把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公李馔、常乐公主等人抓到洛阳,再勒令他们全部自杀就算结案了。

武则天听说叛乱主犯全自杀了,也不问案子的具体情况,就下令把诸王的姓改为“虺”。“虺”是毒蛇的意思,同时,她还下令把叛乱人的所有亲族党羽都杀光,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灭族大罪。

虽然宗室叛乱没能造成大规模的战争,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影响并不大,但武则天派去的军队,却凶残地屠杀、抢掠地方。武则天只是痛恨李唐宗室,没想到,被迫害的多数是受牵连者和地方百姓。

宗室诸王起兵匡复皇室的行动,彻底失败了。李唐皇室的那些人,重者被杀戮,轻者被流放。从此,李唐宗室势力彻底垮台,不仅解除了武则天的一块心病,也使她向皇帝之位跨进了一大步。

“则天上位术”保持优势:再造成就法

我们在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后,往往会志得意满,心存懈怠,这样很可能使自己停滞不前,甚至之前的努力会付之东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保持住持久的优势,创造更大的成就呢?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取得的成就是有限的。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过高估计自己的成就只能落个贻笑大方的下场。

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取得的成就具有阶段性。目前的成就只是以前努力的回报,只是阶段性的成果,还得向前走。对未来来说,现有的成就只是零,甚至是负数。

最后,要认识到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成就的取得虽然与自己的努力、付出直接相关,但与别人的帮助、提携也是分不开的。

“趣味测试”你是否是个有主见和权利欲的人呢?

在一间只有一张四方台的包房里和朋友聚会,第一个到来的你会选择哪一个座位?

A。背向房门,面向里墙的座位

B。房间两侧的座位。

C。背靠墙,面向包房门口的座位。

测试结果:

选A:你是畏缩怕事的人。为了一时的安全,明知背后是门口,不容易发觉敌人的入侵,也要自欺欺人。这类人胆小怕事,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而是逃避,难成大事。

选B:你是碌碌无为,随大流的人。虽有一点自己的见地,也会视环境而改变,通常难成大事,难以有大作为。

选C:你是一个很有主见,有权力倾向的人,能独当一面,是当领导的材料。选择背靠墙是安全的,不会藏有敌人或对手,无后顾之忧。面向门口,能一眼看清环境的变化,对一切事情都了如指掌。能让自己无后顾之忧,又能把一切变数都掌握在手的人,通常都很有主见,综合素质不错,定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