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66

第66章 广纳贤才,文事鼎盛——顺应形势,转变思路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武则天是个有文化根底的皇帝,在她执政的半个世纪中,不仅国家稳定,经济繁荣,而且文事鼎盛,史家称其有贞观遗风。由于颇通文史的她,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所以,她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及任用,而且由于她对文化的重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那么,她是如何广纳贤才,开创文事鼎盛的局面的呢?

在唐初的贞观年间,太宗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平复战乱的创伤,对于文化的恢复与重建做得并不多。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不仅国家稳定,经济繁荣,而且文化方面也勃然兴盛,百花齐放。这与武则天对文化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武则天是个有文化根底的皇帝,俗话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由于她本人的爱好与影响,她执政时期,经学、史学、文学、音乐、舞蹈、天文、数学等事业都非常发达。

经学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唐高祖、唐太宗都很重视经学。而唐高宗和武则天轻视儒学,武周时期经学开始废弛。其实,并不是武则天完全轻视经学。她只是轻视不利于自己统治的那一部分,而对自己统治有利的那一部分,她还是倡导、支持的。

载初元年,她下诏命大儒邢文伟讲解《孝经》。而且,她举行过的拜洛受图、大享明堂、祭郊祀天的仪式,都与经学有关,都是她对经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实践。她在人才选拔方面很重视科举,而科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经学有所了解。王绍宗以精通儒学著称,当时,朝中的大臣都很敬慕他。武则天还让他作春官侍郎,由此看来,武则天对于经学人才还是比较欣赏的。

武周时期还出现了修正儒家经典的著作,如:王元感的《尚书纠谬》十卷、《春秋振滞》20卷、《礼记绳愆》30卷,都受到了魏知古、刘知几等的好评。魏知古称此书为“五经之指南”。武则天曾赞王元感“是为儒宗,不可多得”,这就标志着经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武则天深知“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道理,所以在她执政时期,很重视修史。“二十四史”中有八部史书是在初唐完成的,人称“唐八史”:《晋书》、《陈书》、《梁书》、《周书》、《隋书》、《南史》和《北史》。

武则天广召文词之士入宫修书,一共主持编撰了千余卷书籍,如:《列女传》、《孝女传》、《古今内苑》、《高宗实录》等等。她还主持修撰了一部《三教珠英》,“三教”指儒、道、佛。内容类似于百科全书,共1300卷。参加编撰的文人有26人,徐伯颜和李峤为主编,它对唐代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代最为突出的史学家刘知几,在武则天长安年间累迁左史,兼修国史,为凤阁舍人。他写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它对当时乃至以后的史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则天统治时期,是唐代文学摆脱六朝积习、焕然一新的时期。她本人很喜欢做诗,现存就有46首。她的诗句有的也清新可诵,比如:“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之类。她很喜欢出游,如果看到好景色,就会即兴作诗,而且还命令臣僚奉和。

当时,还有大型的诗歌赛会,其中“龙门夺袍”就被传为诗坛佳话。武则天在游幸洛阳龙门时,便命群臣作诗。由于左史东方虬先做好,所以,武则天就把锦袍赐给了他。此时,宋之问的诗也写好了。武则天读了之后,认为此诗文理兼备,超过前者,就夺下东方虬的锦袍转赐给了宋之问。

而且,她在改革科举制度时,还决定以诗赋取进士。因此作诗之风,风靡全国,上至朝廷大臣,下至五尺孩童,作诗蔚然成风。史称武则天君临天下二十年,“公卿百僚,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寝以成风。” 以诗歌作得好来选官,并成为一种制度,这在人类史上绝无仅有。

由于百官以作诗为荣,学子也以作诗为务,草民更以作诗为乐。所以,出现了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杨炯、卢照邻、陈子昂等一批著名的诗人,为盛唐诗歌的繁荣铺下了一条开阔的大道。

武则天不仅喜欢作诗,还很擅长书法,尤其精于“飞白”和行书。“飞白”是指笔划中露白的一种书法,十分苍劲典雅,但书写起来很难。她的行书,学的是“二王”,很有造诣,群臣非常佩服。她还把“善书”规定为选拔官员的一个重要条件。当时,涌现了一批鼎鼎有名的书法家,如:陆柬之、贺知也章、孙过庭、李邕、王知敬等。

那时的文章,也处在鼎盛期,名人很多,其中“青钱学士”张鷟(zhuó)尤为特异。他下笔敏捷,言词诙谐,著述很多。当时人赞他“文辞如青铜钱,万选万中”。“青钱学士”也就由此而得名。

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文,每次遣使入唐,都争相用金币购置他的文章。他俨然已经是国际知名作家了。

唐人沈既济说:“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正是由于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

唐初科举里还有“明算”一科,即数学科。由于数学著作深奥难懂,所以明算科时兴时废。不过,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她始终坚持要保留数学考试。

武周时期的音乐舞蹈,也很兴盛。武则天曾亲撰舞蹈乐曲多套。有一支《鸟歌万岁乐舞》是典型的太平时代歌舞。当时,宫中养有一种鸟,南人呼为“吉了”,样子很像八哥,会模仿人说话,常呼“万岁”。这支舞曲由三个人表演,每个人都穿大袖红抑,戴鸟冠,学鸟步,腾跃起舞,乐曲中还夹杂着“能言鸟”呼喊万岁的鸣声。

她还叫人组织撰写了,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书籍《乐书要录》十卷。后来失传了,仅在日本存有三卷。

那时的画家阵容也很强大,有薛稷、李思训、殷仲容、曹元、吴道子、李嗣真等人。其中,吴道子是古代赫赫有名的“画圣”。

武则天很重视医学,当时张文仲精通医术,任尚药奉御。她便召集张文仲等名医撰写了《新本草》等医药书籍,共有十八种。乐工安金藏自杀以明志,五脏皆出,医官都能把他给救活,可见当时医术的高明。

武则天对天文学也很热心。当时有道士尚献甫,精通天文历算,她特地召见他,并任命他为太史令。尚献甫是个超脱之人,他声称“不能屈事长官”。武则天为了留住他,就把太史局变成独立单位,更名为浑仪监,不再隶属于秘书省。

武则天认为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紧密相关,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她在发展经济、巩固边防的同时,采取了一些振兴文化的措施。由于她对文化的重视,使武周时期的文化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姿、繁荣兴旺的景象。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有“贞观遗风”。

“则天上位术”转变思路:留住人才法

当今社会,人才比钱财更重要。优秀的人才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留下的财富却不一定能长久的留下人才。而转变思路则是人才发展的基础。那么,身为领导者应该怎么转变思路,留住人才呢?

首先,抓好机构组成,提高人员素质。一个臃肿的机构,其工作效率必然降低,而且还会有素质低下的人。只有精简机构,努力调高人员素质,才能够更好的留下有用的人才。

其次,加强机构机制创新。机构的组织建设不能一成不变,不能一个人肩负几个工作,最好专项专人。

最后,加强监督工作,严防不正之风。加强监督,对那些屡教不改人的要坚决清除出去。及时纠正不良风气,只有机构的风清气正,才能更好的留下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