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庄子
45165900000023

第23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以甘以绝。

——《庄子·山木》

相互容纳与相互遗弃相差甚远,而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美如甜酒。君子淡漠而相亲,小人甘美而易断绝。

人与人的交往,最难得的是真诚。因为真心相待的朋友,相处起来往往平淡如水;而假意相交的朋友,因为有所图,往往山盟海誓、甜言蜜语,相比起来后者比前者更能动人。因此迷于假、失却真的现象就屡见不鲜了。

孔子曾将这一问题请教隐士子桑雽——

我两次被鲁国驱逐出境,在宋国受伐树的惩罚,在卫国被禁止居留,在陈国与蔡国之间遭到人们的围攻,在东周也找不到出路。我遭了这几次挫折以后,亲戚与好友与我便一天天疏远了,学生与知交也越来越远离了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隐士子桑雽说:

难道你从来没听说过殷国人林回逃亡这件事吗?林回这个人在出逃时,连价值千金的璧玉都丢下了,背起婴儿就走。有人就说:“你这样做,是为了得到钱财吗?婴儿能值多少钱!是为了减少拖累吗?婴儿的累赘可多啦!你抛弃千金之璧,带着个婴儿去逃难,这究竟为什么?”

林回就说:“我和那璧玉是以利益相结合的,我和婴儿却是天然的联系。以利益结合起来的,穷困与灾难来时,就互相抛弃了;出自天性联系的,临到大难来时,就会互相关照。互相关照和彼此抛弃比起来,相隔太远了。并且,君子相交,平淡如同清水;小人相交,甘美如同甜酒。君子相处淡泊就能相亲,小人热火相交也容易翻脸。至于无缘无故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一种关系,也会无缘无故顺其自然地散伙。”

孔子立即恍然,说:“我明白了!”

于是慢慢地走回家,一路上反省自己,进门便决定,停止空洞的学问研究,放下没有用的书本,跟弟子们相处,再不要他们打拱作揖。这样一来,师生们的感情反倒更加真挚、深厚了。

要想以君子为友,首先就要远离小人,然而小人并不容易分辨,因为他们可能是看起来很温厚的人,甚至可能是你喜欢的人。

有游说之士拜见赵孝成王说:“我听说大王要派人去买马,有这回事吗?”

赵王回答:“有这回事。”

说客问:“那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派人去买呢?”

赵王说:“没有找到会相马的人。”

说客就问:“大王为什么不派建信君去呢?”

赵王答道:“建信君要处理国家大事。何况他又不懂相马的事。”

说客又问:“大王为何不派纪姬去呢?”

赵王回答:“纪姬是个女人,不懂得相马。”

说客继续问道:“如果买来了马匹而且特别强健,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赵王回答:“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

说客又问:“那么买来了不强健的马匹,又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危害呢?”

赵王答道:“对国家没有什么危害。”

说客说:“既然买的马好或者不好,都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或危害,那您为何要一定等待一个会相马的人?现在大王治理国家的措施不当,国家衰败、几成废墟,甚至不能祭祀,可是大王不等待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却把大权交给建信君,这是为什么?”

赵王无言以对。

说客继续说道:“郭偃之法有所谓‘柔痈’的说法,大王您知道吗?”

赵王说:“我没听说过。”

说客说:“所谓‘柔痈’,是指您左右受宠幸的亲近之臣以及您的夫人、优者和美女等等,这些人都是趁你酒酣耳热之际向您提出自己非分要求的人。这些人的欲望如果能在宫中得到满足,那么大臣就能在外面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了。所以说,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亮了世界,可它们内部仍然有黑点。人们十分谨慎地防备自己憎恶的人,可祸患往往却发生在自己溺爱的人身上。”

小人虽然难以觉察,但总有分辨的方法。你要提防的是以下几种人:

一是那些口是心非,吃里爬外,看风使舵的投机者;

二是那些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编造谎言,惟恐天下不乱的是非者;

三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也懒得撞,却对干事者横挑鼻子竖挑眼、指手画脚的看戏者;

四是极尽谄媚之能事,背后无中生有,恶语中伤的“两面”者。

要想分辨小人,平时你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既为小人,必有一副“小人相”,或“甜”得特别,或“亲”得异样,或“吹”得肉麻,或“勤”得反常……对此,领导者要在心里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对这些“反常”行为多作一些冷静、周密、科学、细致的思考,就不难看清小人的真实面孔。

记住,平时甜言蜜语的不是真朋友,在你遭遇危险时挺身而出的才是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