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巾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竞怒,不救楚,楚大困。
屈原,名平,是楚王的同姓。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极强,通晓国家兴亡盛衰的道理,熟习外交辞令。对内他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颁发政令,对外他接待外国使节,与诸侯往来。怀王十分相信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官阶一样,为争得怀王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干。怀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到就想夺过去,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借此来诽谤屈原,对怀王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众人没有不知道的。每颁发一项法令出来,屈原就夸耀他的功劳说:‘除了我谁也做不了。’”怀王因此很生气,便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于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所遮蔽,以致所见不明,邪恶小人妨害了国事,正直的人难以容身,所以他忧伤愁苦,沉郁深思写出了长诗《离骚》。“离骚”就是遭受忧患。上天是人的始创者,父母是人的本源。人的处境困顿,就会回过头去求助上天和父母。所以人在劳累、痛苦、疲倦、困窘之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在身心痛苦悲惨之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行走正道,行为端正,竭尽忠诚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讲坏话的人却来离间他们,可以说是处境困顿窘迫啊!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遭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创作《离骚》,大概是由怨恨而生的吧。《国风》爱慕美色而不过分,《小雅》讽刺时政而不乱君臣之道。像《离骚》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长处。《离骚》远古称道帝喾,近世称道齐桓公,中间说到商汤、周武王,都是用来批判时政的。阐明道德的博大崇高及兴亡盛衰的道理,没有不详尽体现的。他的文笔简练,辞意含蓄,他的志向高洁,行为廉正。他讲的事物虽小,但意旨重大;举出的事物就在眼前,体现的意义却很深远。因为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他所述及的都是芳香之物;因为他的行为廉正,所以至死不为小人所容。他自己避开污泥浊水,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污浊,从而浮游于尘埃之外,不染尘世的污垢,他洁白无瑕,是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推求这种高洁的志向,就是与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啊!
屈原被罢黜免官后,秦国想攻打齐国,但齐国和楚国有联合之盟。秦惠王对此感到忧虑,于是叫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献上丰厚的礼物表示愿意为楚国效劳,说:“秦国最恨齐国。齐国和楚国有合纵的关系,如果楚国真正能与齐国断交,秦国愿意把商於六百里的土地献给楚国。”楚怀王贪图秦国土地而相信了张仪,于是和齐国断交。楚国派遣使者到秦国去收回土地,张仪欺骗使者说:“我与楚王约好是六里地,没有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气愤地离开了秦国,回国报告怀王。怀王很恼怒,大规模举兵攻打泰国。秦国出兵迎战,在丹水、浙水大败楚军,斩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将军屈匄,接着便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区。怀王于是调集国内的全部军队,深入反击秦军,两军在蓝田交战。魏国听到这个消息,偷袭楚国,到了邓邑。楚军害怕了,从秦国返回。齐国终因恼怒怀王而不援救楚国,楚国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
失意时不要怨天尤人
人生在世总会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得意而失于流俗,失于精神上的“贫穷”,就比那些失意但不失人不失志的人来讲就显得更加“贫穷”。庄子曾经说:眼睛看不见的瞎子,耳朵听不见的聋子,只是外在生理上的;知识上的瞎子,知识上的聋子,就无可救药了。所以,失意的时候一味的怨天尤人,那是自欺欺人了。
有些有财富,有地位的人,觉得很容易,觉得自己很有本事而得意。现实生活中还有些人富有,表面上并不显露出来,其实心里面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那些贫穷的人就另眼相看,就有了“青眼”和“白眼”之分。
贫穷的人,可能没有财富,没有地位,在茫茫人海里只是一介草民,要是总觉得自己想得到财富太难了,觉得生不逢时,自己是“虎落平阳”“英雄无用武之地”,那么这个人不仅物质上贫穷,思想上也十分贫穷了。没有财富并不代表这个人精神境界也就贫穷,低人一等,富有和贫穷并不是只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多少。实际中,有金钱没学问的,有学问没金钱的,没学问又没金钱的人比比皆是,那该怎样区别对待呢?这就需要运用“中庸”思想进行修养。只有真正做到了贫而不怨,富而不骄,才能对社会、对不同的人做到不同的却又合乎道德观念全新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
梁漱溟是我国近代有名的儒学大师。“十年文革”时期,那些所谓的“红卫兵”们把他的藏书、手稿、字画统统烧了,人又隔三差五地被拉去游街、批斗,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多么大的羞辱,同时面临这样的失意,稍有想不开就会走上极端,一了百了。但是梁漱溟没有,当造反派们厌倦后把他关在一间小屋子里,他没有为此而怨天尤人,也不呼天抢地,而是潜下心来认真地做自己的学问,其《儒佛同异论》和《东方学术概论》,可谓是我国学术界开天辟地的伟大成就,其超然物外的胸襟和气度确是令人折服。
从这个小小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真正懂得了并很好地运用“中庸”思想中“明哲保身”的处世方法,也真正做到了“失意不失志”,从而取得了非比常人的成就。对于有才能的人,命运是公平的,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得意,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怨天尤人,而放弃。“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真正品尝过失败的人,为了成功才会更加努力的争取,成功后也才会更加珍惜。
人生在世,得失在所难免,那就看你怎样去面对了。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三年高考落榜而心灰意冷,总是抱怨时运不济,决定不想干下去了,要去外地打工。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说,就劝他不要气馁,再用心努力拼一次,真的不行也就没什么遗憾的了。后来他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回来时跟我说:原来命运真的很公平。我为我这个朋友感到高兴,我知道他最终考上了大学并不仅仅是因为我劝他的那些话,而是在他心里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其实,每个人,只要不失志,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只是有些人不能做到才一味的沉溺于怨天尤人,而丧失了许多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和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如何应对和处理得志与失意这两个极端呢?那就需要做到不怨天尤人,坚持下去,不管最终是不是能够得到你想要的,起码你在自己心态方面已经成功了。运用“中庸”思想的最终目的是要人做到“中和”,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到不偏不倚,用适中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既符合了“中”道,也避免走上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