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巾。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峻切,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阳,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李密呈言:臣由于命运乖迕,很早就遭遇不幸。生下时只有六个月,父亲便去逝了。长到四岁,舅舅就逼迫母亲改嫁。祖母刘氏可怜我孤苦弱小,就亲自加以喂养。臣从小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始终孤独无依,直到长大成人。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家门败落,福分又浅,很晚才有了儿子。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内也没有看管门户的僮仆。一人孤单地独自生活,只有影子作陪。而祖母刘氏很久前就身缠疾病,经常躺在床上不能动身。臣早晚服侍饮食药物,从来没有离开过。
到了圣明的朝代,臣身受清明的教化。起初有太守逵推选臣为忠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为秀才。臣因为没有人赡养祖母,推辞没有遵命。朝廷便特下诏书,任臣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恩,任臣为洗马官。以臣这样卑贱的人去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臣杀身捐躯所要报答的。对此臣都用表备述上陈,推辞不去就职。不料诏书严厉急切,责怪臣回避怠慢;郡县长官催促逼迫,今臣即刻启程;而州的长官也登门督促,比星火还要紧急。臣想手捧诏书马上赶路。但因刘氏的疾病日复一日,就想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被告知不得允许。臣的处境进退两难,实在狼狈不堪。
圣明的朝代是以孝道来统治天下的,凡是老年人,尚且受到怜悯抚养。何况臣的孤苦,又特别严重呢。而且臣年轻时曾在伪朝做官,历任郎官衙署之职,原来就希望仕途显达,不计较名气节操。现在臣身为亡国之俘,实在微贱卑陋,却受到超常的提拔,恩惠的任命十分优厚,怎么还敢犹豫彷徨,别有所想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已像迫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臣没有祖母,就不会活到现在;祖母没有了臣,也就不能安度余生。臣与祖母二人,此时更是相依为命,正是出于这种内心的恳切之情才无法离去远行。臣李密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已九十六岁,因此臣为陛下效劳尽节的时间方长,而报答刘氏的日子已经很短了。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希望能准许臣为祖母养老送终的恳求。
臣的苦处,不单是蜀地人士和二州的长官所耳闻目睹的,就是天地神明,也能一起看见的。祈愿陛下能体悯臣的愚拙和至诚,俯允臣微小的请求,祖母刘氏或许能因此侥幸,最终得以安度余年。臣活着愿捐献生命,死后也应结草知恩图报。臣怀着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用此表拜上禀知。
同心协力创辉煌
自古天下乃有德者居之,在一个乱世的时代更是如此。诸葛亮的美德,不但使他的部下感戴,连他的敌人都敬服不已。魏主曹睿托孤司马懿之时,将幼儿抱到司马懿身前,其情其辞之恳切忠诚,实则是希望司马懿能够向诸葛亮学习。就历史事实而言,司马懿才能虽然稍逊诸葛亮,两人之间也算是棋逢敌手。然而当世对其二人所作评价就相去甚远。这完全是因为两人的品德差距太大之故。
所谓物以类聚,道德大旗是刘备所举,而诸葛亮更是忠信之人,这一君一臣同心协力,才有了蜀国的兴旺。正是因为刘备之诚乃真诚至诚,所以诸葛亮才会“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前出师表》)。他的一生,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一生,是中华民族各种美德的集成化身。虽然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为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则哺育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子孙。诸葛亮的精神,就是一种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生死不渝为正义、理想、信念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华民族面临逆境苦难,遭逢生死存亡之际,尤其具有无穷的感召力。每当中华民族遭受外侮、侵略和危难之时,诸葛亮的精神就成为民族复兴振兴的动力,诸葛亮的生平就最容易引起志士的共鸣,诸葛亮的事迹就成为人们学习效法的榜样楷模。东晋时期,陶侃、祖逖为了收复北方失地,闻鸡起舞,清操自励,其精神动力即源自诸葛亮;岳飞率领军队北伐金人,也是以诸葛亮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史载,岳飞常读诸葛亮前后《出师表》,每读必为流涕。并手书《出师表》文,成为千古名迹,至今尚存。南宋丞相文天祥,被元军俘获,忽必烈多次劝降,但文天祥坚贞不屈,从容就义。在被囚禁的两年间,他写了很多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忠贞之志。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正气歌》,以诸葛亮等先贤为榜样,赞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史载,蜀亡后,司马昭便号召群臣学习诸葛亮的兵法(当然还包括了他的为人)。以敌人为榜样,这种事情,在今天是绝对不可想象的。我们以诸葛亮南征诸蛮为例,现代人也许无法理解,被征服的西南少数民族不但不仇视诸葛亮,反而至今都称诸葛亮为诸葛老爹。缅甸人也认为:诸葛亮征服的对象孟获,就是自己的祖先。诸葛亮当年以攻心战术开化了自己的先人,所以也对诸葛亮十分崇敬。诸葛亮南征,武力是不得已的选择,但他率领的并非一支杀人放火的军队,而是为当地各族人民送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稻种、工艺、发明。
正是由于诸葛亮南征之绩,使西南永得平定。从此以后,西南各族人民才真正在文化、感情、血脉上和中华民族融为一体。而经过诸葛亮治理的四川,两千年来始终成为人文荟萃之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李白便出自四川,近现代直到当代,四川仍为中华民族输送了不少著名的人物:朱德、郭沫若、邓小平……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更是仰赖四川为大后方才终得复兴。这一切,追溯远因,都与当年蜀汉、诸葛亮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
历代君主,皆重视蜀汉君臣所遗留之精神遗产,评价极高。伟大的作家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亦有诗文赞美蜀汉君臣,尤其对诸葛亮大加颂扬。李白读诸葛武侯传后写的诗中便有:“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的诗句,应该说这都是对诸葛亮丰功伟绩的缅怀和思念。
领导学认为,领袖的道德品质是团体克服危机中重要的精神力量。一般来说,这是当整个集团处于危机下的一种依存心理,大家追求的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强悍精神领导者。
例如宋真宗时,契丹与宋边境时有摩擦。一次契丹人突然大举进犯宋边境城镇澶州。朝廷内外一片惊恐忙乱。当时主持朝政的大臣寇准,他接到告急文书后却扣下不发,没事人一般,整天喝酒吟诗,谈笑自如,使朝廷人心稳固,后来寇准巧施妙计使契丹人兵败而退。由此可见,在非常状态中一位有权威的领导者才能统领大家,历代杰出的政治家都深知这一点。那种有权威的领导绝对拥有良好的品德素质,他们完全懂得如下几条做人的经验:其一,做事要光明磊落。“提高透明度”,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其实这不仅是现代社会公正廉洁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一个杜绝猜忌防人诬告的处世韬略。
其二,对下属要宽容谅解。作为领导者对于下属,要实行宽容的政策,因为宽容和谅解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它能使人们被你吸引,爱戴你、信服你、并愿意帮助你。如果你想成功地领导人们,那么就要在任何时候都以宽容之心待人。其三,要做就做。在美国前任总统柯立芝的一生中,从一个小村庄的农夫,一直攀升至地位最崇高的总统,他就是以这种要做就做的果断精神受到赞扬。当柯立芝正在为麻省省议员竞选连任时,忽然听到省议会议长的席位已经虚悬的消息,于是在选举的前一天晚上,他拿着小手提袋,大步赶向诺桑波顿车站。两天以后,他从波士顿回来,在他的手提袋里,已装满了多数议员签名愿选举他为省议会议长的同意书。就这样,柯立芝受到全体议员的拥戴,而成为麻省省议会的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