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僵。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深厚的人,比得上初生的婴儿。
蜂蝎毒蛇不咬伤他,凶鸟猛兽不搏击他。
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自动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号哭,但是他的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
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认识常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有灾殃,用心机主使和气就会僵硬,灭亡。过分的强壮就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很快就会死亡。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在讲人的行为,老子好像是在讲道论德,其实更准确的说是在给我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
老子讲赤子的特点是柔弱不争和精力未散,其核心还是“和”。它以“和光”与“冲气”与“婴儿”来说明“和”,都是在谈统一,都是在谈“混成”的状态。“和光”就“复归其明”,意思是说,当光射到了物件的时候,有射到的一面与射不到的另一面,“和其光”是把两者统一起来,回复到“明”的“混成”的状态。“冲气”是万物的开端,万物含有负阴、抱阳的两方面,两者经常是统一的,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的作用。
婴儿是人的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与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的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的,所以说“知和曰常”。老子承认“万物并作”的世界的多样性和普遍存在的矛盾,对社会上存在的占有、掠夺、欺诈、征战的状况极为悲愤,把统一看成他所要追求、所要恢复的事物的常态。老子在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这一观点的真意。他说,你看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非常的柔弱,可是有父母的看护,任何毒虫猛兽都无法伤害他。他虽然没有力气,但小拳头握得挺紧。虽说他还没有明白男女之事,但小小的生殖器却撅得挺高。这是怎么回事?元气充沛。有涵养、遵循大道的人就可以像婴儿一样抱元守一,使自己的精力不外泄,这就是有道德修养。但是我们更多的人却不是这样的,钱财多的人,内心深处最感贫穷,因为他的物欲太旺盛,总是无法被满足;想活得长久的人,偏偏很快地死掉,因为他由于过分的珍惜身体导致内心受到压迫。这就是物壮则老,物极必反,一旦事物走到了尽头,超越了界限,就会向反面发展。
老子在这一章又一次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节制,要知道满足,万不可以过度的放纵自己的欲望,否则就会物极必反,给我们自身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就会背离大道的宗旨,最终走向灭亡!
人生在世,七情六欲。欲望本非坏事,欲望、欲求这正是人生之本的内在原动力。正是因为人有了欲望、欲求,才会有人的理想、信念、追求,才会有科学的进步,有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建树。但是欲求难得有度,失度就会贻害无穷。放纵情欲、物欲就会迷失本性,坠入欲望深渊。
“智慧应用一”
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家境贫寒,依靠自己家的一块田地维持生计,每年收割的庄稼只能勉强过活。所幸的是,他们家还养着一只母鸡,每天可以生一个鸡蛋。
有一天,这只鸡竟然生下了一枚金光闪闪的金蛋。这从天而降的金蛋,让农夫高兴得合不拢嘴,赶快拿到市场上卖了一笔钱。农夫回到家里,看着那只宝贝母鸡,心想,只要有了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以后再也不用辛辛苦苦耕种,金钱也会源源不断了。母鸡一天下一个金蛋,夫妇俩发了大财,买下了肥沃的田地,又盖起了漂亮的大房子,请了许多仆人,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但是他们非常贪心,对这一切并不满足。
有一天,农夫的妻子说:“既然母鸡每天可以下一个金蛋,那它的肚子里一定有很多很多的金蛋,说不定就是一个金库。”丈夫紧接着说:“对,我们干脆把鸡杀了,从肚子里把所有的金蛋都拿出来!”于是,他迅速地爬起来,拿了一把刀把那只下金蛋的鸡杀了。但是剖开鸡腹之后,发现和普通的鸡并没有什么两样,根本没有什么金蛋,也不是什么金库!但是,他们再也没有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了。“智慧应用二”
从前有一个山民,以采樵为生,日月辛苦,仍改变不了穷困的生活。他在佛前也不知烧了多少炷高香,祈求大运降临,脱离苦海。
真是佛祖慈悲,一天他在山坳里竟然挖出了一个一百多斤的金罗汉!转眼间,他荣华富贵加身,又是买房又是置地。宾朋亲友一时竟多出好几倍,大家都向他祝贺,目光里满是羡慕。
可山民只高兴了一阵,继而犯起愁来,食不知味,睡不安稳。“偌大的家产,就是贼偷,也一时不能偷光啊!你愁什么呀!”他老婆劝了几次没效果,不由地高声埋怨。“妇道人家哪里知道,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那山民叹口气,说了半句便将脑袋埋在了臂弯里,又变成了一只闷葫芦。
“十八罗汉我只挖到一个,其他十七个不知在什么地方。要是那十七个罗汉一齐归我所有,那就满足了。”原来这才是他犯愁的最大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