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笑笑:“你们年轻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只看表面,不多思考。养花就好比养人啊!对于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不合规矩的花,一定要狠狠地修剪,免得它们歪斜杂乱,将来才能发育良好。这就好比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将他们导入正轨一样。接着我换土疏根,目的是使植物接触沃壤。这就好比要孩子追求上进,离开不良环境,求取更高的学问。至于浇花,我之所以特别照顾枯枝,实在是因为那些植物的枝子,看来已死,却蕴有生机;泥土中更埋有种子,等待发芽。这就好比教育,要特别照顾那些贫苦却有心向上的学生,更得悉心哺育下一代,使他们成长茁壮。你说,我刚才的做法,哪一项是没有意义的呢?”
我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柳宗元讲‘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了!”
暂停
如果你感到力不从心,遭到节节挫败,就叫一次暂停吧!
在棒球场上,碰到投手不稳、守备疏忽的情况,教练要叫暂停,以求安定军心,鼓舞士气。
在篮球场上,遇到阵脚混乱、频频失分的情况,教练也要叫暂停,为的是指导战略,稳定情绪。
在人生的战场上,如果你感到力不从心,遭到节节挫败,就叫一次暂停吧!让自己享受可贵的宁静,整理杂乱的思维,重新计划、重新武装。这短短的暂停在漫长的人生中算不得什么,却可能使你扭转颓势,恢复信心,再度出发。
但要注意,叫暂停的次数不可太多哟!否则就违规了!
先后、缓急、轻重
我们做任何事,都得认清先后、缓急和轻重啊!
某人晚上家里突然停电,他只记得火柴放在什么地方,却忘记了蜡烛的位置,他心想虽然火柴伸手就可以拿到,但是没有蜡烛也无用,所以不先找火柴,而到处摸索蜡烛,结果在黑暗中摔一大跤,进了医院。
有位电视记者准备报新闻,当他整好新闻稿,发现播出的时间已经到了,于是以赛跑的速度冲进五十米外的播报室,虽然他及时赶到,却因为上气不接下气,等了许久才能开始播报。
有一位主妇炒菜时油锅起火了,她赶紧跑到邻居家打电话给消防大队。结果本来自己就能扑灭的小火,却因为这一耽搁,变成大的火灾。
以上这三者的做法,似乎都没什么大错,但是如果第一个人能先找火柴照亮,再找蜡烛,不是方便得多吗?那位记者如果能走而不跑,虽然或许会慢几秒钟,却能一到就开始播报,不是更省时吗?那位主妇如果能先尽力扑救,火灾不是根本就不会发生了吗?
我们做任何事,都得认清先后、缓急和轻重啊!
蜂蜜
因为它们的储蓄远超过它们的需要,所以虽然被取走不少,仍然可以维持生存。
你吃过蜂蜜吗?
“吃过。好吃极了!”
你可由其中得到什么启示?
“还会有启示吗?”
那么让我问你,你知道蜂蜜是怎么造的吗?
“那是蜜蜂采集花粉酿造的。”
一只蜂每次能采许多吗?
“不能。”
花都离蜂巢很近吗?
“不一定。”
你知道我们所吃的一瓶蜜,需要多少只蜂,飞多远的路,花多少时间才能酿造出来吗?
“不知道,但想必很不简单。”
你知道这些蜜是谁取出来供应市场的吗?
“是养蜂人从蜂巢中取出的。”
蜜是蜂的食粮,它们的蜜被取走,是不是都会饿死?
“没有。”
为什么?
“因为它们的储蓄远超过它们的需要,所以虽然被取走不少,仍然可以维持生存;而且养蜂人不会取尽,总要给它们留下一些。”
以上许多答案,就是蜂蜜给我们的启示。
深耕
老农看着我笑笑:“难道做学问不要深耕吗?”
有一年冬天,我到乡村写生,在田埂上遇到一位老农,正准备下田,我就问:“请教您,想要丰收,第一件该做的是什么事?”
“深耕。”老农回答。
“深耕?”对这简单的两个字,我一时没能了解。
“对!深耕!就是早早下田,把泥土深深地犁起,这样土壤会变得松软而均匀,更由于泥土整个翻过来,接受了太阳的曝晒,而能减少病虫害。”老农叹口气,“我最看不惯现在一些年轻人,他们总说不急,直到要插秧,才匆匆下田,浅浅犁土,然后猛施化肥。时间久了,土壤和化肥结成硬块,整个田地都被破坏了。”老农看着我笑笑,“难道做学问不要深耕吗?”
三从
女人有三从,男子最少也相对地有三种责任。
“许多中国的旧礼法对女人不公平!譬如‘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好像女人一辈子就得‘从’,男人却没有类似的约束。”一个女学生抱怨。
“你为什么不相对地想想呢?女人在家从父,作为一个父亲不是就得好好管教子女吗?女人出嫁从夫,作为一个丈夫,不是就得好好保护自己的妻子吗?女人夫死从子,一个男孩不是就得负起家庭的责任,孝养母亲吗?所以女人有三从,男子最少也相对地有三种责任,不能负这些责任的男人,根本没有资格把‘三从’挂在嘴上,去要求女子啊!”我说。
难温旧梦
即使旧梦真正重新出现,那做梦的我们,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常听人在某些留恋的时刻感慨地说:“把握此刻,因为它一去,便再也不会出现了!”问题是,这世上哪一刻不是如此呢?时光不断在推移、宇宙不停在变化、人们时刻在老去,哪一个明天会等于今天,甚至哪一个下一分钟,会等于现在呢!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走在街上,可以对自己说,珍视你看到的每一个路人、每一幕景象吧!因为极可能你一生只能遇到他一次,而且可以肯定,每一幕景象,是再也不会完全相似地重现了。
人生如梦,在这梦中我们永远无法重温旧梦,即使旧梦真正重新出现,那做梦的我们,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铅球与稻草
如果有狂傲刚愎、不卑不亢和怯懦保守的三个人由你提拔,你会选择哪一位?
如果我拿出一个铅球、一小块石头和一根稻草让你掷远,你会选择哪一个?
当然是石头!因为铅球太重,稻草太轻,太重的掷不动,太轻的又使不上力气,只有重量适中、体积不大的石头能掷得最远。
如果有狂傲刚愎、不卑不亢和怯懦保守的三个人由你提拔,你会选择哪一位?
当然是不卑不亢的,因为前者用不动,后者扶不起,只有中间那个,不重不轻,“分量”恰当。
剪枝与摘心
对于那些心有旁骛的人,要剪枝;
对于那些冲动莽撞的人,要摘心。
在园艺上有所谓“剪枝”与“摘心”。剪枝是将侧面不必要的枝子剪去,使主枝发育茁壮,开出较大的花朵,譬如菊花。摘心则是将一味伸展的主芽摘去,使侧面的枝芽发育,生出更多蓓蕾,譬如康乃馨。
我认为教育也有所谓剪枝与摘心——
对于那些心有旁骛的人,要剪枝,使他们能潜心专志、认定目标;对于那些冲动莽撞的人,要摘心,使他们能隐忍稳重,有更大的成就。
朝三暮四
上天桥固然费力,下行却很轻松;走地下通道开始固然省力,但后来还是要往上爬的。
某慈善团体为了学生安全,决定捐一座人行天桥给某大学。没想到校长听说之后,居然表示反对,认为要设就设地下通道,因为据他观察,学生都不愿意上天桥,而喜欢走地下通道,所以设人行天桥用处不大。
慈善团体不解地问:“天桥的阶梯和地下通道差不多,走起来花一样的力量,为什么学生喜欢走地下通道,却不愿意过天桥呢?”
校长答:“因为天桥是先上后下,地下通道则是先下后上,学生看到天桥要费力往上爬,就懒得走了;看到地下通道是轻松地向下行,则乐于通过。他们却不想想,上天桥固然费力,下行却很轻松;相反,走地下通道开始固然省力,但后来还是要往上爬的。”
得人难,失人易
一家店裱了你几百幅画才错一张,并不算多。
我的画向来都交给同一家店装裱,甚至送朋友的也介绍到那里去。就因为这家裱画店已经做了我十几年的生意,东西送去,无须讲价,到后来绝不会多算;有时我工作忙,裱画的材料颜色也不必挑选,老板自然会调配得令我满意。但是没想到有一次,因为老板到南部探亲,而由徒弟下手,竟然把我最喜欢的一幅画裱坏了。知道之后,我气得整夜睡不着觉,准备老板一回来就找他算账,以后再也不去那里裱画。
但是当我向母亲诉苦时,她老人家却说:“一家店裱了你几百幅画才错一张,并不算多。你跟他交往这么久,如果只为了一次不如意就换地方,未免不近人情。而且你的好恶老板都已经了解,如果突然换一家,又能保险不出问题吗?”
听了母亲的话,我的火气很快就平息了,此后每当碰到朋友间有不愉快,我都会想到那天她老人家说的:“得人难,失人易。”
大雨与小雨
就因为是下小雨,才容易出事啊!
某日我坐计程车去办事,一路上看到三起车祸,当时外面正下着霏霏小雨,我就自言自语地说:“下这样小的雨,还要出事,如果大雨滂沱还了得吗?”
没想到司机回头一笑:
“就因为是下小雨,才容易出事啊!”
“难道大雨反倒好些吗?”
“当然,因为下小雨时,街上的人都冒着雨乱冲,加上路面的尘土跟雨水混在一块儿,变得特别滑而不易刹车,所以容易出事。至于下大雨,行人多半躲在屋檐下,即使在街上走也一定撑伞,不可能顶着一张报纸乱跑,路上的尘土又被大雨冲得干干净净,路面与轮胎的摩擦力加强,心理的警觉性更因为大雨而提高,自然不易出车祸。”
“对极了!”我服气地说,“就身体而言,秋天比冬天容易受寒;就世局而言,风雨飘摇,可能比波涛汹涌还来得危险。大概都是相同的道理吧!”
人人会盖
不求精确、马马虎虎的毛病,实在害了中国人。
“盖”这个字的流行,不知起于何地,出于何口,但是既然风行起来,“乱盖”、“盖仙”就一下子满天飞,年轻人几乎人人会用“盖”,也人人会“盖”。
细究起来,“盖”这个字的来头可大了,在古文里,它可以做没啥意思的发语词,如“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又可以当动词,做“遮覆”解,如“欲盖弥彰”。更可以做传疑词,当“大概”来讲,如“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盖然论”等等。总之,“盖”这个字,就有不太肯定、几分遮掩的意味,所以现今年轻人把它当“吹牛”来用,确实再恰当不过了。
在古文当中,用“盖”的地方真不知道有多少,即使是可以肯定的事,也要写“盖”,似乎一用带有疑问性的“盖”,就算说错了也可以不必负责;这种不求精确、马马虎虎的毛病,实在害了中国人。
所以为了科学化、现代化,为了正心诚意、光明坦荡,为了求实际、讲精确,我们必须少用“盖”字,真正做到“少盖”!
美感距离
如果能“保持距离”,屋后那畦菜圃,笼中那些鸡鸭,就都变得美了。
某年冬天,跟几个朋友去赏梅花。只见傲霜冬枝劲挺,盈盈玉蕊如裁。有人高兴地吟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人唱着:“冰容玉艳腻琼枝,寒梅先报东君信。”这时突然有人道:“残梅最宜熬粥吃,落叶仍好当香烧,咱们摘点回去下酒吧!据说梅花可以做‘暗香汤’,风味绝佳呢!”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桂花汤圆、茉莉香片、玫瑰月饼,一切与花有关的食物全出笼了,把原有赏梅的气氛破坏得一干二净。
艺术的欣赏是需要距离的,与实用的想法相差愈远,愈能得到纯粹的美感。所以看到麻雀的图画,我们会觉得生动美丽。但是见到真的麻雀,却可能想去抓几只烤来吃。这是因为画不能吃,而与我们距离较远的缘故。
由于我们总爱以实用的眼光看面前的事物,真不知错失多少美。如果能“保持距离”,屋后那畦菜圃,笼中那些鸡鸭,就都变得美了。
是什么与为什么
我们学习时,在“是什么”之后,总应该深一步想“为什么”。
我有一位朋友正在教小学,她说她班上有几个天才儿童,我就问:“你认为天才儿童跟一般学生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很简单,普通学生通常都问‘是什么’,聪明的学生则爱问‘为什么’。”她说,“譬如教到‘四季’,对于普通学生,你只要告诉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就成了,对于天才儿童却非把四季更替的道理讲出来不可。这是因为普通学生只要知道大概,天才学生却希望深入了解。”
没想到一字之差竟然有这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学习时,在“是什么”之后,总应该深一步想“为什么”。
植物与动物
一旦公害杀死了所有的植物,恐怕我们也将难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