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改革和开放的目的。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状况的时候,就要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与状况的时候,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过去只讲发展生产力,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不完全,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相当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处于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之中,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着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双重任务。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将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理论。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即以武装斗争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首要任务和最低纲领。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以推翻封建军阀统治,开始进入大革命时期。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背叛“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主要内容的新三民主义,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人;由于共产国际、苏联的错误指导和中共自身的幼稚,党的领袖陈独秀的严重右倾错误,终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在排除了瞿秋白、李立三,尤其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机会主义错误之后,中国共产党终于确立了毛泽东在党、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并使毛泽东的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为主要思想,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革命路线在中共中央占据主导地位,使中央红军得以顺利在延安落脚、发展,并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成长壮大,并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人民民主专政目标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建立、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经过三大改造,到1956年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此年党的八大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以发展生产力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改革、完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但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尤其是毛泽东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气候判断的严重失误,使这一转变很快发生了夭折,而将党的工作重心重新归位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路线中,并最终导致发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给人民、国家、党造成灾难性的损失,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毛泽东思想遭到极大损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下,抛弃了“阶级斗争路线”,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点的政治路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始了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并最终扩大到工业、教育、科技、政治等各方面改革的改革时代,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心内容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此一历史时期一般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主要标志,核心内容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是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形成。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是在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形成。邓小平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始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过长期奋斗,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中国充分体现出来。
第三代、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这个领导集体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延续和稳定,特别是十四大在政治、思想、经济、组织上作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预示着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将进一步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十六大后,中国执政党完成了第三代领导人向第四代交接的过程。十七大后,产生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改革实践的基本结论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14年是真正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4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14年,这14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14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4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更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认识到,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任何政党总是代表着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因而也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一定的文化认同来维系的。一个政党追求和选择什么样的文化,也就意味着向外界展示着什么样的形象,从而赋予这个政党一个特征和标志。历史证明,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鲜明地反映了一个政党的理想信念、根本方向和精神气度,决定着一个政党及其事业的成败。在新的世纪,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高举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个民族精神,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军队建设的“五句话”
为了解决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这“五句话”总要求涵盖了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我军建设的总目标。如何实现这一总目标,是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五句话”总要求的实质,是在军队建设指导上坚持全面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把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统一起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革命化建设必须放在第一位,它决定着我军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现代化是我军建设的中心,军队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来展开。正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军队的正规化,就没有军队的现代化。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必须统一考虑,全面推进。
坚持对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关系我军的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的怀疑、犹豫和干扰。必须保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军队,毫不动摇地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制度,确保军队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确保永远不改变人民军队的性质、作风和本色,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政令畅通。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关键在干部,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选拔好、培养好。坚持按照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尤其要选拔和培养大批能继往开来、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保证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
“四个尊重”
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是团结社会各阶层、各方面人士的基本要求,必须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这“四个尊重”,核心是要调动和保护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尊重劳动,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是要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尊重一切有才能的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尊重创造,就是要鼓励和保护一切创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新安全观”
历史告诉我们,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的持久和平。在世界新的形势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新安全观”。其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这种新安全观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各国的安全是相互依存的,再强大的国家,离开国际合作也难以有真正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