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
社会主义国家在公有制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调节手段,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调控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以实现一定目标的总过程。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管理具有以下特点:①既要管速度,又要管效益;②控制国民收入分配具有突出意义,不仅要防止宏观经济活动引起的超分配,还要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其工资总额增长的幅度进行控制,以防止微观活动引起的超分配;③要自觉贯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④既要调节社会需求,又要调节社会供给,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对象是“需求大于供给”;⑤仅运用财政金融政策不足以抑制需求膨胀,还需要对工资、固定资产投资、物价等各个方面实行综合管理;⑥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促进科技发展;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中具有突出作用,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体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任务以及各项宏观经济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计划指标体系和各方面政策措施所组成的复合体。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不同,就宏观经济管理的根本目标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是为了维持资本主义制度,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则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宏观经济管理的环境而言,一个是在私有制的环境中进行的,而另一个则是在公有制的环境中进行的;就宏观经济管理的效果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只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它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
国家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调控的对象。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①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和经济结构。从经济比例关系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与补偿,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建设与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各地区之间的比例关系等。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有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就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等。②速度与规模。经济发展的速度可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发展速度、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社会科技事业发展速度等,它们受制于多种因素,主要是国力的许可及比例、结构的协调合理。③宏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它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发展水平、市场供应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等方面。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节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效益。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有三大目标:①实现总量平衡。这主要是指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它既不同于某种产品在资源和需求上的单项平衡,也不同于在某一地区或部门范围内的局部平衡,而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总体平衡。②宏观结构平衡。这主要指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即不仅在两大部类之间建立合理的比例关系,而且在三次产业之间也要建立起最优比例关系。这个最优比例关系,既要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相适应,又要使结构内部的比例关系趋于协调。③资源的最佳配置。在利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各个企业是以本单位的利益即最大利润为原则进行决策的。而建立在人们之间利益差别和竞争基础上的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并不能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国家为了保证对宏观总量平衡和产业结构的宏观控制,必须对微观的一些重大经济活动进行干预,通过采取各种手段作用于宏、微观经济活动,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确保宏观比例的平衡。
宏观经济管理系统
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中心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和管理的有机体系。宏观经济管理系统有直接性管理系统和间接性管理系统之分。传统社会主义集中体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属前一类,即国家作为宏观管理者不仅管理宏观比例,而且直接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实践表明这种管理体系弊病太多,必须改革,即转向建立间接的管理系统。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业”的新的宏观管理体制,指出国家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为此,要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建立新型的宏观经济管理系统。
经济体制
一定社会中所有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项经济活动中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及权限划分的整个体系。它包括所有制结构、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的总体组织安排。它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表现为计划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物资管理体制、劳动力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等。经济体制的功能在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轨道的动力。经济体制因不同的国情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而有差异。一方面它可以因不同国家的民族特性及具体社会历史条件而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形势、不同的历史条件而有所变化。它与基本经济制度不同,具有选择性和必然性。当之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时,就可以进行修改和完善。
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党和政府领导下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进行的自觉行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过去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其弊端主要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对经济生活的基础调节作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等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全面改革这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对待外国经验的原则,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而确立国家与企业、企业和职工这两方面的正确关系,增强企业活力,则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内容和基本要求。不但要对计划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外贸体制和劳动体制进行配套改革,而且还要对企业的财产制度、分配制度和领导制度进行改革,以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其中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经济体制逐步改革中,要重点改革计划体制,把计划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充分重视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铺平道路,并积极创造条件,向新的“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机制过渡。
经济模式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按一定的联结方式构造格律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基本体系。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的结构及其所决定的一定的产品分配的形式和结构;二是在一定的所有制下经济运行机制的运行形式。具体表现为经济活动的各个主要方面的运行原则,这主要是经济活动的决策、信息传递、协调、动力等方面的原则。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有:所有制结构、经济决策结构、经济调节结构以及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经济模式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许多不同的种类。按社会制度划分,通常可分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按经济调节机制划分,通常分为计划模式和市场模式;按管理特点划分,通常分为集权管理模式和分权管理模式。同类的生产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在不同的国家,就会形成不同的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就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模式:①军事共产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在苏联1918~1920年军事共产主义时期表现最为突出。②传统的集中计划模式,亦称“斯大林模式”。③改良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④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计划经济模式,亦称“匈牙利模式”。⑤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亦称“南斯拉夫模式”。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集权模式
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对于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的概括。集权模式的主要特征是:①企业生产什么,进行哪些投资,都要由中央机构向企业发出指示,下达命令。②企业经营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计划完成情况如何。③企业之间虽然也通过货币形式进行交换,但这种货币是“消极的货币”,因为企业要先向分配系统提出申请,批准后再拿钱去买,货币是在上级批准之后才起作用的。④上述活动从计划角度来看是多层次的,下层要做出变动,必须逐级上报,上级做出决定再逐级下达指示,下面才能变动。集权模式在某个时期,特别是在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总体经济结构不平衡以及迅速工业化时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它也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集中计划模式
亦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渐形成的以高度集权化和行政命令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运行体系。其主要特征是:①在所有制关系上实行全民(国家)所有和集体农庄所有两种基本形式;②在国家所有制内部实行部门管理原则;③经济决策权限高度集中化,宏观经济活动和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由国家实行直接的指令性的、以物资平衡为中心的物流型计划管理,企业基本上没有经营自主权;④在集体所有制内部和两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但在国营经济内部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⑤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强调工业产量的增长,特别强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统制面宽,影响力大;集中度高,扩缩力强;决策实施保障性强,预期风险小;指令传递速度快,行为规范单一,重心突出。它在冲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实现工业化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因国家集权过多,而且通过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活动,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微观经济效率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不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经济效率的发挥。斯大林模式对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标准模式。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斯大林模式逐渐为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所放弃。
改良的集中计划模式
在传统的集中计划模式的基础上,实行有限的放权让利,部分扩大市场调节范围而形成的一种计划经济模式。其特征是:①在决策结构上适当地降低集中化的程序,实行部分放权,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有一小部分权力,如计划外产品有一部分可以自销,有一部分利润留在企业里,用于发展生产和福利、奖励等,企业还有部分用人权。②在调节结构上,国家计划的指令性实物指标有所减少,价值指标有所扩大,已开始注意发挥价格、信贷、利润等经济杠杆的作用;但对主要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仍继续保持指令性计划,企业重要的经济活动仍由国家直接计划来加以规定。③在信息结构上,由于价值指标和市场调节范围的扩大,企业已开始注意横向传输的市场信息,但纵向传输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仍对企业具有决定意义。④在动力结构上,利润、工资、奖金等对企业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非经济性动机仍居重要地位。改良的集体计划经济模式亦有明显的局限。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模式将为新的经济模式所代替。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表明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经济的本质要求,又有存在商品经济的必然性,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统一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深刻总结国内和国际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后而得出的科学论断,突破了原来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计划经济是根据预先制订的计划对社会活动进行控制,使各个部门、环节的经济活动符合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商品经济则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促使各产品生产者的经济活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比例关系相适应。因此,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有着共同的目标。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者,既有其相对独立利益的一面,又有根本利益一致的一面,这就使国家可以确定符合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对商品生产者的经济活动实行宏观控制和调节;这样,就有可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计划经济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地领导、组织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的实质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生产部门按比例地分配,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求得社会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促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计划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应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我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曾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商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