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地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促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许多家长觉得辛辛苦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必须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改变,要把孩子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人。
一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绝对权威的姿态,以维护家长的尊严。这不仅拉开了父母与孩子心灵之间的距离,又使孩子不能从父母那里更多地学到知识,得到信息。
有一些这样的父母,他们从来不与自己的孩子谈心、聊天,不去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里的一切事情从不跟孩子讲。这些父母认为:跟一个小毛孩子没什么好谈的,他们虽然上了小学或中学,但他们毕竟是自己的晚辈,不能让他们知道得太多,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
这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板着面孔,摆出一种什么都懂、绝对权威、至高无上的样子,动辄对孩子教训一番。他们怕与孩子平等相处会丧失做父母的尊严,使自己威信下降。除学习之外,孩子的心理状况,父母们一点也不掌握,甚至孩子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父母也没有察觉。孩子们在这样的父母面前,自知没什么好讲的,不得不保持沉默,内心的不安、委曲、痛苦等也只好独自承担。
作为父母,不能只限于关心孩子的学习,应该对孩子进行全面了解,才真正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些封建家长制思想严重的父母,应当尽快转变观念,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谈心是与孩子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孩子的思想、内心世界最容易用语言表达,语言是思维的信号。父母在同孩子一起游玩、看电视、吃饭的时候,可以与孩子聊聊天,问一问班级里、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同学之间关系有什么变化,同学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对你们怎么样,你们班的同学谁学习最好等。聊天时家长还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叙述,了解他们的观点。
事实上,孩子们乐意向别人,特别是父母讲这些事情。他们心直口快,往往不假思索地把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说出来。即使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们对一些事情很敏感,有些事情不愿跟父母讲,但是如果真是以平等的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会把父母当做朋友,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穆尼尔纳素夫说:“父母应从孩子的言谈中结合家庭情况,引导他。父母的耳朵永远俯在孩子的心灵上,他们的智慧火花应该永远照耀着孩子前进之路。”通过和孩子谈心,父母能够了解到孩子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了解到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打算,他们的作为。当意识到孩子的观点、做法是正确的,要加以赞扬、鼓励,鼓励孩子大胆地做下去。
对于孩子认识上的误区,要加以分析,帮助他们认识清楚。对孩子认识或行为上的错误,要慎重对待。不要用训斥、打骂、发怒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一旦这样,下次孩子很难再向父母敞开心扉,讲实话、讲心里话。要耐心地、心平气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所在,使孩子心服口服。以这种形式解决问题,孩子会从内心感激父母。
父母与孩子以平等的姿态谈心、交流,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广阔的了解成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交流中,孩子们也会向父母探究成人的内心世界,如家庭的经济情况、生活状态,父母的工作情况、打算、志向等,这使孩子能够增长知识和经验,增进对父母、对社会的了解。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待,可以使孩子学到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人的品质,加速孩子心理上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