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45179300000022

第22章 沟通原则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深了不是,浅了也不是。”一位家长充满困惑地说。成功心理学专家方晓光当即反驳:“孩子不是管出来的,家长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塑造孩子,让孩子成为完成自己梦想的工具。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人生。”

他提醒所有的家长说:“现在孩子的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却没有跟上,而学习、生活经历又与父辈截然不同,代沟使得孩子的许多事家长管不了,家庭教育中最好的办法是交流,而不是管教。”

这是发生在“北京大学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营,结营仪式上的场景。盖洛普——北京大学成功心理学中心主任方晓光,针对百余名家长的家庭教育困境作了气氛热烈的学术讲座,替家长们支招儿。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专家陆续回答了遇到苦恼的家长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讲座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现在已经到了重塑家长的时候了。”一位家长不无感慨地说。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的孩子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疏远,甚至从不与父母交谈。该调查数据显示,约有69%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

随着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许多家长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致使他们无暇顾及甚至忽视对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和指导,这已成为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

有的家长尽管也有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但是,在运用到教育自己孩子的实践中时却又常常失败。造成家长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的是许多家长在心灵上无法和孩子沟通,不能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因而造成了教育孩子失败。

有一位家长在向别人讲起自己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时,非常苦恼地说:“真是越大越和我疏远,我的操劳和担心她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她自己的事和谁都能说,就是不跟家长说。当问到在学校里的情况时,就是不讲,有时反而回敬你‘反正你也不明白,说也没用’之类的话。”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往往不能发现孩子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性格、行为习惯等,而只满足于自己的一贯逻辑,并同时真的为孩子的不听话感到吃惊。这种结果就是由于家长忽视孩子复杂的心理活动,与孩子心灵脱节造成的。

家长与孩子在心灵上的沟通,对教育孩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家长与孩子经常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肯定是和谐、亲密。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必定能创造出一种积极、健康的教育孩子的良好环境。

其次,家长与孩子经常沟通,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并及时有效地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最后,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能通过对事物的褒贬,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克服其不良的思想倾向,增强健康意识,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进而达到成功。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与孩子沟通呢?

1.了解孩子

如果家长不能与孩子在心灵上沟通,那么,即使他掌握很多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也是没有用的。反之,家长如果能真正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生活中去,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许多困扰家长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许多教子有方的家长都有一条经验,就是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与孩子沟通。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一般来说,小学生有好问、好群、好游戏、好野外生活的共同特征。如果家长不识童心,总是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站在孩子面前,那就无法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与孩子沟通了。

孩子好问,提的问题特别多,你却嫌烦,让他在一边自己玩;孩子好群,喜欢和小伙伴接触,你却把孩子整天关在屋子里,他会非常难过;孩子好游戏,甚至把玩看得比吃还重要,你却取消他游戏的权利,不许他玩,反而整天叫他写字、做题,甚至节假日也要加班加点,即使孩子不反抗,心中也是不高兴的;孩子好野外生活,喜欢家长常带他出去远足、郊游,你却一年四季总满足不了他的要求。

长此以往,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就打上了与家长不亲的烙印,同家长的关系也会逐渐疏远,家长与孩子之间好像隔起了一堵无形的墙。隔阂一旦产生,再好的教育方法也难以奏效。

相反,如果家长有一颗童心,和孩子经常在一起进行感情上的沟通,情感上就会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会向家长吐露真情,而且也乐意接受家长的教育。

当然,我们说家长应有一颗童心,并不是说让家长完全回到孩子的天真中去,而是说家长求得了与孩子在心理上的相通,就可以对孩子的童心施加影响,进而使孩子在告别童年时,能够迈出稳定的步子。

2.倾听孩子的诉说

你的孩子最喜欢你穿什么样的服装?

你的孩子今天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你的孩子告诉你自己为什么喜欢和某个孩子交往了吗?

你的孩子做的每件错事你都听他申辩过吗?

你每天有固定时间段听孩子讲自己的事情吗?

可能对多数家长来说,这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注意过。

尽管家长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倾注了很多心血,但事实上,更多的家长并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更不愿倾听孩子的诉说。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虽不是很强,但也有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每做一件事,都有其自己的理由和想法。有些家长总爱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所做的一切,不给孩子说话解释的机会,轻则呵斥,重则打骂。孩子因失去说话的权利或自己的话得不到父母的信任,只好将委屈和不满埋在心底,并由此产生与父母对抗的心理。

倾听孩子的诉说,充分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并不是放纵孩子,而是一种家教艺术。只有倾听,才能知道孩子心里的所思所想,才能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有利于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身心的良好发展。孩子有了向父母倾诉内心感受的机会,就会跳出压抑的心境,克服自卑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金钥匙”。父母要经常与孩子面对面,平等地互相倾听与诉说。孩子有值得称赞的观点,家长应明确支持,孩子认识上存在误区,可循循善诱启发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