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论史纲
45190800000033

第33章 从现象学、存在主义到解释学与接受-反应理论(5)

关于接受文学史本身的“历史性”。姚斯认为,为照顾到文学的历史性,有三方面需要注意:1、在文学作品接受的联系中用历时性(diachronisch)方法去观察。历时的研究要求人们既要考察一部作品的接受历史,还要考察该作品在文学系统内部对后来文学生产的影响;2、从同时代文学的关联性、系统顺序的更迭性中用共时(synchronisch)方法去分析。在共时横向的比较中分析由这种不同文学现象构成的综合体以及由它所形成的某一时代的读者共同的文学期待、记忆与展望的视野。3、注意将文学的内在发展与一般历史进程统一起来。姚斯强调,除了对文学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描述外,文学史的任务还必须将自身看作是与一般历史的固有联系中的特殊历史,也即文学的特殊作用史。“只有着眼于”“读者的文学经验进入他生活实践的期待视野,改变他对世界的理解”这一情况,以及“这种视野的变化,关于文学作用的分析才能深入到一种文学史的领域”。从而也就把文学阅读、接受的历史与文学的效果和作用的历史统一起来,共同纳入文学史视野,弥合了文学史与社会学研究之间的鸿沟。

关于“期待视野”、文学审美标准和文学作用史间的关系。“期待视野”是姚斯借助解释学的“视域”(视野)的概念来解决审美标准问题的。它主要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过去阅读中的艺术经验、读者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教育素质、道德理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审美心理定势。“它将唤起读者对已阅读过的作品的记忆,把读者带到一种特定的情绪状态中,并且一开始便引起读者对‘经过和结局’的期待。”姚斯认为,文学的历史性存在于每个读者的变化以及读者间期待视野的关联中,因此用一部作品作用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所引起的审美距离的大小,可以衡量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的高低。

审美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凝定的,这是因为文学期待视野不是固定不变的。虽然,姚斯受伽达默尔“效果历史”的影响很深,但在伽达默尔看来,没有必要再去思考经典已经回答了的问题;而姚斯认为,经典作品只能说明自己在与文学期待视野的张力关系中曾经作为“杰作”而存在,但“代表这种传统的杰作在人们的回顾视野中就包含了它们本来的消极性,他们迫使我们去怀疑它们那不言而喻的经典性并重新寻找‘真正的问题的视野’”。也就是说,经典是在过去与现在、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和张力关系中动态地存在的,它需要重新被提出问题并从中寻找答案。姚斯的这种见解符合文学实际,对于我们理解文学生命的永恒性颇有启发。

姚斯对传统文学史观的批判和对新的接受文学史观的阐述带给人们很多有价值的思考,但他把文学史仅仅看成是接受史,未免有些过分夸大读者的能动性而忽略其他,再说,接受文学史的写作也是难以付诸实践的。

(第五节)费希的反应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兴起的一个批评理论流派,它比德国及欧洲范围内的文学接受理论更强调读者的作用,倡导分析读者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反应。主要代表是美国着名批评家斯坦利·费希(1938-)的《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1970)。其理论概要如下。

一、“意义即事件”:读者反应批评对文本意义的认识

《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的中心论点“意义即事件”是针对“新批评派”的“感受谬误”而提出的。费希认为“新批评派”之“感受谬误”是建立在把意义视为话语活动的一种功能,文本是一个自足完整的客体这一理论前提之下的。费希认为这一理论总把意义假定蕴藏在话语之中以便在理解时抽取出来,那是因为这一理论把“意义”“与话语提供的信息或表达的态度等同,也就是说,根据话语构成成分互相之间的关系,或是外部世界的情况,或是说话人-作者的思想状况来考虑这些成分。”271费希明确指出,这只是对于文本客观性的幻觉。作为动态艺术的文学,其“最大优点在于它能强迫你意识到它是个不断变化的客体,因而也就不存在一个客体”272。也就是说,一个句子或一个完整的文本的意义与构成它的词汇的意思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意义即事件”。

何为“事件”?此“事件”是指“一个读者参与、发生在读者身上的事情”,“一种发生在词与词之间、发生在读者头脑中的事件”273,是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反应本身。费希同时认为伊瑟尔的文本理论的保守,在于对“暗隐的读者”的认定,以及其对文本已定和未定性的区分等方面,都仍然是以承认那里存在着一个具有客观性的纯粹文本为前提的。费希认为文本的已定性和未定性是不存在的,因为意义来自于读者接受过程中的个人感知,因此只存在于读者心中的文学表现为“一个文本事实就是一个反应事实”。

“意义即事件”简单可以这样理解:文学文本的“意义”来自于随即性地在读者身上的待定感知的“发生”。读者反应批评的批评家大卫·布莱奇认为文学阅读的主观性是解释文学文本的先决条件;而诺曼·霍兰德则以阅读过程是先验图示对感觉素材的整理加工的观点,来反对误解读者反应理论为“文本主动”的规范和框限之思想论调。一句话,读者反应理论强调:文本意义是由接受者在一个连续不断、不可分割的交往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主观性、随机性和外在于文本性是其最为鲜明的强调点。

二、读者反应的描述与分析:读者反应批评的目的与方法

既然费希认为文本的意义依赖读者的创造而存在于读者的心中,那么他的批评核心就是读者反应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的目的:动态化地记录读者的阅读反应。在费希看来,读者反应的目的,不在于追寻文本本身的意义何在,而在于尽可能地描述、分析读者阅读过程中,按时间顺序不断做出的对文本的反应,记录下读者的阅读经验。因此费希为突出阅读行为而批评了解释方法,因为它是一种只关心“什么进入作品而不是作品进入什么”的文本客观主义。费希强调,只有从读者活动的内部去分析读者的感受的方法才是真正客观的,“因为它认识到意义经验的流动性、‘运动性’,因为它引向行为发生的地方,即读者积极活跃的意识”274。

读者反应批评的方法:描述与分析。费希认为,读者反应批评“必需分析读者在阅读按时间顺序逐一出现的词时不断变化发展的反应”275。显然,费希强调关心的是读者的反应如何被分析并描述出来的问题,而不是指向文本本身的分析,这种分析在内容上包括读者由一连串的词引发的所有活动(对句法或词汇可能出现的情况的预测;这些预测的情况实际上发生或不发生;对有关人、物、观念等态度,这些态度的转变或对这些态度产生的疑问等)。因为这些活动(反应)都是时间性的,是随读者阅读时间的流动从一个点到下一个点作出的一种连续反应,因此,这种方法要求记录下在阅读的每一个点上发生在读者反应中的“事件”。费希自己也说:“我的方法的目标不在评价而在描述”276。

三、语言的规则系统和“有知识的读者”:读者反应批评的限制因素

费希一再强调读者反应批评针对的不是文本,而是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反应,因此该批评就具有个人性与随机性。为避免其向两极发展,费希将对读者批评的主观性的限制设定为:大家共有的语言规则系统和有语义能力的“有知识的读者”。他认为,“如果说一种语言的人共有一套各人已不知不觉内化了的规则系统,那么理解……会按照大家共有的那个规则系统进行。”277从而前后趋向是“规则系统-话语-读者的反应”。而规则系统的背后是“有知识的读者”,因为他能熟练运用构成作品的语言和语义知识,具有文本能力。当然,这个“有知识的读者”只是“一种构想、一个理想的或理想化了的读者”,他需要呼唤和锻造。这是在主观方面的限制和调节。客观方面的限制因素,是大卫·布莱奇提出而经常被费希采用的“阐释群体”(阐释者所处的那个有某种共同观念和价值标准的社会群体)概念。布莱奇认为,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必然要受所属群体的限制,主观批评的客观限制因素就是“阐释群体”。

其实对于文学批评的限制因素,无论是费希的“有知识的读者”,还是布莱奇的“阐释群体”,实质上都得指向了批评家自己。而真正能够克服自己独特性的“有知识的读者”是不存在的,至于“阐释群体”这个扩大了的读者或批评家亦然如此。

小结

现象学哲学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而呈现的“现象”,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否定客观世界的独立存在,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这个思考的路径被提供给研究作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的文学艺术,却是有着很大的合理性。从现象学发展起来的茵加登的文学作品“四层次说”、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以及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文学理论,都具有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倾向,都希望艺术拯救人类社会。在大的现象学范围内,存在主义不像其他理论关注的是文学理论,而它关注的核心是文学制作,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黑色幽默等现代文学艺术流派都和存在主义有密切的关系。

综合关注读者的“阅读-反应”(或言“接受-反应”)理论,提供给我们的合理思考是,我们再也不可以把读者仅仅看成是被动接受的文学消费者,或者承认某种文学解释一霸独统现象的合理性。但是,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方面是他们都忽略了文学批评所应该具有的对文学价值判断标准的明确规定。承认理解的历史性和意义的相对性,承认文学作品存在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这许多种解释都是合理的。另一方面是片面强调读者作用而否定阐释对象的客观性,将导致文学批评任意为之的主观性,使得文学丧失其应有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第十二章)思考题有答案要点

一、试论胡塞尔现象学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