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45217500000069

第69章 永远的根据地?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三代五代(或者说百年)之前的中国人,夸张一点说,全是农民。如今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十三亿中国人中,仍有将近九亿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因此,农村历来是中国人活动的主要舞台。十九世纪末以来,虽然情形有些变化,可变来变去,中国人的思想之根意识之根仍深深地植于农村。

******出身农民,对农村最为熟悉,也利用得最好。在许多人热衷于按照苏联模式占领中心城市,搞城市武装暴动之时,******却发动了秋收起义,带领部队上了井冈山,并进而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所走的这条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因而也是完全正确的。共产党人放弃中心城市去占领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从而壮大了自己,打败了对手,也最终占领了城市,占领了全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差错、工作中的失误以及许多内外的因素,致使经济停滞以至滑坡,刚刚起步的工业遭到打击,数量不多的工人等刚脱离农村的“城里人”成为包袱。怎么办?下放!下放到何处?自然是农村了。好在许多工人本人便来自农村,哪里来的到哪里去,打起背包走人。到了农村人地两熟,生活不会有太大问题。鉴于当时城市生活的极度贫困,许多人还自愿要求回去,我的父亲便有这种想法。他十九岁离开农村,凭着小学程度的底子找到了一份化验工的工作,在西安培训半年多后当上了会计。“大下放”开始后,他便要求回农村,由于当时他所在的部门缺财会人员,他才未能“如愿”。当然,当时被下放到农村的人,不论是否自愿,后来统统悔清了肠子。但这次有关方面以及有关人士所找的农村根据地,无疑是找对了,它解了燃眉之急。

到了六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工业的幼稚,经济发展的迟缓以及倒退,大批的城镇中学毕业生成了“多余的人”,城市无法安置,怎么办?仍然找农村。一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几百万几千万小青年便被指到了塞外边疆,指到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不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句话是否符合那几千万人前途命运的实际,是否对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大有好处,但同样暂时摆脱了失业问题难以解决的尴尬。

“**********”之后,便是快速进步,二十年的发展,成果辉煌,举世瞩目。令人骄傲的方面很多,其中一条,便是农村的变化。目前农村的工业化有了一定进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经济发展中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农民呢,不但数量相对少了,而且很大一部分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是极为速猛的。但天有不测风云,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走到了不转制不改造便难以生存的境地。转制改造,其中有一条就是减员增效。于是乎,中国便有了成千万的被叫做“下岗职工”的准失业者。对“下岗”者,国家采取多种办法多种渠道安排再就业。而一部分人,很机敏地将目光投向了农村这块最后的根据地,到农村承包荒山荒地荒滩,去搞林果业养殖业。这是生活所迫,是无奈之举,又是非政府行为,是自觉行动。当然,农村所能提供的“三荒”是有限的。按人口计算,中国农民的人均耕地少得可怜,之所以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三荒”,并非土地过剩,而是由于受资金、技术、信息、交通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民暂时开发不了。城市“下岗”者到农村开发“三荒”,从一个方面看是好事,他们比农民有更好的条件,在资金、技术、信息、技能等方面均有优势,同时还更容易得到国家政策与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所以开发的速度会更快,效果会更好。但从另一方面讲,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场所和“工具”,城市“下岗”者来开发,那么现有的几千万上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怎么办?已经出去到城市打工而又同样不得不“下岗”回到农村的人怎么办?农村隐形失业者怎么办?今后农村新增劳动力又怎么办?这似乎也是个难题。到时候,恐怕撕毁合同、哄抢山林的事免不了要发生,农民与工人、与政府会产生一些摩擦,会有新时期的“孽债”现象。这样的问题,要及早觉察,并有相应的对策。毕竟,农村不可能是永远的根据地,劳动力向农村转移,似也不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和大方向。与此相反,农村的工业化,农村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才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199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