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45217600000037

第37章 宋太宗的自我感觉

宋太宗自我感觉良好。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雍熙元年(984年)三月,宋太宗非常得意地对宰相说了一段话:“夏州蕃部并已宁谧,向之强悍难制者,皆委身归顺,凡得酋豪二百七十余人,种族五百余帐。十年以来,戎人所略生口,羊马数万计,悉还其主。朕前后遣师将,皆谕以柔服之旨,戎人畏威,故不烦战伐,皆相率内附。”宋太宗说,夏州的党项人已经归顺了,不少部落首领与其族人成了他治下的顺民。十年以来,党项人掳掠的数万人口与牲畜,全部送还了原主,得到了自由。他说他让边将们采用柔服的方法,党项等戎人畏惧宋朝之威,不用征伐,便纷纷投向了宋朝。

宋太宗之所以说出上面的话,那么高兴,那么得意,那么自信,原因是他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抓住机遇,削弱了夏州党项人的势力。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七月,定难节度留后,夏州知州李继筠去世,宋朝以其弟李继捧为定难军留后。李继捧以弟继立为留后之事,引起其诸父昆弟的怨怒。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的从父、西京作坊使、绥州刺使李克文上表说,继捧不当承袭,“请遣使与偕至夏州谕继捧令入朝”,要求宋朝将李继捧召走。宋朝是瞌睡遇上了枕头,想什么来什么,马上下令,“以克文权知夏州,作坊副使尹宪同知州事”。李继捧被迫率亲属入朝到了汴京。宋太宗至为高兴,赐其白金千两,绢千匹,钱百万。其祖母献玉盘一、金盘三,也加以厚赐。李继捧感觉自己为诸父昆弟所不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提出“愿留京师”,并且做出了令宋朝上下震惊与狂喜的举动,“遂献其所管四州八县”。宋朝马上派使节到了夏州,护送李继捧五服以内的亲属到京师去。

宋朝削弱与清除夏州党项割据势力的举措,或者说小动作,遭到了夏州党项人的反感与反抗。对党项人的反抗,宋朝予以了镇压。同时,将原绥州刺史李克宪,银州刺史李克文也召入京师,将李继捧封为彰德节度使。

从表面上看,宋太宗做得十分漂亮,无懈可击。但夏州党项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有了与宋廷分庭抗礼的意识,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对抗宋朝的势力。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也就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祖父,率亲信数十名,遁入夏州东北三百里之外的地斤泽(今陕西横山境内),开始举起了反叛朝廷的旗帜。

历史的发展往往如此,有些小胜,会被当做大胜,比如削弱夏州党项势力之举。而有些大祸,却会被当做小祸,比如李继迁以几十人脱逃反叛。

人的感觉往往不那么准,尊贵如宋太宗赵炅,其自我感觉也不十分准。“戎人畏威,故不烦战伐”的话音未落,党项人便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给他兜头泼了一盆凉水。

宋太宗的教训应对今人有所启示,我们不能大小有点成绩,就高叫“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更不能闭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形势大好的标志是天下大乱,并且还要用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中国人再也折腾不起了。

******提倡读历史。读史是有好处的,以史为鉴,可以使我们明白许多道理,受到许多启迪。可以让我们学到古人许多好的思想、意识、文化,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可以使我们不犯少犯错误,少走不走弯路。

宋太宗与李继迁,是我们的两个超一流的教员,特级教授!

200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