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这是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的名句。
唐代总体上可以称之为“圣代”。王维的仕途也可谓平顺。他开元九年(721年)擢进士第一,官给事中。虽然中间有跌宕,但最终官至尚书右丞。存在决定意识。因此之故,王维才能在送别落第的友人时,用如此的语言来宽慰、劝勉、鼓励他。“圣代无隐者”,所有有德性有才干的人都出来为朝廷所用。那么落第的綦毋潜呢,虽然暂时不得不回去“拂荆扉”,开柴门,但只要坚持在科举的路上走下去,终究是可以成正果的。圣代的文人士子,是不会久居草莽,成为隐士的。
王维是大诗人,但他谈不上大政治家。可他的一句“圣代无隐者”,却体现出他对历史的熟稔,对政治的洞悉。
“圣代”的政治相对是比较清明的。“圣代”需要人才。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所以需要各种各样的能人出来为之效力。人才有用武之地,人才得到尊重,人才能发挥出作用,这是“圣代”的特征。中国的春秋战国隐士少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盛唐时期、康乾盛世等社会时期,隐士也相对较少。
圣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圣代”,许多的文入学者科学家留了下来,没有跟蒋委员长去台北;许多的爱国学者从海外回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比如钱学森等等吧。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是“圣代”。被禁锢被排挤被迫害的知识分子重新开始发挥作用;高考恢复,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而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就谈不上“圣代”,那时归隐山林的人就多。别的不说,光“国军”的少将出家的,就有三人。“**********”时期也算不上“圣代”,那时的人们,想归隐已不可得,他们大部分被驱使被折磨被凌辱着。虽然哲学家冯友兰老先生为江青献诗,言“善识物者无弃物,善识人者无弃人,为有东风勤着力,朽株也要绿成荫”。但很明显,这只是粉饰之辞,讨好之作。冯友兰该隐而未隐,留下了话把与笑柄。
与“****”比,有隐士多隐士的时代已是相对的“圣代”了。
圣代是保护人才的时代。圣代政治相对清明,理性,对于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人才,是尊重与保护的。政治家们没有必要,没有兴趣,也没有精力去迫害人才。大度的政治家,懂得得人才才能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知道人才的重要。人才能得到保护,不会受到********,不用为“五斗米”操心,不必把精力用在人际争斗上。他们不会对社会失去信心,不会厌世,不会产生不合作的思想,因此也不必去归隐山林,或者赋闲在家。比如自“****”结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民主化程度日见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日新月异,知识分子的际遇不断得到改善,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无可替代。因此,知识分子们均冲上了社会的第一线。如今要找像元朝那样大批大批的隐士,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当然,话不能说绝对了。王维虽然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但无论时代多么清明圣明,不来归的人才还是有的,想退隐的人也还是有的。王维说的,是大的方面。我们是不能鸡蛋里挑骨头,与王维抬辩证法杠的。我们更不能因为处在“圣代”,便以为知识分子的环境天然就好,就不需要改善。知识分子们不努力就可以有优厚的政治与经济、物质与精神的待遇。知识分子们要自警自律自爱自励,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圣代无隐者”,这很好。“圣代”有几个隐者,也不是不可能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是特别的坏事。这一切都正常。对于个人来说,既然是圣代,政治就相对宽松,那么选择入世或者赋闲退隐,都是可以的,都能得到社会的宽容,得到人们的谅解。想归隐的,只要你还能养活自己与家人,你就去寄情山水吧。
200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