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李颀的《送陈章甫》中有一句十分有意蕴的诗:“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李颀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进士。他“学而优则仕”,做了新乡县县尉,但他的仕途不顺,虽兢兢业业做事,但升官的曙光就是照不到他头上。因“久不升迁”,愤而辞职,过起了隐士生活,去炼丹求仙了。
李颀的诗写得很好,诗名颇高。他的诗内容涉及面广,尤其以边塞诗与音乐诗出名。有评论者谓其“擅长五、七言歌行体;气势奔放,跌宕多姿”。
李颀在借赞颂朋友赞颂自己,在送别朋友中表述自己的社会思想,在为朋友惋惜、愤懑中哀悼自己的仕途。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中国人在“**********”前后大张旗鼓地批判过一阵“读书做官论”。批“读书做官论”,是从“批林批孔”肇始的。孔子的言论与思想里,无疑有“读书做官论”的成分,但唐人李欣的这句话,可谓是对读书做官论最为生动的诠解。
如果果真“腹中贮书一万卷”,谁又肯“低头在草莽”呢!
腹中贮书一万卷,那家里得贮多少书,或者自己要去遍访书籍,要读多少卷书。读三卷五卷能贮到“腹中”一卷,那效率已够高了。似我辈,读十卷,也未必能贮入“腹中”一卷。一万卷该是多少字?往少里说,也有个几千万字吧!掌握了这么丰厚的知识,再低眉顺眼心无波澜地待在民间,只做一个普通的读书人,甚或一个读了书的农民,在李颀看来,那万万是不行的。
为什么不行?
因为读书的成本太高,需要补偿。饱读诗书,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家人友人的供养,需花许许多多的银子。
因为读书的期许太高。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颜如玉”等等的美景,不是在草莽就能看得见得得到的。只有走出草莽,出人头地,做高官骑骏马,风云官场,才能得偿其愿。
因为书中的那些思想、那些诗句在召唤着读书人。书中有建功立业的思想,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效命沙场的思想,有“文死谏武死战”的思想。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劝导,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诫勉。男儿,尤其读了书且“腹中贮书一万卷”的男儿,当然要去文场武场官场了,怎么可以屈身草莽呢!
因为有成功的入仕者榜样的吸引。******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应当是人类社会某方面一个很好的概括。有那么多的读书人“中状元,穿红袍”了,当官当大官了,锦衣玉食了,封妻荫子了,其他的读书人特别是饱读诗书之人,一定要步其后尘,向官场进军。
历史发展到今天,不肯低头在草莽的人越来越多。不要说“腹中贮书一万卷”者了,那些没贮几卷,甚至胸无点墨者,也不肯低头在草莽了。
因为读了书有了学问就不甘于平凡的思想,对于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激励他们上进,激励他们走出书本走出书斋走出家乡,去闯天下去创大业干大事,去成就一番事业大事业。读书人没有一点济世的思想,没有一点志向,那万万是不行的。
“不肯低头在草莽”的思想,也误导过不少读书人。有些人,虽然读了不少书,“腹中”贮了不少卷书,可他们从人品、人格、为人处事能力到为政的能力都不行,当不了官,当了官也难以有建树甚至难以全身而退,他们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在草莽”,可他们却仗着“腹中”的几卷书,非要往草莽以外的美好处攀登不可,最后弄得上不去,下不来,悬在了空中。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孔老先生,蓬头垢面,一袭破袍,连一壶酒一盘茴香豆都需赊来吃了,还放不下架子去做切实的能谋生的事,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一些人,以为自己学历高,学位亮,一心要当大官干大事,结果因能力不济,或其他的原因,摔倒甚至摔死在了官场的台阶、门槛、板台上。痛矣哉!
李颀的朋友陈章甫被罢官要回乡了,李颀的心中自然不很好受。“同是天涯沦落人”,他自有一分同情共鸣在里头。好在,陈章甫也没有把被罢官当成天大的事,他“东门酤酒”,与朋友饮,而且“心轻万事如鸿毛”。看来,他虽腹中有书,但对于是否在草莽的问题,并未太放在心上。其实李颀也是如此,虽然他想当大官,但当实现不了愿望时,他又能十分潇洒地弃官。他的归隐,其实也已入了草莽了。我们要听从李颀不肯低头在草莽的激励,我们也要学一学李颀们拿得起放得下的文人精神与文人情怀。
草莽也是人待的地方。
200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