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遇挫折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45223700000035

第35章 不愿与人分享:分给别人我就没有了

教子箴言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独享是一种权利,分享却是一种快乐。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与人分享,把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两个人的快乐,甚至是很多人的快乐。自己所收获的快乐也必然很多很多。

在扬扬的字典里,根本查不到“分享”这两个字。

新春长假,叔叔阿姨带着孩子们来扬扬家玩。小朋友看到扬扬的玩具心里痒痒的,哀求道:“扬扬,让我玩玩吧?”“不可以,你坐在旁边看我玩吧!”之后无论其他的小朋友如何央求他,拿出其他的交换条件,搬出大人来当救兵,扬扬依然故我……

为了让扬扬懂得与人分享,妈妈和朋友们组织了一次旅游。大家你带一点吃的,我带一点喝的,也把各自的孩子带在身边,准备让孩子们体会自己的父母是如何与人分享的。

扬扬妈妈准备了一块大面包,边抹黄油边问扬扬:“这是妈妈的,妈妈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吗?”扬扬摇摇头说:“不,分给别人我就没有了。”然后,抓着一块面包就吃。

过了一会儿,扬扬渴了。妈妈很抱歉地说:“我们忘记带水了。瑶瑶家带水了,不知她愿不愿意与你分享。”扬扬不好意思,妈妈告诉他:“把你的面包分给瑶瑶一份,兴许她会和你分享她的饮料。”

于是扬扬拿着面包对瑶瑶说:“我愿意和你分享面包,你的水能给我喝点吗?”

瑶瑶答应了。扬扬很高兴。妈妈趁机告诉他:“你愿意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小朋友有好吃的,好玩的也会想起与你一起分享,大家一起不是更开心吗?”

吃饱喝足扬扬就开始搭积木。这时,蒙蒙拉着瑶瑶走过来说:“我们一起玩积木好吗?我这里也有。”扬扬看看两个人,答应了。

三个孩子玩得很开心。扬扬还告诉妈妈:“我们的积木放在一起,可以搭一个特大的高楼,大家一块儿让小猴、小兔、小山羊住进去。比一个人的时候好玩多了。”

延伸阅读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它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生命降临了。从此为了这个柔嫩的小生命,家长们都围绕在他左右,给他吃最高级的奶粉,穿最名贵的衣服,买最新潮的玩具……做了这么多,只为了让自己孩子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孩子不愿意把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分享,为了好看的少儿节目把大家都赶出房间,爷爷奶奶腿脚不便还硬要背、硬要驮,家中来了客人却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图书、食品都藏了起来,自私专制,任性独裁……这时你是否觉得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孩子的成长出了问题?的确,缺乏爱心的教育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我们一定不愿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智商高、能力强、却不愿分享、不懂关爱、自私冷漠的人。因此,让我们都来做有心人,从小给予孩子爱的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会分享的人。乐意分享的孩子才能在集体中更快乐。那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分享呢?

为孩子创造充满分享的环境

孩子身边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绪,统统构成他的成长环境。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分享”也会从心底发生。

首先,多营造平等的享用氛围,如:家中的食物全家人一起享用,避免孩子独占食物。再如:家长要有意识的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有意义的事讲给孩子听,让他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分享,慢慢的孩子也学会把自己高兴的或伤心的事讲给家长听,让大家一起分享他当时的情绪。

其次,多创设“孔融让梨”的分享氛围,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带给家人的快乐。

另外,多带孩子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如:多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在他人家中体验分享别人东西的快乐,进而别人到自己家中也愿意把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多带孩子与其他家庭外出游玩,体验与别人共同游玩的快乐。

用表扬和鼓励强化孩子的分享意识

表扬和鼓励是孩子形成分享意识,养成分享行为的重要手段,它能使孩子积极行为得到强化和巩固。当孩子愿意与别人分享时,家长就要及时地表扬,让他喜悦地发现原来自己的行为可以得到家长的称赞,可以让家长如此快乐。孩子在分享过程中尝到甜头自然会,产生再次分享的愿望,这样当他下次遇到同样情况会很容易回想起上次的情境,采取积极的分享行为。

每当孩子吃什么,大人可以先把东西分成几份,家里人一人一份,并且让孩子给长辈们拿过去,比如你切开一个西瓜,“乖,把这块西瓜拿给妈妈”、“乖,给妈妈吃一口”。千万不要忘了及时表扬:“谢谢我们的爱心小天使!”对于吃惯独食的孩子,一开始可能会不乐意,甚至大哭大闹,家长就要坚决制止他的哭闹,不能迁就。

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能让孩子从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给他人,以及他人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分享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孩子才会因此真正的树立健康的分享意识。孩子年龄虽小,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让孩子自愿的分享。

可让孩子先“自私”后“分享”,只有先确认“拥有”,才能谈到“分享”。“私人拥有”是分享的第一步,也是不可逾越的一步,一个人如果对他所有的东西没有安全感,是很难真正做到去和别人分享的。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私”心理,让他知道——妈妈爸爸会尊重你的独立自主权,要不要和别人分享可以由你自己决定。培养孩子“我是主人,我可以自己做主”的自豪感和安全感。然后再疏导“分享是快乐的”,并让他付诸行动。

给孩子将关于分享的故事

家长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来暗示孩子,让他懂得只有与人分享,才会受人欢迎。家长可以随时随地自编故事,比如小猫咪咪是一个喜欢和别人分享的宝宝,每当妈妈给她买来好吃的鱼或好玩的玩具,咪咪都会很大方的邀请其他小动物们来分享,因此大家都很喜欢她,都愿意和他一起玩。可是小老鼠就很小气,他什么东西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总是说:“这是我的,谁都不能玩。”大家都不喜欢他,他没有一个好朋友,所以他整天一个人闷闷不乐。

一个五岁的女孩问妈妈:“橘子为什么是一瓣一瓣的呢?”妈妈说:“橘子是不是在告诉你,我长成这个样子,就是希望你能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而不是一个人吃哦”这也是一种暗示。可从孩子不喜欢的物品开始让孩子拿物品与别人分享,使孩子在分享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然后在有意识的引导他分享自己喜欢的物品,对于孩子非常喜欢的物品不要强求孩子交换,因为每个人都有物品的占有欲,何况是小孩?

教子故事鱼和鱼竿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没过几天,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吃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他们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