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4531400000039

第39章 中国卷·明朝时期(3)

经此一战,明军死伤数十万,文武官员也死伤50多人。英宗被俘的消息传来,京城大乱。廷臣为应急,联合奏请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皇太后同意众议,但郕王却推辞不就。文武大臣及太皇太后正在左右为难之时,英宗秘密派遣使者到来,传口谕命郕王速即帝位。郕王于九月初六登基,是为景帝,以第二年为景泰元年(1450年),奉英宗为太上皇。瓦剌自从俘虏了明英宗,便大举入侵中原,并以送太上皇为名,令明朝各边关开启城门,乘机攻占城池。十月,攻陷白羊口、紫荆关、居庸关,直逼北京。

保卫北京

土木堡之战,明军惨败。蒙古瓦剌军俘虏了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将他作为人质,不断袭扰明朝边境,以送明英宗为借口,大举进犯。企图从东、北、西三面分进合击,一举攻占北京。

当土木堡之战惨败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朝廷上下哭声一片,十分惊慌,群臣商议防守之策。有些大臣主张放弃北京,迁都南逃,这个提议遭到兵部侍郎于谦的强烈反对。他认为,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都,大势去矣,谁不知道宋朝南渡的后果,应该赶快调集勤王之师,誓死保卫北京。群臣大多数都赞成于谦的意见,但太皇太后依然犹豫不决,太监李永昌给她讲述了北宋南迁的历史教训,太皇太后这才下定决心固守北京,并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部署保卫北京事宜。于谦等人针对当时的危急局面,采取了五大措施。

1.诛除宦党,平息众怒。造成土木堡惨败的罪魁祸首王振全家被诛杀,他的党羽郭敬、彭德清也都被满门抄斩。这个措施,打击了宦官嚣张的气焰,平息了众怒,初步稳定了内部局势。

2.拥立景帝,稳定政局。英宗御驾亲征之前,让弟弟朱祁钰监国,但朱祁钰不敢决断。瓦剌军挟持英宗,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各地守将开关投降,这对明军抗击瓦剌的进攻非常不利。于是,于谦等文武大臣拥立朱祁钰即位,为明景帝。这一举措,使瓦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诡计失败,同时也统一了朝政号令,使动乱的局面日渐稳定。

3.举贤授能,调兵筹饷。朱祁钰下令,派兵到土木堡收集明军丢弃的头盔9000多顶、甲5000多件、火枪1.5万余杆,火铣两万余支,火箭44万枚,大炮800门,使明军的实力迅速得到了加强,京营各军同时也扩充到22万人。

4.增戍关隘,牵制瓦剌军。明朝廷加强了大同、宣府、居庸关和紫荆关的防御,给北京保卫战的准备工作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5.列阵九门,严守京师。于谦升任兵部尚书以后,扩充军队,调整部署,推荐都督石亨总领京营兵马,日夜操练,以加强战备。

1149年十月十一日,瓦剌军骑兵直扑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此时,英宗朱祁镇便被关押在德胜门外的一处空宅中,家国近在咫尺,他却回不了家。就在当天,明军都督高礼、毛福寿在彰义门北袭击瓦剌军,杀敌数百人。瓦剌军首领也先看到明军阵容严整,不敢贸然进攻,便以送还英宗朱祁镇为借口,诱骗明廷派大臣来迎接英宗。并坚持要求派于谦、石亨等人来谈判,企图扣留明朝主战的将帅。于谦粉碎了也先的阴谋,使景帝下定了战斗的决心。

十三日,瓦剌军乘大风雨的天气,进攻德胜门。于谦下令石亨在城外民居内设置伏兵,派少数骑兵佯败诱敌。也先以1万骑兵紧追不舍,待瓦剌军逼近,明军神机营的火铳、火炮齐发,同时,石亨率伏兵杀出,前后夹击。明军的副总兵范广非常骁勇善战,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部下将士都跟随他杀了出去。瓦剌军大败于城下,死伤无数。也先的弟弟,素有“铁元帅”之称的平章勃罗卯那孩也被大炮击毙。瓦剌军转攻西直门,明军都督率军迎击,瓦剌军向北败退,孙镗率军追击,瓦剌军增援反扑,孙镗军拼力血战。明军高礼、毛福寿等率兵从南面助战,石亨也率军从北面赶到,瓦剌军三面被夹击,向西南方向逃去。

十四日,瓦剌军又开始大举进攻彰义门。于谦令都督毛福寿等把京城外的西南街巷堵塞,在要道上埋伏火铳、短枪,又派副总兵武兴、都督王敬等迎战于彰义门外。明军前队用火铳轰击,后队用弓弩射击,把瓦剌军击退。此时,景帝朱祁钰派遣监军太监率领数百骑兵企图抢立军功,使明军的阵势陷入了混乱,副总兵武兴中箭而死,瓦剌军乘势反扑。危急时刻,居民纷纷登上屋顶,投掷砖石,配合明军打击瓦剌军,高礼、毛福寿等也率援军赶到,再次击退了瓦剌军的进攻。

也先率领瓦剌军进攻北京各门处处遭到失败,中路军在居庸关的进攻也遭到了失败。他获悉明朝的各路援军即将到达,唯恐归路被断绝,在十五日的时候,亲自率军挟持英宗朱祁镇,由良乡(今北京房山东北)向紫荆关方向撤退。

于谦发现也先率军撤退,立即下令石亨集中火炮轰击也先军营,击毙击伤瓦剌军数万余人。瓦剌军撤退时又四处烧抢掠夺。明军分路追击,瓦剌各路大军败逃。十月十七日,也先率军撤出紫荆关,不久之后又退往塞外。至此,明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夺门之变

北京保卫战胜利以后,在于谦的整顿下,明朝加强了边疆和京师的防御力量,使也先的蒙古瓦剌军无机可乘。1450年八月,为了恢复与明朝的贸易交往,也先将明英宗朱祁镇送回北京。英宗到了北京以后,明景帝朱祁钰举行了非常简单的迎接仪式,在一番谦让后,朱祁钰仍居帝位,尊奉朱祁镇为太上皇。举行完授受帝位的仪式后,景帝将朱祁镇送往南宫,实际上就是幽禁。

英宗被幽禁的地方,又被称为延安宫、崇质殿,因为在紫禁城东南角,所以习惯上称为南宫。景帝担心英宗复辟,便加强了对南宫的防范,派重兵日夜看守,日常饮食都是从一个小窗口送进去。同时,景帝还有另一件事要办,那便是更换太子。土木堡之变后,景帝在国家危难之时,登上了帝位,就在他即位时,太皇太后孙氏下懿旨,立英宗的长子朱见浚为皇太子。按照明代皇位继承的程序,英宗长子朱见浚是合法的第一人选,然而当时朱见浚才两周岁,国难当头,拥立朱祁钰为帝实在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策。那么,同时册立英宗的长子而非景帝的长子为皇太子,就保证了皇位正常的继承顺序。但是,这个做法却引来了后面的一场动乱。

景帝幽禁了英宗,自然想将皇位传于自己的儿子。但是,要废掉太子朱见浚,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年纪尚幼的朱见浚并没有什么过错,朝臣不会同意,孙太后自然也不会答应。这时,太监王诚、舒良便为景帝献计,建议他笼络朝廷大臣,让他们支持更换太子。景帝依计行事,加封大臣王文、杨善等人为太子太保,又给内阁大学士每人黄金50两、白银100两。这些大臣欣然接受了赏赐,这表明他们愿意支持景帝。就在这个时候,广西一个名叫黄弘的官员,因为谋夺知府一职而杀了广西思明府知府。案发之后,黄弘被捕。为了自救,黄弘给景帝上了一份奏章,请求易立东宫太子。景帝一见奏章,非常高兴,便下令放掉了黄弘,并将黄弘的这份奏章发给群臣看,朝中之人没有人敢反对。王文、杨善等人先后署名同意。最后,1452年五月,景帝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改立朱见浚为沂王。

一切看来似乎非常顺利,可是仅仅过了一年半,就在1453年十一月,意外发生,皇太子朱见深突然病故。而此时的景帝又没有其他的儿子可立。又过了一年半,御史钟同上书,请求复立朱见浚为太子。没过几天,礼部郎中章纶也上书支持钟同,说太子朱见浚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同时他还指责景帝对英宗过于冷落。景帝见到这份奏章后非常愤怒,立即下诏抓捕钟同和章纶。钟、章二人被捕后,锦衣卫的校尉动用了各种酷刑,逼他们说出幕后指使者。结果,钟、章二人竟然被活活打死。

1457年正月,景帝病重。都督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和左都御史杨善趁机发动政变,密谋拥立幽禁在南宫的英宗复辟。徐有贞原名徐理,北京保卫战之前,他曾提议南迁,遭到于谦的痛斥,因此视于谦为仇人。几年来,他多方经营,终于爬上了高位。左都御史杨善当年是迎接太上皇的专使,对朱祁镇复归北京立有大功。对他的功劳,满朝文武交口称赞,唯有景帝朱祁钰非常不满,认为杨善的行动超出了自己交给他的使命,因此对他赏赐非常少,杨善因此也非常不满。而石亨原本是因罪被削职的,由于于谦的举荐才被重用,当上了都督。为了感谢于谦,他上书举荐于谦之子于冕为千户,但遭到了于谦的严词拒绝。石亨恼羞成怒,从此对于谦怀恨在心。而于谦等人主张复立朱见浚。于是,石亨、徐有贞和杨善因为共同的仇恨,便联合起来。利用朱氏兄弟的尖锐矛盾,发动了一场扶持朱祁镇复辟的闹剧。

1457年正月十六日夜,徐有贞、石亨等人率兵来到南宫,捣毁宫墙,破门而入,一齐跪在英宗面前,请求英宗复辟,并将英宗搀扶进入东华门。到了奉天殿的时候,已经快到凌晨了,群臣都在等着上朝。此时殿门大开,徐有贞当众宣布,太上皇复辟,群臣先是惊讶,随即入殿朝贺。

英宗重登帝位后,第二天便下诏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司礼监太监王诚、舒良等人,将他们全部关进了锦衣卫的大狱中,徐有贞则因有功被擢升为兵部尚书。

大受宠信的徐有贞趁机陷害于谦,以“谋反”罪名将于谦杀害。于谦的家属则被发配到边疆充军。此后,石亨、徐有贞等人又将曾被于谦重用的一些官员杀害或贬官。这次事件便是历史上著名“南宫复辟”。

荒淫无道的明武宗

英宗复辟重登皇位后,立儿子朱见浚为太子,朱见浚后改名朱见深。英宗死后,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

宪宗死后,其子朱祐樘即位,也就是明孝宗。明孝宗在位的时候,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史称“弘治中兴”,可惜英年早逝,36岁的时候孝宗便病死了。

明孝宗临终之前,曾召见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让他们用心辅佐年幼的太子朱厚照。第二天,孝宗又召见太子,嘱咐他要遵守祖训,任用贤能的大臣,依靠老臣,用心治国。嘱咐完毕后,当天中午,孝宗便去世了。

1505年正月十八日,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武宗即位后,并未遵照孝宗的遗嘱,虽然他给刘健等大臣加官晋爵,但是却没有意向重用他们来治国理政,而是宠信自己做太子时的宦官刘瑾等人。当时,刘瑾掌管着钟鼓司,这个官职是负责皇帝出朝时的钟、鼓及各样演出、各种体育活动。武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刘瑾等人为了巴结日后的皇帝,每天都进献一些奇特的玩具。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武宗自幼便沉溺其中,学业和以后的政事自然也就荒废了。

刘瑾与宦官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都因为曾在东宫侍奉过武宗,因此深得武宗宠信,他们欺上瞒下,飞扬跋扈,时称“八虎”。

在这“八虎”之中,以刘瑾最为凶狠狡诈,为“八虎”之首。他非常欣赏英宗时期的宦官王振,认为王振善于揣摩皇上的心理。于是,刘瑾经常弄来些鹰犬、歌伎供武宗玩乐,还经常带着武宗微服出宫,或摔跤游戏,或私夺民女,让武宗玩得十分开心。因此,武宗对刘瑾等人越发宠爱,把他们加封为内宫监,总督团营;团营是明朝军队的主力。明成祖时期,京师的军队分为三大营,土木堡之变中,三大营全部覆灭。景帝时期,兵部尚书于谦在各地挑选精兵,分十营集中团练,称为团营。刘瑾掌管团营,也就控制了军权,为他专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刘瑾等人的引导下,武宗贪于玩乐,对朝政大事非常厌倦。大臣们针对朝事写成奏疏,武宗只是写上“闻知”二字,便再也没有了结果。刘瑾等人则劝说武宗让在各地镇守的宦官四处搜刮,以供挥霍,还为武宗建起了300多处私人庄园,其中仅直隶一省便有36处。皇庄内派宦官负责管理,这些宦官便倚仗皇帝的威势,剥削百姓,无恶不作,使京城百姓深受其苦,而武宗则过着肆无忌惮的淫乱生活,甚至微服出宫在妓院厮混。宣府是远离国都的军镇,武宗来到这里,变得更加放纵。一到了晚上,武宗带上一队亲兵,在空荡的街道上闲逛,看到高墙大院的富庶之家,便下令亲兵上前砸门,然后闯入室内,奸淫妇女。而对于后宫的宫女,武宗却不感兴趣。由于纵情淫乐,武宗经常精神疲倦,体力不支,早朝的时间一再拖延,朝见的官员在外久久候立,依然不见皇帝上朝。

面对这种情景,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多次进谏。武宗却听信了刘瑾的话,将刘健、李东阳等人全部驱逐出了朝廷。从此之后,刘瑾更加猖狂,对支持刘健的官员大打出手,将反对自己的53个人列为奸党,或杀或贬,制造了一系列的冤案。刘瑾在迫害异己朝臣的同时,又极力扶植自己的党羽,结党营私。

刘瑾的专权使朝政混乱,他在权势的路上也越走越远,最后竟动了篡位之心,企图寻机夺位。但是,刘瑾只顾着自己作威作福,没想到其他的“七虎”正注视着他的一言一行。因为原来他们向刘瑾要权办事时,刘瑾总是不肯照顾,时间一长,他们的矛盾便逐渐激化。

1510年四月,武宗派遣都御史杨一清和“七虎”之一的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叛乱平定之后,众人在向武宗报告战况时,揭发了刘瑾的17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抄了刘瑾的家,结果发现了印玺、玉带等禁止百姓和官员私自拥有的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还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同年八月,刘瑾被处以凌迟之刑,即千刀万剐,共行刑了三天。

刘瑾死后,武宗依然宠信宦官。1520年,武宗在南巡清江浦(今江苏清江)时,在河边垂钓,不慎落水受寒,次年病故,只有31岁,死后没有留下子嗣。

重用奸臣的嘉靖帝

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病逝。他死之后,没有留下子嗣,朝政大事由内阁大学士杨廷和主持。杨廷和与内阁其他大学士迎立献王朱厚熜为帝。1521年四月,朱厚熜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是为明世宗。

明世宗平生有一大嗜好,那便是崇拜仙道,祈求长生。他做了45年的皇帝,前20年还能够上朝,后20年干脆不上朝,整日躲在西苑里和一班道士一起炼丹,求长生之术。大臣一再劝谏,他都不听。由于明世宗一心修道,不问朝政,因此给了奸臣可趁之机。这一时期,出了一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奸臣,名叫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