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孙权
45314000000016

第16章 幸与不幸的纠结

曹操写给孙权的是一封恐吓信,看上去语气轻松,意存悠闲,却透露出一个征服者浓重的自大傲慢,目空一切的气息。

信是这样写的:

操近承帝命,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大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汉土,永结盟好。相见再期,早宜回报。

曹操充分利用了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将自己的出兵包装为“奉辞伐罪”的正义之举。同时,曹操又利用了刘琮不战而降的“成功案例”,来烘托自己的战无不胜,天下无敌。最后,又用明确的数字着重点明了自己兵力雄厚,无可抵敌的气势。这一封信,只有短短的五六十字,却着实把孙权吓到了。

乍一看到这封信,孙权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塌了!

孙权如履薄冰般地度过了执政初期,终于因剿灭黄祖而找到自信。但这一自信立时被曹操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的气势所击碎。曹操来得实在太快了一点。孙权剿灭黄祖后才不过三个月,曹操就出现了。这时的孙权还没有从胜利的喜悦中摆脱出来。而最可怕的是,和曹操相比,黄祖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汉末群雄割据混战,多少英雄豪杰都已灰飞烟灭。不可一世的袁绍袁术兄弟,无敌天下的吕布等均早已长眠于地下。而名声卓著的刘备,奋斗了大半世,年近半百,至今尚无立足之地。唯有曹操,顺势而起,一路剪灭群雄,成为了地盘最大、实力最强的割据势力。

那么,孙权该何去何从呢?

在孙权的思想仓库中,现在已经有两套战略武器了。一套自然是“孙策模式”,另一套则是“徐氏模式”。

孙权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此刻江东依然是长兄孙策在位,他会如何应对。答案不难想象,孙策当然是拍案而起,一怒应战,绝不会拖泥带水,犹疑不定。一想到这,孙权不由自惭形秽,内心涌起强烈的自卑之心。孙权很清楚,自己绝对做不到像哥哥孙策那样英勇无惧,和曹操决一死战。

人们往往习惯于根据过去来判断现实,预测未来。孙权也不例外。当他想起曹操不可胜数的英雄往事,不由心生寒意,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要是和曹操斗,其结果必然是螳臂挡车。

不过,孙权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徐氏模式”,先虚与委蛇,稳住曹操的百万大军,然后等待时机,徐图后事。

从孙权的个性及本心来说,他是十分乐意采用徐氏模式的。但从曹操的意图来看,这似乎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曹操此来,兴师动众,对江东必是得之而后快。孙权如果假意臣服投降,恐怕很难拥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因为,活生生的案例就在眼前。刘琮投降之后,曹操根本就不让他在荆州停留,立即将他远逐青州。如果孙权也像刘琮那样不战而降,势必也会被曹操远迁他乡。如果是这样,父兄两代呕心沥血、筚路蓝缕开创的这份基业也就灰飞烟灭了。

显然,投降会让孙权愧对九泉之下的父兄。他没有勇气投降,但同时,他更没有勇气决战。因为,对他个人来说,投降尚有一条活路,但决战则必死无疑。孙权刚刚才二十六岁,他根本就不想像父兄那样早逝。此时,孙权一母同胞的三个兄弟都已去世,父母亦已双亡,孙权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孤家寡人了。

孙权这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当初孙策交给他的担子是何等的沉重!

很多人都以为,孙权是整个三国中最为幸运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从天而降低大馅饼。要知道,像刘备这样的,苦苦奋斗了几十年,都没能得到一块梦寐以求的地盘。但是,对于一个准备不足或能力不够的人来说,与其说这是幸运,毋宁说是巨大的不幸。

孙权执政已经六年多,已经不能说准备不足了。他自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但其实是自信严重不够。

巨大的压力让孙权无力承担,也让他陷入了无力决策的模糊情境。

当情境模糊不清,很难选择正确答案时,人们往往会努力从他人那里获取需要的额外信息。而且,当决定对个人而言越重要,对他人信息与指导的依赖性则更强。

心理学家谢里夫利用人类的“游动错觉”验证了上述“模糊情境依赖”。

所谓“游动错觉”,是指固定不动的光点在缺乏任何视觉参照的条件下出现的一种运动错觉。

谢里夫让一些被试坐在暗房中,集中注意力凝视4.5米远的一个光点,然后估计光点移动了几厘米。被试们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这些判断因人而异,有的说移动了约5厘米,有的说约移动了10厘米。但事实上,因为“游动错觉”的存在,这些估计都是错误的。光点根本就是固定不动的。

谢里夫籍此创造出了一个没有准确答案的模糊情境。随后,实验进入第二阶段。谢里夫将被试们再次召集起来,并分成了几个三人小组,再一次进行实验。

在团体评测的情境下,每个人都必须大声说出自己对于光点移动距离的判断。经过几次实验后,每个小组的被试们对于光点移动距离达成了共识,都同意某一个估计值。而在此之前,当他们单独测试时,他们的判断差异极大。

这足以说明,在缺乏确定性的模糊情境中,人们往往依赖他人的判断来做出自己的选择。

孙权内心难下决定,于是召集全体文武商议。

正好此时,鲁肃回到了江东。鲁肃与诸葛亮下船登岸后,鲁肃将诸葛亮安排在馆驿中住下,心中打定主意,不让诸葛亮面见孙权了。

孙权闻报,立即召见鲁肃。

鲁肃急忙去觐见孙权。刚一看到鲁肃,孙权立刻急切地问道:“子敬去荆州探听消息,情况如何?”

孙权这是要确认曹操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意图,以努力摈除模糊情境的不确定性。但鲁肃不知道孙权已经被曹操的恐吓信吓得七荤八素,好整以暇,慢悠悠地回答道:“未知虚实。”

孙权差点气昏了。你这一去好几天,什么信息也没了解到,那你到底干嘛去了?孙权气急之下,就把这个问题问出来了:“你在夏口都干了什么?”

这个问题,鲁肃可是有点难以回答的。他在夏口被刘备诸葛亮一通忽悠,啥情报也没摸到,又自作主张把诸葛亮带到了江东。后来因为担心诸葛亮说错了话,又打定主意不带诸葛亮面见孙权了。如此复杂的情形,可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鲁肃只好说:“别有商议。”意思是当众说有些不方便,我还是私下里向您汇报吧。

鲁肃的回答,更增添了情境的模糊性。孙权心中不豫,哼了一声,说:“曹操昨天派了一个使者,送来一封檄文。我召集文武商议,现在尚无定论。你先看看这份檄文吧。”

鲁肃打开一看,顿时就知道孙权吓坏了。整个江东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十万军兵,但曹操竟然声称自己拥兵百万。以一抵十,胜算几何?更何况对手是威震天下的曹操?

鲁肃对孙权的心理确实了若指掌。当初他在船上就已经频频告诫诸葛亮不要据实说曹操兵多将广。没想到,曹操自己给自己做起广告来了。

鲁肃急忙问道:“主公意下如何?”

孙权脸上阴晴不定,肌肉僵硬,从嘴里勉强挤出几个字来:“未有定论。”

鲁肃暗暗叹气,又暗暗庆幸。他叹气是感慨孙权确实没法和孙策的大无畏精神相比。他庆幸的则是好在孙权并没有做出服软投降的糟糕决定。

但就在这时,首席托孤重臣张昭却抢着发话了:“主公,曹操乃虎豹也。现在他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抗拒他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况且我们江东可以用来抵御曹操的就是长江天险。现在,曹操攻占荆州后,荆州水军已经全部为曹操所有,艨艟斗舰,动以千数。长江天险曹操已经与我共有。那我们还拿什么来抵挡其山岳之势?依我的愚见,将军不如向曹操投降,这才是万安之策。”

张昭一惯以托孤重臣的身份压制异见者鲁肃。他抢先发话,也正是为了阻止鲁肃发表新的异见。但是,鲁肃听了张昭的这句话,却是如获至宝!

因为,张昭的这句话中隐含着一个巨大的漏洞。鲁肃完全可以籍此一举反制张昭,翻身脱困,摆脱屡受挚肘的不利局面!

……

心理感悟:任何一种幸运都会创造出一种新的不幸。

模糊情境依赖当情境模糊不清,很难选择正确答案时,人们往往会努力从他人那里获取需要的额外信息。而且,当决定对个人而言越重要,对他人信息与指导的依赖性则更强。

游动错觉固定不动的光点在缺乏任何视觉参照的条件下出现的一种运动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