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孙权
45314000000017

第17章 抓住一个大漏洞

鲁肃大喜,正要开言抢攻,却听到虞翻、步骘、薛综、陆绩等一帮谋士异口同声地说道:“子布所言极是,正合天意!”

鲁肃大惊,即将脱口而出的话硬生生地又咽了回去。他顿时明白了,投降曹操显然不是张昭一个人的意见,而是以张昭为首的全体谋士群体的共同意见。鲁肃因为被张昭排挤而一直未能进入这个江东谋士群体。而此前他独自渡江去会晤刘备诸葛亮,也错过了江东谋士群体形成集体意见的时间段。

鲁肃知道,一旦自己开口反驳张昭,立即就会招致群起而攻之。他清楚,以自己的辩才与应变能力,恐怕抵挡不了对手狂风暴雨般的车轮大战,只好噤口不言。

那么,为什么江东谋士群体面对曹操的挑衅,竟会如此高度统一地选择投降呢?

这其实是决策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往往会将群体成员的个人决策推向更为极端的程度。比如,当个人单独决策时,必须有30%的成功几率,才会执行某项决策。但在团体讨论时,人们一致认为,只要有10%的成功几率,就可以执行决策了。当然,如果个人先前的决策较为保守,那么,群体讨论后,就会趋向于更加保守。也就是说,群体极化并没有改变先前决策的方向,而是改变了先前决策的烈度。

究其实质,就是群体成员的存在,放大或缩小了决策背后的恐惧。但是,这也导致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更为荒唐,甚至更为荒谬。

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群体极化的现象十分常见。比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所做的派遣美国海军陆战队入侵古巴的猪湾这一决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后来看,入侵猪湾是一个非常可笑的愚蠢决定,但肯尼迪的众多智囊们却视而不见,一致地推动肯尼迪走向了错误。

不过,在肯尼迪的智囊中,还是有一位叫做施莱辛格的顾问对入侵猪湾持有高度的怀疑。但是,他却担心“别人会认为他太自以为是了,一个大学教授却要和政要们唱反调”而没有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质疑。

江东谋士群体的“投降决定”和上述肯尼迪政府的“入侵猪湾”类似,也是群体极化的结果。最初,这只是张昭的个人观点。在孙权召集文武议事之前,谋士们私下里就已展开对策讨论。由于张昭在江东的独特地位,他的个人意见在群体讨论中被不断强化,最终成为了整个谋士群体的高度一致的群体意见。

这正是刚才张昭一发话,谋士们纷纷响应支持的原因。

鲁肃所面临的情境,恰如肯尼迪的顾问施莱辛格一般。面对强势的群体意见,尽管鲁肃根本不以为然,但他还是不敢当面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

事实上,鲁肃的做法是正确的。好汉不吃眼前亏,如果他当面反驳张昭,其他的谋士们必然立即展开反批驳,迫使鲁肃顺从于多数人的意见。

孙权心乱如麻,沉吟不语。

张昭见状,又跟上了一句:“主公不必多疑,降了曹操,则东吴安定,江东六郡也就保住了。”

略微清醒一点的人都会觉得,张昭这是在说胡话了!投降曹操,明明就是丢了江东六郡,怎么还敢堂而皇之地说“江东六郡也就保住了”呢?

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然。

张昭身为托孤重臣,肩负着维护江东六郡平安的重责。但是,曹操大军一来,张昭断定江东在劫难逃。张昭的判断依据未脱俗套。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根据过去来判断未来。从曹操战无不胜的既往战史来看,拿下江东不在话下。曹操甚至在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击败了头号强敌袁绍。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张昭噤若寒蝉了。

但是,张昭的这一个判断却极大地造成了他内心认知失衡。因为,这样一来,他作为首席托孤重臣只能以失职而耻辱收场。张昭的潜意识对此极为抵触,因此激发了“重构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

所谓“重构现实”,是指个体为维护内心信念的平衡,而对已经发生的现实重新给予扭曲性解读,使其符合自己的预期。

由此,张昭不由自主地就将“投降曹操”解读为“江东六郡也就保住了”。

张昭经由这一典型的自我欺骗而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但是孙权的内心却变得更不平静了。

孙权的内心,充满着自相矛盾的摇摆。一方面,孙权并不是坚定地拒绝投降。如果投降能够确保他继续统治江东,不致于辜负长兄重托,那他也不是不可以投降。另一方面,孙权却也想着奋起一战,但前提也是必须确保他一战而胜,不会断送父兄基业。

张昭的说辞并不能让孙权信服无忧。孙权愁肠百结,烦闷难抑,决断不下,于是微叹一声,起身如厕,让自己暂时从困境中抽离。

鲁肃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趁着朝堂上众人叽叽喳喳之际,紧跟着孙权来到厕所。

孙权内心倍感无助,觉得自己就像是这世上最孤独的人。他一听到有人跟随自己而来,转身看到了鲁肃,心中不由一动,问道:“卿欲何为?”

鲁肃直截了当地说:“刚才众人之意,只能耽误将军,不足以共图大事。江东之人,谁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独将军不可投降曹操!”

孙权大感讶异,忙问道:“子敬,你为什么要这样说?”

鲁肃说:“像我鲁肃这样的人,降了曹操,还能在曹操手下当个从事之类的,也有牛车可乘,也有随从二三人,如果积年累官,也能升到刺史郡守。但是将军你投降了曹操,还能做什么呢?官最多不过封侯,车不会超过一乘,马不过超过一匹,随从也就十来个人,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南面称孤呢?我看众谋士的本意,只不过是为自己的荣华富贵打算,哪有一个是为将军您考虑的呢?”

鲁肃的这番话可谓深得攻心之妙,他死死抓了张昭话语中的大漏洞不放,并将其清晰地呈现在孙权面前。

一个谋士,最为主公忌讳的就是只顾个人私利,却置主公的利益于不顾。张昭提出降曹,未必全是为个人私利考量。但鲁肃以自己做例,列举了自己降曹后的前景图像,就把张昭推到了最为卑鄙尴尬的境地了。因为,鲁肃和张昭基本上属于同一群体。降曹后,鲁肃可能的前途就是张昭的前途。鲁肃的前途不受影响,张昭的前途自然也不受影响,其他谋士的前途同样不受影响。

也就是说,降曹之后,江东诸谋士的未来不受影响,依然前程似锦,该干啥还干啥,只不过换了一个主公而已。

但是,对孙权来说,降曹之后的待遇却会天差地别。因为,曹操唯一要限制的就是孙权。曹操不但不会让孙权和他的旧部发生联系,也绝不会让他继续停留在江东故地。所以,唯一不能降曹的人就是孙权。

鲁肃一一剖明这其间的利害关系,一举击碎了以张昭为首的江东谋士群体此前在孙权心目中的美好印象。而与此同时,他本人的形象踩在张昭之上,自然就变得高大无比了。

说话一定是要分场合的。如果鲁肃是在朝堂之上,当着张昭等人的面说这番话,恐怕他们的唾沫星子就能将鲁肃喷死。鲁肃隐忍不发,等到孙权上厕所的时候,一对一交流,却取得了奇效。

孙权忍不住说了一句:“这些人,都太让我失望了。幸好老天把子敬您赐给了我。子敬,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保全江东呢?”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孙权将鲁肃视为天赐之物,显见这一刻他对鲁肃的推崇已经达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

鲁肃的意见当然是奋起一战。但孙权早就对此顾虑重重了。孙权对鲁肃说:“我早就想与曹操决战了。只是曹操不久前击败袁绍,聚拢了袁绍旧部,又得到了荆州全般人马,势力实在太过强大,恐怕倾尽江东之力,也难以抵挡啊!”

鲁肃暗暗叹了一口气。孙权毕竟不是孙策啊!鲁肃这才死心塌地地接受,单凭一己之力很难让孙权鼓足勇气与曹操开战的事实。这一认知迫使他不得不打出手上唯一的王牌。此前,他本已决定不再打这张牌了,但计划不如变化快,要想坚定孙权的斗战信念,只能使出这张王牌了。

这张王牌当然就是曾经连续战胜过曹兵的诸葛亮了。

鲁肃对孙权说:“我渡江去见刘备,得知有一人深知曹操虚实,因此特意将他请到了江东。主公可以详细咨询他。”

孙权问是何人。鲁肃说:“此人就是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

孙权“哦”了一声,继续说道:“莫非是卧龙先生?”

鲁肃点头称是。

孙权微一沉吟,说:“今日天色已晚,等来日一早,再请他来朝堂议事。”

如何应对曹操,是孙权心头之急。他恨不得立即就找到一个万全之策,而诸葛亮是帮这个忙的最佳人选。但为什么孙权却不急着立即和诸葛亮见面呢?

心理感悟:永远不要让自私变成对手攻击我们的武器。

群体极化群体决策往往会将群体成员的个人决策推向更为极端的程度。

现实重构为维护内心信念的平衡,而对已经发生的现实重新给予扭曲性解读,使其符合自己的预期。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