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寒暑交易,转眼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这一年,已经是曹爽掌权的第十个年头了。前一年,曹爽成功地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独居,又探明了司马懿风烛残年即将不久于人世,因此,曹爽的心气越来越高。
他想起魏明帝曹叡死了已经十年了,此前因为曹芳年幼,一直没有前去谒陵。现在,曹芳已经年满十八,自己掌控大权也已稳如泰山,应该安排一次谒陵活动了。
曹爽不知道,他处在人生巅峰所作的这个决定,很快就会让他坠落深渊。因为,这正是病榻上那个苍髯老者苦苦等待的大好良机。
曹叡的陵墓叫做高平陵,位于距离洛阳数十里的郊外。曹爽安排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谒陵祭扫,他本人要陪同前往,而他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等,都是负责禁军的主要人物,当然也是一同前往的。
正月初六,曹爽兴高采烈地护送着曹芳,车驾马队,浩浩荡荡,出了洛阳城。病榻上的司马懿得到曹爽离开京都的确信后,立即从床上一跃而起,病容全消,俨然是一个老当益壮的雄壮将军!
皇帝出行,并非小事。当曹爽预做安排时,司马懿就已如获至宝般地开心畅怀,但他还是隐忍未露。直到正月初五的晚上,他才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叫到跟前,告诉他们明日等到皇帝车驾离开洛阳,就发动兵变,彻底铲除曹爽一党!
司马懿虽然从未明言要铲除曹爽一党,但司马师司马昭这哥俩早就心知肚明,而且司马师早就奉父命招募蓄养了三千死士了。
司马懿被夺权十年,门庭冷落车马稀,连带司马师司马昭也饱尝人间冷暖。他们的坚忍功夫远远不及司马懿老到精湛,所以倍觉痛苦。他们朝思暮想,早就等着父亲发令,毕其功于一役,一扫胸中郁闷。
司马师和司马昭都很兴奋,摩拳擦掌,准备来日大干一场。司马懿将自己谋划已久的方案合盘托出,并一一分派部署。
这一夜,司马懿特意去两个儿子的房间外探看他们的反应。这是司马懿从军多年养成的一个习惯。打仗时,他总是喜欢亲自深入一线,查看敌情,掌握第一手的讯息。这一次,他探看儿子的反应,其实是要考察一下两个儿子谁更能沉得住气,更能克成大事。
结果,司马师酣睡如常,而司马昭却辗转反侧,一直睡不着觉。
司马懿的这两个儿子才干都极为出色,司马懿原本颇为偏爱老二司马昭,但司马师这一晚的表现,却为自己挣回了足够的印象分。司马懿觉得,老大司马师沉稳,老二司马昭跳脱,从主持大局的角度来说,可能还是司马师更合适一些。
司马懿这是在为铲除曹爽后,选择哪一个儿子当接班人在做提前考量了。司马懿显然认为,自己这一次隐忍十年后的出手,必会一击致命。但事实上,他多少有些过于乐观了。这一次兵变,其实也是一场大冒险,一场大赌博,充满了变数,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司马懿的第一步就是聚集司马师收养的那三千死士,然后带着他们直奔中央武器库,取用精良兵器完成最必要的装备。(根据当时军制,非战之时,武器收归入库,到了战时,才依照程序发放领取)
从司马懿府上到中央武器库,必须经过曹爽府宅门前的大道。司马懿率领一众人等,急冲冲沿着这条大道行进的时候,早有人报知了曹爽的夫人刘氏。
刘氏一听,大惊失色。在曹爽离京之际,一个原本已经病得奄奄一息的人,突然间变得生龙活虎,领着一帮凶神恶煞般的大汉,急速行进,这意味着什么?
刘氏顿觉不妙,急忙命令府上负责警卫的严世登高探看动静。女人的直觉性智慧真是不容小觑!要是曹爽有他夫人十分之一的聪慧与敏锐,就绝不会给司马懿留下任何翻盘的机会。
严世领着数十名弓弩手登上高楼,只见司马懿骑着高头大马,精神抖擞,领头而行。这一副景象顿时让严世震惊了!
关于司马懿行将就木的传闻早已沸沸扬扬,而他竟然趁着曹大将军出京之际,大摇大摆地出行,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严世当机立断,命令一众弓弩手全神戒备,瞄准司马懿,就要射击!
如果这一众弓弩手数十支利箭齐发,手无寸铁却首当其冲的司马懿立时就会倒毙于马下!他隐忍十年,装病两年,处心积虑的一切谋划都将成为一场空!
但就在这个时候,严世部下一个叫孙谦的人却拦住了他,说:“千万不要射,天下大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严世身属曹府,思维模式自然与曹爽保持相同立场,他一时没明白孙谦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仍要下令发射!
孙谦于是又连续两次拦住了他。
司马懿行进速度很快,孙谦的这三次阻拦,已经足以让他平安通过曹爽府前了。司马懿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非常幸运地死里逃生了一次。
那么,孙谦同样也是曹府中人,为什么要阻拦严世射杀司马懿呢?
司马懿看似幸运,其实背后是有原因的。说起来,这就要怪曹爽大肆作孽,悖逆人心,就连他自己身边的近侍护卫都看不过眼了。孙谦和司马懿素无渊源,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还是选择了维护司马懿,足以说明人心向背已经到了无可逆转的地步。
司马懿躲过一劫,顺利赶到武器库,将三千死士装备完毕,然后立即率领他们出城,屯驻在洛水浮桥的北岸,防备曹爽回师反击。
随后,司马懿派人请来司徒高柔,让他以代理大将军的名义,进驻曹爽原来的大将军营,控制留守京都的部分军士。司马懿十分注意宣传策略。高柔虽然和他一向交好,但他还是担心高柔会有所顾虑,不肯参与铲除曹爽。所以,司马懿对他说:“你成为周勃的时候到了!”就是这一句话,让高柔言听计从,全力配合司马懿的兵变行动。
西汉初年,刘邦死后,吕后为乱。后来,周勃与陈平合力,恢复了刘氏江山。司马懿用这句话即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也鼓动了高柔的热情——我不是要犯上作乱,而是要当兴扶魏室的陈平,你和我一起,就当周勃吧!
司马懿又请来太常卿王观,以代理中领军的身份进驻禁卫军大营,控制少量留守的禁军。
高柔、王观这些人选是司马懿装病期间,密切观察,谨慎思考后选定的,都是忠于魏室,对曹爽极度不满之人,所以一邀即中。
控制了这三处要害,司马懿就基本控制了洛阳的局势。随后,他立即赶往永宁宫,向郭太后请命,要求罢免专权作乱的曹爽。
被曹爽视为眼中钉,绊脚石的郭太后,至此则又成为司马懿的一大强援。郭太后早就对曹爽迫使自己迁居而大为不满了。而且,司马懿的措辞也十分得当,尽管他内心里早已下定血洗曹氏的决心,但对郭太后只是说请求罢免曹爽,以免这位妇道人家担心太过血腥而不予配合。
郭太后表示同意后,司马懿立即写就奏章一份,其内容为:
我当年从辽东赶回,先帝(指曹叡)把陛下(指曹芳)和我叫道御床之前,把后事托付给我。我说:“当年太祖(指曹操)、高祖(指曹丕)都曾经把后事托付给我,这是陛下亲眼看到过的,所以勿要担忧。如果遇到什么不测,我不惜一死,以奉明诏。”这一情形,当时在场的黄门董箕等人,为先帝侍疾的才人宫女都在场亲见。
现在大将军曹爽,背弃了顾命大臣的职责,败乱国典,对上僭越,对外专权,破坏禁军旧制。任命的高官要职,都是自己亲近的人。历来任命的旧臣,纷纷被曹爽扫地出门,他一心任用新人,结党营私。他还与黄门张当勾结,监视陛下,离间两位皇后之间的关系。天下人都看不过眼,群情激愤,人人痛恨。陛下仅仅成了摆设,国家岂能长治久安?这绝不是先帝当年将陛下托付给我的本意。我虽然已经年迈老朽,却不敢忘记当年的誓言!
当年赵高擅权,秦国就灭亡了。吕后、霍光的势力早被铲断,汉祚才得绵延。这正是我应该承担使命的时刻。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等,都认为曹爽有不臣之心,兄弟几人不宜继续担任禁卫要职。我特意奏请永宁宫,皇太后下令让我按照奏章上的请求行事。所以,我按照太后敕令,罢免曹爽、曹羲、曹训的官职,让他们以列侯的身份回归宅邸,不得继续逗留御驾之侧。如敢羁留,军法从事!我已经率领大军,屯扎在洛水浮桥,以应付一切异常情况。
司马懿写好这封深思熟虑的奏章后,立即派特使给皇帝曹芳送去。司马懿知道,这奏章名义上是上给皇帝的,但第一个看到奏章的人一定是曹爽。司马懿完全能够想象出,曹爽突然看到这封意料之外的奏章时那种如五雷轰顶般的丑样。他不由冷笑一声,心里充满了复仇即将大功告成的畅快之感。
但是,司马懿猛然想起了一个人,如果对这个人不加控制,可能会坏了大事,急忙派人去宣召此人。这个人就是人称“智囊”的桓范。
但就在这时,平昌门守吏司蕃来报,说是桓范使诈,逃出城门,投奔曹爽去了。司马懿不由大惊,冷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连呼失策。因为曹爽一旦得了此人之助,就很难对付了。
司马懿精心谋划,志在必得的这一场兵变,因为“智囊”桓范的成功出逃而变数横生……
……
心理感悟:“幸”或“不幸”的背后,其实都是我们看不懂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