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宁波老话故事
45351300000027

第27章 好汉死在阵头上

清朝晚期,东海之滨有个古镇蛮有名。镇上有家陈头南货店。有一天,陈老板的友人陪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来到店里,说是离镇十里林家村人,丈夫去世,家有十岁儿子,想到陈头南货店来做娘姨(女佣)。陈老板一口答应。

一个月后,林家女人向老板恳求:“家有年少儿子,名叫林汉,无人照顾,可否来店里做点力所能及的小生活,吃点白饭?”老板同意。

林汉虽然年少,却蛮聪明,做事悟性强。陈老板与林母商量:“我蛮欢喜你儿子,但是在店里做小伙计没有大的出息。如果做我的徒儿,你母子俩听我安排,日后林汉有出人头地的希望。不知意下如何?”林母听说儿子能拜陈老板为先生,喜出望外,满口答应,并教训儿子要吃苦耐劳,听从先生教诲。从此林汉跟着陈老板经常外出,三天两头不回店里。时间一长,林母心中不解,儿子一回来就问:“你在外面做啥事情?”儿子笑着不回答。林母心中更起疑问。

一天,林母去河埠头洗衣服,听到有人在议论:“陈老板菩萨面孔假慈悲,出身是个江洋大盗……”另有人说:“陈老板为穷人做好事,只要兔子不吃窝边草,管其窃贼还是大盗……”林母听了,想:眼前的陈老板对伙计、对镇上百姓,尤其是对我母子确实是个大好人。不过,万一真是江洋大盗,带坏了我儿子怎么办?神秘的陈老板,使林母进退两难。

且说陈老板确实是个劫富济贫的“江洋大盗”。早年在山岙秘密组织帮会,他是个“头目”,人都叫他“陈头”。从山区来到古镇后,他为穷百姓做了大量好事,根基很实,故而大胆地打出“陈头南货店”的招牌。但他心中内疚,他教出的徒弟武艺不精,自己又指挥不当,多少英雄好汉死在他的“陈头”上。这是“好汉死在陈头上”的第一层意思。然而“陈”“阵”有别。

陈老板决心要培养出一个武艺高强、智勇双全的徒弟,为死去的好汉报仇,就不遗余力地教导林汉。林汉能吃苦耐劳,跟着师父潜心练功念兵书。

八年后,林汉成了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师父想测试徒弟的能力,对他说:“十里外农家猪栏里有头二百来斤重的母猪。晚上,你背着它穿过正在做戏文的戏文场后,放回原处。”林汉答应试一试。他吃过夜饭,带着五斤白酒,几斤米糠,一件大长衫与一顶大帽,悄悄地来到猪栏旁。他用白酒拌米糠给母猪吃,片刻后母猪醉得呼呼倒地一动也不会动了。林汉将母猪套进长衫,大帽戴在猪头上,背着就走。走到戏文场,林汉自言自语:“这个酒鬼老老贪杯,烧酒吃介多,块头有介大,醉倒不肯走,还要我来驼(背)……”看戏文人听到话声,又见穿着长衫的“酒鬼”,呼噜噜酒冒贼臭,急忙让出一条路,让他们过去,竟没一人发现真相。师父大喜:“林汉,你青出于蓝胜于蓝。师父年迈,以后为死去师兄报仇、劫富济贫的重任落在你的肩上了。”林汉答道:“徒弟年轻,恐担不起此重任。”师父闻言,思忖片刻道:“八年前,有一个读书人上门来说,劫富济贫是好事,但身单力薄屡屡失败,要我与他合作,我没应允。后来,他多次派人,用‘陈头果品君子尝,好汉死在阵头上’的暗语,劝我去参加惊天动地的大业。可我不想离开古镇。他姓孙,在省城书馆。你用暗语去接头,与孙先生一同去闯他说的大业吧。”

林汉在师父的指点下,去省城找到了孙先生,两人同去广州,参加了“广州起义”。后来孙、林两人的名字都刻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石碑上。

古镇的陈头记陈老板闻讯,感慨万千:“林汉为推翻腐败的朝廷而死,真的成了‘好汉死在阵头上’的英雄。”

(唐美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