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的故事
45376100000012

第12章 北海牧羊

两千多年前的北海,还是未开发的处女地。这里人烟稀少,荒凉寒冷。苏武是见于记录的第一个常居于此,并从事生产的人。冬去春来,苏武在这里苦苦熬过了19个年头。虽然“使节”上的毛羽被风雪吹打光了,但苏武怀念祖国的心情却丝毫没有动摇。他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还时常想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使节”给他以鼓舞和力量。他坚信,总有一天汉匈两族会和好,自己会带着“使节”回到汉朝。

艰苦的牧羊生活开始了。这对苏武来说,既是意志的磨炼,又是气节的考验。他只身孤影,成天跟羊群为伍。粮食不够吃,经常忍饥挨饿,过着非人的生活。尤其是到了冬天,只好去挖野老鼠,用老鼠洞里的草籽充饥。

尽管生活极端困苦,环境异常恶劣,但是他的那根旌节从不离手,就连晚上睡觉也把它紧紧地楼在怀里,他总想着有一天,他能够拿着旌节回到自己的国家。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苏武历尽艰难困苦,饱经雨露风霜,头上的白发越添越多,使节上的穗穗却越来越少,但是苏武的意志却更加坚强。

有一天,草原上人喧马叫,充满了生气,孤独的苏武也高兴起来了。原来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猎,见到了苏武。此时,苏武能够结网、纺丝绳和矫正弓弩。於靬王很喜欢他,经常给他衣服食物。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又过了三年,於靬王得了病,担心苏武生活无着落,使派人送给他一批马匹牛羊,以及帐篷等生活用品。后来,於靬王死了,他的部属也迁到别处去了,丁零人又偷走了他的牛羊,苏武从此更加孤单。他望着凋零的野草,南飞的大燕,想到他的家乡和亲人,想到日夜怀念的汉朝,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一天,苏武正在放牧,已降匈奴的汉将李陵来到北海,见到苏武,于是摆洒奏乐,款待苏武。席间,他大劝苏武投降归于匈奴,苏武又坚定地拒绝了李陵的劝说,他为李陵的变节投降感到十分痛心和憎恨。面对着荒凉的草原,虽然受尽了千辛万苦,但是怀念起远在几千里外的祖国,他下定决心,即使不能回到祖国而死匈奴,也决不能投降敌人。苏武怀念着故乡,抚摸着逐渐变白的头发,决心更加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