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这是过去打碎的陶盆,不过专家把其组装起来了。现在尽管裂满缝隙,但望之却依然完整。满是红色,外壁有五条鱼,大小相等,作浮游之状,其首尾连接,似乎是在追逐,皆张口,睁目,翘鼻,悠然自得,不慌不忙。
之二,此陶盆很大,红色的外壁,是两条重叠在一起的鱼。当然,重叠的只是鱼身,鱼头与鱼尾仍外露并清晰。线条简洁而率直。似乎制作它的作者正进行着抽象的思维。
之三,该陶盆依然是红色,口与底一样大小。其壁对称地向外鼓出,饱满如帆。在这里,有着难以破译的人面鱼。它是这样的:人面为圆形,眼、耳、鼻、嘴皆以黑色表示,其神秘之处在于嘴的两边各噙一鱼,两个鱼头在牙齿之间。两条鱼身在嘴外摆动。人的头顶盘着一团束发,并有笄子穿过。把鱼噙在嘴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氏族迁徙到浐河之滨而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食物,当时的关中,水草丰美,森林茂密,而且有土地耕种。但食物却依然是氏族的最大困难和最大障碍。浐河及沼泽有众多的鱼,终于在一天的某时某刻,先民发现鱼是可以吃的,他们便开始捕捞。种粟种菜。不能保证年年收获,但水中却是常常有鱼的,鱼便成了氏族部落重要的食物。先民从而崇拜它,将它含在嘴里,当作图腾。实际上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没有什么神圣之物的,对所有那些要敬仰的东西,过了敬仰的阶段,他们就弃之一边。他们的敬仰是让社会参观的,自己并没有敬仰的真情。对龙,对王,皆是这样,甚至孝父孝母,都是给自己沽名钓誉。陶盆上的人面鱼,对鱼既敬之又食之,大概就是这种心理的原型吧?不过,嘴里噙鱼,也许还是表示希望得到更多食物的一种心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