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家特别注重对直觉的感性经验的研究,如实证主义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强调经验实证方法和归纳方法,认定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获得真正可靠和精确的知识。“实证”一词是指明确、确实、肯定;“经验”一词是指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而获得的感性知识。经验实证方法是指通过经验、实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凡是来自经验并能被经验验证的知识就是科学的、确实的、可靠的知识,而不能被经验验证的知识则是非科学的、虚假的、不可靠的,没有意义的知识,是应当彻底抛弃的。实证主义者认为,超验的思辨方法不能给人以明确、清晰、确实的知识,只能造成思想的模糊不清。因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要彻底抛弃抽象思辨方法,拒斥形而上学。在研究问题时不能从概念和原则出发,只能从经验出发。唯意志主义者尼采则认为理论和观点应来自自己的切身生活体验,应从生命体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和观点,而不应从既成的概念、原则提出观点。他认为对某一问题如无深切的生命体验、体会,最好不要妄作评论。他的研究方法始终都是强调着生活、体验、感性、个性、经验、生命。他曾说:“当一个人的力量正充沛而方兴未艾的时候,在早晨黎明的时候读书——这简直是罪恶。”实证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等西方现代哲学家的方法论虽然普遍带有独断性和绝对化的倾向,但是他们所提倡的重视人的直觉感性经验和生命体验等观念,对于理论研究都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的。在美术理论研究中,直觉经验尤为重要。无论是从事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或美术批评研究工作,也无论是详尽考释或繁琐推理,一切研究的目的无非是对古代的或当代的美术状况作出价值判断或新的阐释。而对美术的价值判断和重新阐释,不仅需要缜密、严谨和科学的方法支撑,同时还需要研究者个人对美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审美经验。而一个人的审美经验的形成与他本人对美的真切感悟与直觉体验又有密切关系。这种感悟与体验绝非是空洞的、抽象的或随意臆断的,它往往来自实践经验的积累。王富仁曾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必须尊重每一个人在自己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基础上的独立选择。”
顿悟是指在人的思维中突然有所心得的灵感直觉现象。它原为佛教禅宗用语,亦称“顿了”,指对佛教教义的突然觉悟、了悟。它是一种神秘主义的直观理论,涉及到直觉思维现象。顿悟作为一种心理或思维现象,出现于包括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及学术研究活动中。在美术实践和美术研究中,顿悟是指豁然开朗、顿开茅塞的感悟。这种感悟,是认识的升华,观念的飞跃。它是在极短暂的时间里对真相、真理或事物的本质得以觉察和理解的直觉现象。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却包涵着长期积累的过程。顿悟不仅是美术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在美术理论研究中也常常发挥着特有的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研究的思维方法无外乎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逻辑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感性认识活动;它加工整理感性认识材料,把实践经验由个别提升到一般;它能从已有的知识推出更新的知识,并把知识构建成系统而严密的体系;它可以借助于被实践检验过的知识去探求假说是否具有真实性;它能预测事物发展的前景,给人的实践活动以目标与信心。非逻辑方法则排除了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或按照逻辑程序进行推理的理性范式,从而有助于人的内在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它借助人们可以感知的形象,传达着人类用语言或理性方式所无法表述的思想与情感;它的形象特征和情感因素往往给人们完整地认识客观事物提供直接的帮助;它的思维方式亦是学术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美术理论研究中首先必须遵循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范式,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应用非逻辑方法,注重个人直觉感受与生命体验,在以逻辑方法为主体,并在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有机地结合的情况下,才能科学地揭示出美术的客观状况及本质,从而达到学术的创新。严格地说,缺乏逻辑思维和艺术感知的一切文本,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美术理论,二者缺一不可。从本质上讲,逻辑思维还应是美术理论之所以成为“理论”的先决条件。
七学术研究方法丛证
(一)学术道德与治学态度
2002年2月27日,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一文。文中指出:“当前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不容忽视、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研究工作中少数人违背基本学术道德,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抄袭剽窃,或请他人代写文章,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个别人甚至篡改、仿造研究数据;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在研究成果鉴定、项目评审以及学校评估、学位授权审核等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或试图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的现象;有的人还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学位、文凭,有些学校在利益驱动下降低标准乱发文凭。这些行为和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如果听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004年6月22日,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规范”指出,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祥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学术论着应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应注重学术质量,反对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避免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应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和学术信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研究方案,讲究科学方法。力求论证缜密,表达准确。
1982年,王元化即指出:“科研工作有一个利用已有成果问题,这也是采用综合研究法经常碰到的问题。任何研究工作者都不可能靠一己的力量精通和自己研究专题有关的每门学科,他需要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并以此为凭借,联系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钻研下去。这些科研成果越是成绩斐然,他的研究也就越能达到高水平。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俗话所说的水涨船高……文学理论的研究往往不得不依靠史学、哲学、美学等已有的科研成果。倘使研究者选择的专题所涉及到这些学科的有关问题,没有任何可资利用的成果,都得白手起家,由自己从头做起,那会是一件令人感到苦恼的事。我想,这种苦恼是不少严肃认真的研究者深有感受的。不过,这里需要说明利用已有科研成果,不是就现成、图省力,更不是指那种转相抄袭的陋习。掠人之美据为己有的抄袭之风,似乎一直未引起广泛的注意,很少有人出来加以指责。我们时或可以看到,有人提出一种新观点或新论据,于是群起袭用,既不注明出自何人何书,以没其首创之功,甚至剽用之后反对其中一二细节加以挑剔吹求,以抑人扬己。这种学风必须痛加惩创,杜绝流传。所谓利用已有科学成果,应该是在别人所达到的成就上,联系自己研究的课题,进一步做更刻苦更深入的钻研,对别人的创见则要采取尊重态度。”王元化所写下的上述文字,距今已有20余年矣。然他所指出之问题,在当今学界不仅未有显着改善,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上述教育部文件之出台是有明确的针对性的。当今学风之颓废亦绝非偶然现象,在美术学界尤其如此。抄袭与剽窃,不注不释,不标注他人学术成果和学术观点的来源,“你有我有全部有”之“拿来主义”现象已形成当代中国美术史论界的一种公开的普遍的流行风尚。这种现象无疑是扼制学术进步,破坏文化生态的沙尘暴。没有良好的学风与学规,妄谈学术创新与发展。
早在1936年,陈寅恪即在《张以诚大学毕业论文唐代宰相制度批语》中明确指出标注的作用,这实为学术研究中的最基本的规范之一:“凡经参考之近人论着,尤宜标举与本论文之异同之点,盖不如此,则匪特不足以避除因袭之嫌,且无以表示本论文创获之所在也。”实事上,人类学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乃至思想的飞跃,无不建立在严谨而求实的基础之上。一般的学术文化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立更是如此。
恩格斯在《资本论》第1卷第3版序言中说:“据我所知,马克思的引语是否确实,只有一个场合被人怀疑过。”有学者指出,《资本论》仅仅是第1卷就引用了1000多条材料。其中只有1条的真实性被人怀疑过,最后证明了对这1条的怀疑也是错误的。这条被人曾经怀疑过的引语是指《资本论》第1卷第821页上引用的英国财政大臣格莱斯登在1863年6月16日所进行的预算演说时所讲的一句话,内容是“以上所言,系我国财富的现状。假使我相信,财富与权力上这一陶醉的增加,是以养尊处优的阶级为限,我是应当以忧虑和痛苦的心情看待这个事情。”这句话马克思曾引用过两次,一次是在国际工人联合成立大会的宣言,一次就在《资本论》里。1872年3月一个叫布棱塔诺的匿名者在《康利第亚》杂志发表文章,说在汉沙特议事速记本中“无论那里也找不到这句话”,指责马克思的引语是“伪造”的。1872年6月1日马克思在《人民国家》杂志对匿名者作了答复。当时他已记不清这句话是从哪一个报纸抄来的,不得不求其次,说明抄引的话可在英国两个出版物找到并抄录了《泰晤士报》等两报的引语。匿名者不服,马克思又一次抄录了《晨报》引用的同一句话,这场辩论才暂时停歇。1883年马克思去逝后,《泰晤士报》刊登了剑桥大学一位署名西特勒·台娄的人的通讯,重新挑起争论,他不敢讲马克思是“伪造”,却说马克思是“断章取义”、“歪曲”格莱斯登的原意。1884年马克思的小女儿艾琳娜出来答辩,她说:“台娄先生或已读过或未读过1872年辩论的文章。若已读过,他就不仅是伪造插入,而且是伪造省略。若未读过,他最好是三缄其口。这一句重要的话,已经引述在大会成立宣言的第5页,和那一句被认为伪造插入的话不过相隔数行而已。马克思既未抹煞任何重要的东西,也未插入一言半语。他不过把格莱斯登演说中一句话——确实说过但由于某种原因未曾被记人汉沙特记录中——提出来,使其不致湮灭而已。”经过艾琳娜的答复,才结束了这场20年之久的争论。此后,任何一个人也不敢怀疑马克思在文献上的准确性了。正如学者们所说,像《资本论》这样经得住考验,才是真正的科学,像马克思这样的严肃态度,才是科学的态度。
(二)学术论文与学术规范
所谓论文一般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论文,泛指一般性的说理文章,它还包括杂感、随笔、评述、说明等文体,这类论文通常无需刻意要求写作规范,通俗性和普及性往往是其特质。狭义的论文,则专指学术论文,这种论文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问题并描述其成果的学术性和理论性文章,它属于较高层次的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因而这种论文的写作必须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人们通常所说的学术规范,亦即主要是针对狭义的论文(包括着作)而言。
学术论文的特点主要是指独创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学术性。所谓独创性就是要在科学研究上、在对问题的探讨中,实事求是,获得真知,求得真理,言他人所未言,或拓展他人所已言,或推倒前人之定论,或独树一帜,有所建树。而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观点的深与新。深,就是追本溯源,穷根究底;新,包括新的见解、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和新的发现。论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论点的客观、正确,论据的充分、可靠,论证的严谨、有力等方面。论文的理论性要求论文写作要依据可靠的论据,遵循具体学科中的推理规则,言之成理。论文的学术性是指论文所研究、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而且应是属于较高层次的学术问题。
独创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学术性亦应是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旨,因而亦应是学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家有在《史学方法论》一书中谈到:所谓规范即是规定性的范式。史学研究的所谓规范,就是做史学研究应该按史学的要求去做,否则就不成其为史学。研究历史不可随意假设、猜测,讲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段文字都要有根据。所以,史实(史料)是史学的基础。历史是具体性的科学,论证历史,不要从概念出发,必须从具体的史实出发,从具体史实的科学分析中引出结论。不要先提出结论,把结论强加于具体的史实。每一个论点都要有论据,不要写空话。所有的论据都要注明出处,见何书何篇,哪种版本,何年出版,等等。最好用第一手材料。所用的材料必须和原书核对,如因版本不同而有重大异同,亦须注明。要批判地接受前人对材料考证的成果。注释体例建制是学术严谨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