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0岁的刘保申从河南南阳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经过全面的基本功训练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1960年他被派往上海画院跟随王个簃先生学习吴派画法,广收海上画派名家之长,从而也确定了他在艺术道路上对中国花鸟画研究的方向。回校任教后,又在长安画派的影响下,不断探索。当他正潜心于艺海之时,一声“炮”响,打破了他案头的宁静。和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文革”期间,他莫明其妙地变成了“牛鬼蛇神”,随之而来的是长期“接受再教育”,然而他未失去对艺术追求的信念,隐居储学,十年磨剑。这期间他常常手执如“红宝书”同样大小的红皮速写本,踏朝露而出,披夕阳而归,十里樊川,终南秀岭成了他的天然“画室”。没有人注意他,也没有人理解他,他坦然自若,寒窗夜读,走着一条寂寞苦行之路。然而,任何艰辛的劳动都不是没有结果的。严冬之后,终于迎来了艺术的春天。当历史车轮跨进了改革开放的历程时,刘保申先生独到而新颖的花鸟画艺术愈来愈受到各界人士的瞩目。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刘保申的作品相继在国内外多次发表或参展;1982年《美术》杂志封底发表了他那意趣奇逸、神融笔畅的《白孔雀》;1988年台北举办了刘保申画展,台湾《艺术家》杂志发表了他的论文《中国画中的光、空气、水》;1990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刘保申花鸟画集》,同年刘保申偕夫人乔德英女士应邀访问日本并举办画展;1992年赴新加坡讲学,同年赴巴基斯坦进行学术交流;1993年他在美国加州举办了个人画展,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着《花鸟画技法100问》;1994年他再次赴美国举办个人画展,并被美国俄亥俄州鲍林格灵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艺术的魅力会使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心灵中产生共鸣。改革开放以来刘保申的作品赢得了广泛的声誉。1990年他赴日本举办画展,观众川流不息,常常不得不延长展出时间。日本新闻报道称“刘保申先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优美的作品,他笔下的牡丹非常逼真生动,色彩典雅富于变化,仿佛让人们进入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春天。许多日本朋友在刘保申画展期间,宁可放弃手边的工作,开车数小时,以能观赏其画为快事。美国朋友特别喜欢他的《白孔雀》,誉之为象征着美丽和幸福的爱神。他的作品无论在东洋或西洋,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绝非偶然。”
刘保申的绘画艺术得力于他全面的中西绘画造型基础。他具有准确地描绘客观自然对象和自如地表现内心情感而达到“心手双畅”的艺术技巧。他勤于速写,捕捉多种生动的客观自然景物,其造型手法无论是以线为主的传统表现形式或是侧重明暗调子的表现技巧都运用自如。而在花鸟画研究中,他特别强调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应用对立统一的法则,以阴阳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去理解客观对象,表现主观创意。
中国绘画讲究“师法”,而师法无论中西南北,终究还要“师造化”、“画我家法”。根深叶茂,阳娇叶荫,在广收中西南北绘画之长中,刘保申先生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其题材广泛,春兰秋菊、百卉含英、禽鸟雄鸡皆形见而神藏,其中尤以牡丹、鸡群、白孔雀为其三绝。其笔墨构图不失传统法度,尚借古开今,融西画之韵律,落纸云烟,气象浑穆;其格调在写实的基础之上又极富独创的意境,神与物游,天机流荡,在自然生动的形象中创造了理想式的写意境界。
多年来刘保申在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中,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学贵于思,他勤于笔耕,发表了许多艺术理论研究论文。1993年出版的《写意画花鸟画100问》正是他多年艺术创作经验的理论化的体现。
对于中国画的继承问题,刘保申认为,中国传统绘画历来墨守临摹人手的成规,这样往往就会导致艺术的惰性思维,产生似曾见过或千人一面的图式。应采取临摹与写生相结合的手段,从起手之时即培养作者的主观观察能力,反对作画时机械地照搬理论程式,妄谈大师,用纸老虎吓人吓已,阉割艺术的生命力和艺术个性。
在色彩观和表现技巧方面,刘保申突破了古人“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的传统习惯,提倡墨色混用,可“惜墨(色)如金”也可“泼墨(色)如水”。将墨、色关系看作是画面的节奏关系,从而以新的审美角度来审视墨与色的问题。他在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始终把握辩证的美学规律,强调艺术表现中的“适度”,应用相对的思辨方式,形成一种自然辩证的创作方法论。对于气韵问题,他认为“气”因“韵”而神畅,“韵”因“气”而意显,气与韵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气韵生动”则“神完意足”。在艺术教育中,他指导学生将错“救”错,随生随就,以创造和谐的韵律为其宗旨。对于中国古代传统和西方现代派艺术,他抱着一种研究和宽容的态度,既非盲目继承,也不盲目接受,而是提倡客观具体地进行研究、消化,穷尽要妙,为我所用。
中国传统画论对光的研究是十分薄弱的,而光的问题也正是涉及到中国画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唐宋时代的绘画从实践上已将光的表现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在宋以后,也许是由于中国理学上格物论的影响,逐步将绘画变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那么对于千变万化的光也就被简单地概括为“阴阳向背”或“石分三面”而已。直至近代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及徐悲鸿、蒋兆和、李可染等人的努力,才在实践上突破了前人的格局,呈现了自然生动的中国画用光技巧。针对这一问题,刘保申从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画用光的类型,将其区分为侧光、逆光、顶光、强光、弱光、散光等,同时也将中国画的用光与西画用光相互区别开来,指出中国画以白为虚,白即为光。这种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了东方绘画的一个基本的美学特征。
十五张雪茵与杨健健
张雪茵和杨健健均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她们二位都主要研究色彩静物和花卉写生艺术,同时也都擅长壁画创作,其画风在相近之中又各具个性特征。在当代女性画家中,她们的艺术成就具有一定的地位与特色。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陕西厅里,陈列着一幅大型壁画《黄帝陵》。整幅壁画采用赭黄色调,用平面层次的表现手法,体现了黄帝陵雄伟、肃穆、庄严、古朴的气氛,既有独到的圣地神韵,又具有传统的艺术风采,表现技巧新颖别致,与室内环境产生了和谐的美感。这幅壁画即出自张雪茵教授之手。
张雪茵1937年出生于河南开封市。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在这之后的40多年里,她一直在西安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过色彩写生和装璜设计等课程,并曾担任工艺美术系主任职务。在教学工作之余,张雪茵教授主要从事色彩绘画艺术实践,在水粉、水彩、油画方面均有独到的造诣,同时她还创作过大型电影招贴画,并为西安火车站等众多公共设施设计制作了巨幅壁画。她还注重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的研究,曾出版过《水粉画技法》、《水粉静物画》、《水粉写生》等着作,并在《延安画刊》、《西北美术》、《世界美术》等刊物中发表了不少作品和论文。中国台湾出版的《大陆水彩名家技法》一书中曾介绍了张雪茵教授的色彩艺术。在国内美术界,特别是从事色彩绘画的女性画家中,她的艺术是具有一定的个性特色的。她的作品曾参加过“中国首届油画静物展”、“全国第八届美展”等大型展览,其中《柯桥镇》、《樱桃熟了》、《秋天的花》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张雪茵教授是一位纯朴的艺术工作者,从艺40多年来,她经历了“社教”、“文革”和改革开放的变革历程,而她的生活也是一波三折、艰难坎坷。但在何种环境下,她都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艺术追求,始终以执着而宁静的平常心去默默实践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对于张雪茵教授来说,她的艺术和人格是统一的,无论是在过去历次运动中,或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她都能够保持一个艺术家的良知与良心。
张雪茵教授长期在美术学院任教,由于教学的需要,她的作品主要以静物、花卉写生为主。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她欣喜地发现在这有限的题材中,却有无限的表现空间,并且同样能够传达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和内心的情怀。而水彩、水粉和油彩在画面上产生的独特艺术效果,常使她神思遨游其中。她的作品始终以客观对象作为参照物,在对对象的深刻观察中,对景写生,直抒情怀,从而达到物我两忘、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在表现技法中她注重画面的虚实处理和色彩冷、暖、薄、厚的对比以及笔触应物象形的灵活运用,并且在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景物的表现中,在对色调和意境的处理上,渗透着她的主观情怀和文化内涵。
张雪茵喜欢印象派绘画和现实主义以至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那明媚、灿烂而和谐的色彩与笔触时常带给她艺术上的灵感。她在艺术上始终追求着新的表现力,因而其作品无不呈现着一种创新的价值。与张雪茵教授同样,杨健健教授在色彩静物和花卉写生艺术中亦呈现着独到的风采。
1977年,我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后,第一次的色彩课即是杨健健教授执教。记得当时整间教室里摆满了杨健健老师的作品,我们这些从“十年动乱”中走过的青年,很少见过那样精湛的原作,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白天在课堂上杨健健老师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耐心地指导我们。到了晚上,同学们便聚集在教室里,在灯光下临摹老师的作品,可是大家感到无论如何也难以摹拟老师那似不经意却恰到好处的妙笔。数十年过去了,杨健健教授的作品所呈现的艺术魅力总是在我心里占有一个空间。我相信,每个读过她的画的人,也都会在心中留下一个美丽、多彩、充满阳光、充满诗意的记忆。她的作品会将你的心灵带人到一个缤纷的色彩世界之中去。
用色彩去表现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是杨健健艺术中的一贯追求。她在5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始终以生活与自然作为艺术的基本源泉,在对客观对象的感觉中,激发艺术创造的灵感,把握瞬间的艺术感知。出于她那天赋极强的灵感与深厚的绘画功力,故而她的作品中呈现着印象主义的色彩和东方意象的韵律,而这一切又是和谐地溶化在准确的造型和自然的表现之中。
杨健健教授的作品具有一种气韵生动的艺术魅力。她画静物、人物、风景,而最喜欢画花卉。在她的笔下,牡丹、秋菊、玉兰……仿佛都具有着强盛的生命力,丰富的层次、绚丽的色彩和写意的笔触,将花的世界赋予了人的性格,寄寓着真善美之情怀。她的作品大都是对景写生,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她从未停止过画笔,勤奋的实践使她的作品充分地表现了不同花卉在不同光线和环境下所产生的微妙色调和气氛。观其画如临其境,其作品具有浓厚的艺术情趣和强烈的感染力。
杨健健曾说:“花是生命的象征,它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我喜欢画花,更喜欢画盛开在大自然中的生机勃勃的花朵。面对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触景生情,从而激发我的创作欲望。写生时既不能生编硬造,更不能全盘照抄。只有通过构图、色调、色彩、笔意来传达自己的感受与激情。”杨健健教授的艺术观充分地表达了她对中西美学思想的一个和谐把握。她的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侧重借物抒情,在忠实于对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概括与提炼,精到之处能够表现出那充满汁液的花瓣的透明,以及柔嫩及挺拔的枝杆和花叶的潇洒,使人仿佛感受到花的芳香;放松之处,似逸笔草草,却是气贯神通。观其画,似不经意,却恰到好处,率意落笔,极尽意态。绝无刻板之嫌,也无主观臆造之弊。在艺术风格的追求中,她主张循序渐进,无为而为,功到自然成。她反对脱离生活的虚拟造作,也不赞成机械地照抄自然,总是提倡在表现自然的基础上,体现自我的艺术个性,并认为物我相融才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美境界。
杨健健的祖父杨勉斋(1886-1912)为辛亥革命先驱,曾任河南省议会议长,与于右任为至交,因连年奔走革命,积劳成疾,26岁时即病殁开封。杨健健的父亲杨章武(1906-2001)曾任国民党河南省党部书记、国大代表、省银行行长、中共地下党员。1949年以后,曾任河南省政协常委、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民革河南省委副主任委员。1940年杨健健出生在河南,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5岁时即考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6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曾教授过绘画及工艺设计多门课程,并在教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她出版了《静物花卉写生技法》等专着,具有独到的艺术见解。她还在国内外不少刊物中发表了数百幅作品,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在教学与研究之余,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在绘画与环境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在国内的许多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西安、长沙等地的公共建筑中,都陈列着她所设计的大型室内外壁画,其用材多样,手法新颖,叹为观止。她的作品还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曾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作品《蔷薇》、《苏州河上》、《阳台上的丁香》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8年在荷兰和中国台北分别举办了她的绘画作品展。1991年由台湾广兴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王广亚先生在台北主持举办了杨健健墨彩人物画展,近千人莅临观赏。1993年4月杨健健教授应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之邀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进行为期一年的讲学活动,并举办了个展。她从来也没有停止对艺术的追求,笔耕不辍,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西洋绘画东渐于古老的中国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其历史并不算久远。用西洋画法去表现花卉和静物,由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的努力,终究在中国的艺坛中形成了一道靓丽的异彩。张雪茵和杨健健教授的绘画艺术可称之为当代水粉花卉、静物画艺术的卓越代表者。
十六陈延的作品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