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意为善于阿谀奉承、胁肩馅笑者,不会有“仁”之德。其内容朴素明白,不须反复思考或征询就能理解。的确,巧言令色之人,很难真诚和蔼待人。孔子还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谓:唯有具备仁之德者,才能做到喜欢应该喜欢的人,憎恶应该憎恶的人。孔子的确言之有理:仁者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体谅、理解他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样,对应该喜欢或憎恶的人,自然能够好恶分明。
3.一日,孔子端坐树下,不知是谁从哪里找到一块毛皮为他铺在地上。这时,子路突然站了起来,以瞒珊的步履走向孔子。从孔子那里流淌出悠扬的琴声,孔子正在弹着什么曲子。“君子亦有穷乎?”子路脱口而出质问孔子,简直有些愤怒的样子,也许的确很愤怒。大家都快饿死了,可究竟到今天为止,我们做了些什么呢?子路一定生着气,他一定是为孔子和跟随孔子的人挨饿而悲伤、生气。“君子亦有穷乎?”子路又问。于是孔子放下琴,脸朝向子路,以令大家吃惊的有力的声音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小人一穷,就会作乱,不能约束自己,君子则穷而不乱……孔子说的话,让子路等人十分感动,他们听了这话,顿时觉得饥饿也罢,死亡也罢,都无所谓了。
4.子路被引见给负函的长官叶公,叶公问他老师孔子的为人,可他答不上来。叶公突然发问,使子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就是现在,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子路说……这时孔子开口了,他对子路说:“为什么子路你不这样说呢?这样回答好了: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顿了一顿说道:“我正是这样一个人,既不是高于此的人,也不是低于此的人,不是吗?我一直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心情快乐。不知老之将至。”
5.孔子抛弃了住了10年的鲁都,抛弃了故乡的山河、众多的门生,抛弃了作为政治家、教育家的显要地位,仅仅带着三四个弟子,就走进了兵荒马乱的中原一带战乱的漩涡之中。对于自己国家的改革断了希望,来到中原的中心地带,无疑是想火中取栗。然而如今昭王一死,可以说失去了留在负函的最大理由。虽说如此,可就这样离开楚国,又去哪里好呢?又该去哪里呢?谁都没有勇气在孔子面前提起此事……在这个特殊的夜晚,谁都想试探了解孔子内心的想法,因此不约而同地聚到走廊的一角。当时,孔子坐在走廊上为他设的座位上,黑暗中可以看见他的身影。他说:“现在我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刚才送走昭王的灵枢走在路上,回到这里之前,我心中产生并充溢了一种感觉,现在我来告诉你们。”他稍停了片刻,仰望漆黑的夜空,像是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加以理清,开口说道:“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他又一次缓缓开口,将这番话换成日常口语:“回去吧。现在就回去。我的乡亲,留在鲁国的年轻人们,他们有着美好的梦想,远大的志向,正在编织着美丽的锦缎,却不知从何做起。”结果,孔子放弃了14年之久的游说亡命的旅行,重归鲁都,重新开始了他作为教育家和思想家的生活,这一决定转变得如此决断迅速,是别人无法模仿的。
6.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阔别了十余年的鲁都,是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那时孔子68岁。在久别的鲁都的生活,孔子将主要精力放在讲学上,在刚刚开始安定下来的时候,孔子寄寓了全部希望的儿子鲤(伯鱼)死了。第二年是颜回,再第二年子路也死了,悲哀的事接踵而至。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经说过:“噫!天丧予!天丧予!”这句情感激烈的话,这句话真是将孔子那时悲哀感慨的心情充分表现了出来。我们似乎从中不难窥见孔子那因过度的悲痛而失去控制、心慌意乱的神情和内心。一次又一次悲哀事件的发生。对于身处孤独之中的孔子来说,渐渐迫近的是衰老和死亡的阴影,上天对晚年的孔子来说真是太残酷了。像是为了结束这个悲痛的时期,孔子在子路死后的第二年也与世长辞了。孔子大业的完成,不用说,是结束了十余年的游说、流浪生活回到鲁都后通过讲学的形式实现的。从另一方面看,可以说孔子所完成的永远不会磨灭的大业,产生于孔子一生中最悲痛、最寂寞的时期。
7.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搞不清楚孔子讲这句话是在陈蔡流浪中,还是在卫国停留期间,大概是孔子站在河岸边,望着清澈的缓缓流过的河水发出的感叹吧。在陈蔡的途中,孔子曾在黄河、颖水、当(左氵右妫)水、淮水等举世闻名的几条大河岸边停立过。“逝者如斯夫”大概就是他站在这些大河中的某一个岸边时产生的感慨吧。大家都一致认为,它表达了对人生的咏叹。这也正是这句话的底蕴。可我从孔子这句话中得到了全新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即“生存的力量”。过去的事物,正如这奔流而去的江河,昼夜不息。人的一生、一个时代、人类创造的历史,也如江河一般川流逝去,永无止尽。在这时时刻刻变化流逝的现象中,漂浮着无以言传的寂寞。可即便如此,江河总要流向大海。与此相同,人类所创造的人类历史、历史的长河也与自古以来人类就梦寐以求的和平社会这一目标联系在一起。这句话曾被奉为孔子的典型的人生观或者人生格言,在众多弟子、门生间广为传诵,可以说它是一个划时代的观点。这句话注入了孔子的寂寞!注入了孔子的悲哀!人生短暂,瞬忽之间-个人的一生就终结了,如同流水一般……“逝者如斯夫”的确是个容量很大的话,像海洋一样可以包容一切。可以理解为是孔子自己对自己一生的悲叹,也可以解释为咏唱了人类的寂寞,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严峻的人生教训,甚至可以理解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河流的画面:流啊流啊,永无止境。
8.在黄河渡口得知晋国突然发生改变,二位贤大夫被杀。于是孔子中止了晋国之行,说:“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孔子在陈都停留了4年后,不远千里来到负函,对他来说,就是为了谒见楚国的当权者昭王,为寻求一种最自然的见面方式,除此而外,别无他求。可在不远千里来到的异国(楚国领地负函,对孔子来说确是异国中的异国),孔子花费了几年时间慎重考虑的计划,一夜之间被击得粉碎,昭王之死突如其来地摆在了孔子的面前。在黄河渡口,在负函之夜,孔子自开始游说亡命之旅后,第二次被迫面对毫不妥协的天命。孔子镇定的面对现实,以他强韧的意志承受住了,他决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实现来自上天的使命,在这条道路上,他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前进着。不止一次地情不自禁地发出“命也夫”的感叹。在负函的那个夜晚,孔子迎来又送走昭王的灵枢,然后回到了公馆。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负函城隐没于黑暗之中时,孔子做出了“归与”的决定。这是与天命的搏斗!面对严酷的现实,孔子没有一句示弱的话,要是放在一般人,想到自杀也是不足为怪的,那真是一个极其无情充满着悲剧性的夜晚。那个漆黑的夜晚,孔子不曾以一个失败者的步伐走过负函的街道。他直面天命,击响了“归与!归与!”的战鼓……
9.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又云:“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50岁时,清醒地自觉到天所赋予的使命,把从自己身边开始,使这个乱世稍稍变好一些的愿望,归结为并非受谁委托,也非被人命令,而是当作自己有生之年的唯一的生活目的,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可虽说是天所赋予的工作,也并不一定就会得到天的庇佑。也许随时都会遇到难以预料的艰难险阻,随时都会中途倒毙。由于我们只是生活在大自然规律之中的渺小的人,任何意想不到的灾难的降临难以预料的时刻的到来,都是不足为怪的。因此说,面对天赋予自己的使命,只有不惜一切地努力奋斗。渺小的人们的渺小的努力,连续重加在一起,一代代奋斗下去,人类幸福、和平的时代终会来临。知天命,其一是领悟到了自己的工作是天赋予的伟大使命。与此同时,确切地领悟到这一工作被放置于一刻不停的自然运行之中,不能期望一切都将顺利进行,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意料不到的困难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这是其二。然而,即使从事着非常正确、美好的事业,也无法保证你明天的生命。也许是被意料不到的苦难所填满,吉凶祸福的到来,与行善行恶像是毫无关系。将自己投入天道之中,成败由天,怀着此种信念走自己坚信的路,不是很好吗?“心平气和地接受天降下的祸福”;“人世的生死、贫富、成功与不成功,一切全由天意,自己只需努力”;“安于天命”;“人生应是将成败置之度外的奋斗过程”。这四种理念是人类理想的生活方式,很容易理解,但很难做到。
10.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孔子50岁时,对自己决心要从事的事业,感到了天赋的使命感。具体地说,就是要把这块土地上充满的不幸,从自己身边开始,使之逐渐减少。孔子50岁时,把这种思想支配下的生活方式,当作天赋的使命,自觉地接受,并把它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分配给自己。此外还有一种含义,即是“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是人为之事,那么就无法断定其成功与否。是否受到天赋的使命感支配,与成败毫无关系,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事业之成败,只有全凭天意。”如果要我在孔子众多的言论中择其一,我将选择“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无论何时讲起,它都似乎发出凛然庄严的轰鸣。
11.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如果将“吾已矣夫”这句话看作是孔子的诗句的话,那么,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在讲这句话时有着那么一种难言的悲怆之情。根据这句诗来看,大概是在继孔鲤、颜回死后,子路也随之去世,剩下了孔子独自一人的这一时期,孔子为抒发他内心孤寂之情而作的吧?而且这句诗大概也与“凤鸟不至”相互关联。如果是这样的话,即可能是孔子去世的当年或前一年所作的诗句。“吾已矣夫”——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圣天子出现的瑞兆。对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圣天子出现的孔子来说,简直是陷入了无所寄托的绝望困境,这确实是“吾已矣夫”!孔子在讲这样的话时,我想他的面部表情一定没有丝毫的阴影,十分坦然明朗。为什么孔子的脸上会充满着光明呢?没有看到圣天子出现的那个光明时代的到来,而自己就会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了。但是,他有自己的信念,相信在自己死后的某个时候,也许就是不远的将来,那个光明的时代就一定会到来。遗憾的是到了那时自己已不存在了。
从以上译文中,我们或许多少会感知到井上靖对孔子思想的一些独到和精辟的见解,我们还可以从井上靖《孔子》一书中生动的描述中去感受一个充满理性与感性交融的伟大而鲜活的孔子形象。孔子的思想的确有许多糟粕的东西,也的确有许多精华的东西,但无论如何,他的思想必竟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精神遗产。将孔子作为“至圣贤师”顶礼模拜,将孔子的全部言论和思想作为“金科玉律”盲目承袭,无疑是有悖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样,如果将中国文化的一切弊端都归罪于孔子的话,那也是不公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会不断地对孔子的思想做出新的阐释,汲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从而创造出新的中华文化。正如王富仁所说:
假若我们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及其思想的伟大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在自己的思想中重构起人类和人类社会整体的思想家,并且将自我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自我狭隘私利欲望的超越,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无限广袤的空间。在孔子之后,书面文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学校教育迅速发展起来。用书面语言的形式建构自己独立的思想并力图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社会的发展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自觉的、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期待。从而酿成了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知识分子成了中国社会的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知识分子创造的文化越来越成了广义的中国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所有这一切,实际都是与孔子及其思想的社会影响息患相关的。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绝不仅仅属于我们后来所说的儒家文化传统,而是整个中国书面文化(知识分子文化)传统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