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45408800000006

第6章 记忆:历史的武义与开放的武义(1)

从旧乡土中国到新乡土中国是一个过程,从梦想到现实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武义,那么,我们就要走进武义的历史,寻找历史的记忆,从而透视武义,了解历史的武义,认识开放的武义,以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武义。

(第三章)“风物是秦余”历史记忆中的武义

唐朝时与王维齐名的大诗人孟浩然,在游历东南时曾到过武义,写下了描写武义山水的诗——《宿武阳川》。诗曰: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影自空虚。

就枕灭明烛,叩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

“风物是秦余”,正是唐代武义风俗古朴,保留秦代遗风的生动写照,也是从古到今武义社会风物特征的一种文化表达。

一、解读武义:地理与建置

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南边缘地带,东邻永康、南界丽水、缙云,西连遂昌,北接金华、义乌。其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丘陵起伏,山地连绵。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雄鸡岩、龙头眼睛、龙潭背、乌龙尖、六千岗等七十九座,最高峰为西联的牛头山,海拔1560米,均系仙霞岭延伸的一些分支,其中以樊岭最完整。南有柳城平原,北有武义平原。全县面积1577.2平方公里,丘陵占61%,山地占33%,平原占6%。县境内水源丰富,较大的河流有武义江和午溪(宣平溪),以樊岭为分水岭,分属钱塘江水系和瓯江水系。武义江流向西北,上接永康江,流经桐琴、履坦等地,进入金华与东阳江合流,主要支流有清溪、白溪、熟溪、白鹭溪等。午溪流经县东南,注入丽水县的大溪,支流仅有东、西两溪。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宜,雨量充沛加上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真是自然条件优越的一块宝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武义就有人居住。草马湖、千丈岩、祝村、新宅、荷丰等地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镞等都提供了物证。上古之时,禹划九州,武义为扬州地。公元前2000多年时,夏少康封其子无余于会稽(今绍兴),号于越,武义便属越地。自此至战国中期,武义均属越。今壶山镇金鞍山和章岸村凤凰山,还发现有商、周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6年,楚怀王灭越国,武义遂属楚。秦统一六国后,置会稽郡,武义属乌伤县地至两汉。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析乌伤的上浦为永康县,自此经南北朝到隋,武义俱属永康。唐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时,析永康西境置武义县,以其县东有百义山而得名,隶婺州,后改名武成县。天佑元年(940年),复名武义。自此到宋末属婺州东阳郡,元朝属婺州路,明初属宁越府。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至民国初均属金华府。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属金华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直属浙江省至解放。而原宣平县部分,秦朝属闽中郡,西汉时属东瓯国,西汉昭帝始元二年(85年)属会稽郡回浦县,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属会稽郡章安县,顺帝永和三年(138年)属会稽郡永宁县,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属松阳县,三国吴少帝太平二年(257年)属临海郡松阳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属永嘉郡松阳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属处州括苍县,唐、宋、元及明初,均属处州郡丽水县。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分丽水县宣慈、应和两乡及懿德之北乡,以剿宣平寇为名,始置宣平县,属处州府至清。民国三年属瓯海道,民国十六年直属浙江省。解放初属丽水专区,1952年改属衢州专区。1955年衢州专区撤消,改属金华地区。1958年10月,武义与永康合并为永康县。1961年10月与永康分县,恢复武义建制,宣平仍划属武义县。全县人口三十余万,其中有畲族1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柳城镇。

二、乡土情结:壶山与熟溪

武义人自古风俗纯朴,乡土感情浓烈,这种乡土情结聚集于壶山和熟溪。

1.壶山,是武义人的祖山

壶山,是武义人人文特征的象征,其海拔高280米,坐落在武义县城西北角。这座矗立在武义平原之中的小山包却显得格外挺拔而且还是那样雄伟。早时,人们一说起武义或武义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见壶山泪汪汪”。虽说这是对古时武义人性格的描述,却也包含着武义人对壶山的深情与依恋。壶山在武义人心中是祖山,她有神气、有灵气、有豪气。

据清嘉庆《武义县志》记载,壶山因山上有潭水,其状如壶而得名,壶山在《府志》《通志》上皆称湖山,是武义县城的主山,祭土神谷神的社稷坛就设在壶山上。武义人有观壶山预知天气的习惯。笔者记得小时,第二天准备出远门想预知当日天气,老人定会告诉我说抬头望望壶山顶不就知道了!说是如果见着壶山顶有云,称之“壶山戴帽”,即可断定天要下雨。壶山上建有壶山寺、慈云庵和亭阁数座,是游人墨客喜欢的小憩之地。壶山还是历代官宦、学士的必游之地,游客在赞叹之余,吟诗留念,武义现存颂扬壶山的古诗尚有十多首。明万历年间,武义知县张国裳曾给壶山头亭即凌云亭撰联曰:“锦绣万花谷,乾坤一草亭”。据说雨后的壶山景色尤其壮丽迷人,清人倪成萱有诗赞“武阳十景”,其中之首景赞便是《壶山春霁》,其云:

“孤亭临喷薄,驿树出城来。

落影阴犹合,连山望忽开。

禅枝宿众鸟,石柱仄青苔。

兜率知名寺,气酣歌吹台。”

清人徐俟台的《春日游壶山》写得更是情浓意真:

“新雨初收霁色开,春风荡漾思幽哉。

鸟能解语衔香至,山亦知时拥翠来。

无限峦光生远岫,何妨屐齿破苍苔。

老僧也识寻芳趣,徙停亭臬允不回。”

今日壶山,每逢雨前雨后,“戴帽”风格依旧未变,望壶山之巅,烟云缥缈一如仙境。春季壶山之翠绿如宝石临城中,秋时金晕绕壶山之顶如神佛视城内,夏季壶山送爽形成一清凉谷,冬季壶山生高雅,更见其风情万种。壶山就是风姿绰约武义人的象征。武义人爱壶山,壶山是武义人生活的福地。

2.熟溪,是武义人的母亲河

熟溪是大自然赐给武义人的礼物,它是武义人的母亲河。熟溪不仅养育了武义人,同时美化了武义县城。熟溪,古名武阳川,元代至正年间,取“溪有水则岁熟”之意而改名熟溪。

熟溪发源于桃溪镇碧水坛,全长27.6公里,先东北行并沿途合入番背、深井源、大坑口诸小溪,至源口村,有梅岗溪(小同水)自右岸汇入源口水库,再东流出白姆,受管坑水出李兰桥。李兰桥以上河段称麻阳港,李兰桥以下河段称熟溪。她依次有乌溪、古竹溪、双坑溪、南缸窑溪自右岸汇入。熟溪径直穿越县城,于胡处、丁前处汇入武义江,然后下婺江,过兰江,进富春江,最后由钱塘江注入东海。

前述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曾在武义建县不久到武义,留下了《宿武阳川》一诗,清人倪成萱赞绘“武阳十景”之二的《熟水秋澄》云:

天高云去尽,溪水绕尽余。

接缕垂芳饵,潜波想巨鱼。

狎鸥轻白浪,别浦落红蕖。

出郭已清目,溶溶满太虚。

古诗人笔下的桃花源——熟溪,风物古朴幽雅,诱人神往,千百年来静静地淌流在武义的大地上,滋润着武义人,养育着武义人。如今熟溪在湖畔公园的伴陪下,更是风情万种,分外妖娆,古老的母亲河——熟溪焕发出了青春光彩。

三、畲族聚居:柳城畲族镇鸟瞰

畲族——武义唯一的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在柳城这个小镇上。这不禁让人发问:畲族是怎么来到四周皆为汉族的这片土地之上?它又是如何在柳城绽放自己独特的风采?在武义日益繁荣的今天,畲族向人们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1.源流:柳城畲族的历史记忆

打开尘封的记忆,历史上的畲族经过几度辗转迁徙来到柳城定居,并在后来的革命战争中英勇不屈,为国家的建立贡献自己的力量;还在和平年代延续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令人留恋的尤为它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宣莲”和优美动听的山歌。

(1)武义畲族来历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山哈”或者“山达”,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民族歧视以及战祸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他们离乡背井,辗转迁徙。据《武义柳城镇志》记载:畲族最早迁往浙江(景宁)是唐永泰二年(776年)。宋、元时期,畲族迁徒更加频繁,活动的范围也愈来愈大;到了明、清时期,畲族自南而北,大量往浙江、安徽等省迁徒,武义畲族迁入时间从明朝末年到解放前夕,大多祖居云和、景宁两县,途经丽水、松阳、遂昌等地迁居而来。目前定居在柳城地区的畲民有钟、雷、蓝三姓。

武义的畲族现有人口万余人,聚居在柳城畲族镇的有3500余人,是浙江畲族人口聚居最大的一个民族镇,属浙江省18个民族乡镇之一。畲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对外通用的是汉语文。

(2)革命斗争小史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畲族人民饱受压迫,不断迁徙。因此畲族人民具有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优良品质,在革命斗争年代,他们的这种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共产党的指引下,他们和被压迫的汉族人民一起,团结战斗,给反动统治者以沉重打击,为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武义宣平两县人民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减租减息、打土豪镇恶霸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大屠杀,疯狂迫害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下,广大畲族青年不畏强暴,积极参加地下党组织。1927年底,泽村乡种子源、坞春、黄山头、鲍畈等村的雷明清、蓝根福、蓝根水等20多位畲族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广大畲族党员和群众积极投入了全县轰轰烈烈的减租反霸斗争的农民运动。各地党组织发动佃户到财主家焚烧契据,抗租抗税,镇压恶霸,并发动了闻名的宣平农民暴动。国民党宣平县政府面对畲汉人民风起云涌的革命洪流,惊恐万分。

1928年底,农民暴动遭到省防军的残酷镇压,白色恐怖笼罩着宣平乡村。畲族党员蓝大路、钟火林等人,走村串户,重新组织革命力量,坚持地下斗争,不久,他们参加了攻打宣平城,以营救革命同志为目的的劫狱斗争。

1930年在宣平一带先后组建了共产党领导的东、南、西、北四个营的红军队伍,即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这是一支影响深远的人民革命武装。在二千余人的红军队伍中,有好大一部分是英勇的畲族儿女。

1935年由粟裕、刘英率领红军挺进师480人,从遂昌瓦窑岗到达宣平县东坑村(现属西联乡),击毙了该村恶霸刘增福、傅永星、傅金土,还张贴了打土豪、分田地等内容的宣传标语。1935年到1937年间,他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之后浙东游击队六支队一直在武义开展武装斗争。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同样有不少有志畲族青年参战。解放后的剿匪斗争中,有200多名畲族青年踊跃参加民兵组织。泽村乡畲族青年蓝挺芳、蓝土芳,带领民兵参加了围剿顽匪鲍子仁、童贵昌的战斗。抗美援朝时,又有20多名畲族青年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参战。蓝火友烈士于1953年7月2日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畲族人民为解放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伟大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畲族的生产方式

历史悠久的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生产、生活习俗。

——社会生产习俗

畲族人民一直依山而居,畲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蕃薯为主,狩猎经济为辅。

早在公元7世纪,畲族先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刀耕火种”,所耕之地多属于缺乏水源的旱地。受土质、水利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农作物产量不高,所以终年劳作依然过着食不裹腹的艰苦生活。由于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之地,因此畲族的狩猎经济一直比较发达。

柳城畲族狩猎活动一般在农闲时节进行。男性畲民最喜欢集体出猎,每次出猎,都是自愿结队前往狩猎地点,按事先的分工分成两组后,一组负责把野兽赶出,另一组叫“守靶”小组,把守野兽出没的地方,等野兽窜出之际射击。畲族的狩猎活动还有另外一个特色,那就是畲民对猎神——七五神的信仰。在出猎前,队员们都要到猎神爷七五神庙中上香,请求猎神的保佑。祭祀结束后,众猎手要朝天鸣铳以示神威,然后由其中一名猎手把未燃尽的香插于枪口,到了狩猎的地点把此香插于山脚下。在分配猎物的时候,他们还遵循着平均分配的原则,在猎物四足未捆好前赶到的人都有一份,童叟无欺,男女均等。“农耕”与“狩猎”是畲族早期的生产习俗。

柳城畲族人民近代农业生产还包括山地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山地生产以种植蕃薯为主,同时兼种黄豆、玉米、蚕豆、花生、毛芋、洋芋等,部分畲民亦种植生姜、宣莲等。下湖源、白马下、堰下等地畲民种植“宣莲”相传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如今,许多柳城畲民都种植“宣莲”。

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畲族居住的地区普遍出产毛竹、杉木,因此部分畲民在农闲的时候,都会编制一些斗笠、筐等竹器农具;除了编制外,家庭纺织也是畲族家庭手工业中重要的部分。妇女纺的麻布,织的腰带,在满足自家需要后,还会拿到市场上出售。

——生活习俗

畲族人民“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建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畲族平时的饮食和当地汉族相同,主食有大米和蕃薯,杂粮有小麦、高粱、小米、玉米以及南瓜、马铃薯、芋头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

畲族服饰文化多姿多彩,畲族服饰以“凤凰装”最具特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在服饰和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边,有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的颈、腰和美丽的羽毛;红头绳扎的头髻,高高盘在头上,象征着凤髻;全身悬挂着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相传畲族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招他为驸马,在与三公主成亲时,帝后娘娘给三公主一顶非常珍贵的凤冠和一件有珠宝的凤衣,祝福女儿三公主像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吉祥如意。婚后生下三男一女,当盘瓠王的女儿长大出嫁时,美丽的凤凰从广东凤凰山衔来了五彩斑斓的凤凰装。从此,畲族妇女穿凤凰装,以示万事如意。

——民间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畲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他们都是以歌来叙事、抒怀、言志的,以歌耕作、会友、传知、施教、自娱,在婚嫁、丧事、祭祖等习俗活动中,更是少不了歌。可谓无所不及,所以畲乡历来素有“歌的海洋”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