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民族发展史
45409700000036

第36章 近现代史时期汉民族的新发展(2)

再次,是近代工人阶级的队伍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最早是在汉民族中产生和形成的。其后,在整个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也是汉族成分的工人最多。这就使得汉民族在中国进入近代后,作为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也就必然在全国各民族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体作用。

最后,是汉民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较早,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又最早在汉民族中诞生,使得马克思主义最早在汉民族人民中得到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普退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也最早在汉民族中进行,并产生了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这样,在中国共产党这种领导作用的支配下,汉民族当仁不让地挑起了革命的重担。

所有这些与深深扎根于2000多年的文明史中,根源于上下5000年的历史源流中的汉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固的民族稳定性结合在一起,与汉民族反抗任何民族压迫的革命的民族精神和传统融汇在一起,就使得汉民族在国内民族关系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体作用,这也就是汉民族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新发展。

(第二节社会主义汉民族的形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汉民族也就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以及肃反运动,随着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不仅标志着几千年的阶级别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也标志着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于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和苦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汉民族,在这个转变中发展而形成为社会主义民族。

社会主义民族的概念最早是列宁于1926年在《关于自治问题的争论总结》中提出来的,当时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大民族”。后来,斯大林根据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11年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于1929年,在《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中,发挥了列宁的论述,专门对社会主义民族作了具体的阐述。他说:

苏维埃民族“是在俄国资本主义被推翻以后,在资产阶级及其民族主义政党被消灭以后,在苏维埃制度确立以后,在旧式民族即资产阶级民族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工人阶级及其国际主义的政党,是团结和领导这些新式民族的力量。为了消灭资本主义残余和胜利地建设社会主义而在民族内部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的联盟;为了各个民族及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由发展而消灭民族压迫的残余;为了确立各民族间的友谊和确立国际主义而消灭民族主义的残余;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与一切被压迫的和没有平等权利的民族结成统一战线,——这就是这些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社会政治面貌。”“这种民族应该评定为社会主义民族”。

斯大林的这些论述至今仍然是有指导意义的。

经过中国3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汉民族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民族,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作为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已经消灭了,作为阶级的资产阶级也已经不存在了,从而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原来作为地主、富农对立面的农民,已不是耕者有其田的个体农民,而是社会主义的农民,原来作为资本家对立面的工人,已不是卖劳动力的工人,而是社会主义的工人;原来在旧社会大部分依附于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也变成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了。这与过去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乃至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划分为阶级的汉民族根本不同,社会主义的汉民族已不划分为阶级,在民族内部也就没有阶级的根本对立。胡耀邦同志在党的12大上所作的报告中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说:“党中央反复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由社会主义的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组成的汉民族,其内部的主要矛盾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于是阻碍民族发展的阶级障碍被彻底扫除了,这就为汉民族的繁荣和昌盛提供了最好的基础和条件。此其一。

其二,由于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并且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原则,这就决定了汉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社会主义性质。

其三,由于汉民族与全国各民族人民一样,公认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公认马克思主义和毛译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因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在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实现和巩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方面;在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国家和安全和独立方面;在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发展农业,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证人民需要,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面;在国际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执行社会主义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方面,汉民族虽然都处于主导地位,挑起了重担,并充分发挥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早已形成的主体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中,却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理论,不断批判和铲除大汉族主义,努力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逐步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此同时,汉民族还发扬在历史上固有的对外族或外国优秀文化的吸收力和消化力,在新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也积极学习和引进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技术,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其四,在意识形态上,由于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汉民族,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民族,坚决批判和抛弃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使全民族的思想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40年来,汉民族在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还以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以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以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以为人民服务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对全民族进行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获得了发展,大批社会主义的新人辈出,大量社会主义的新事涌现,雷锋、王铁人、罗健夫、蒋筑英,以及“老山”英雄们都是汉民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杰出代表。胡耀邦同志在党的12大的报告中还说过:“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也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汉民族。

196I年9月,李维汉同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论述中国各民族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民族时,列举了五个共同点,其内容是:

[1)政权是社会主义的,都是以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各民族地区都是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占着统治地位和绝对优势。

(3)在文化领域内,在大多数民族中,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并且日益发展着。

(4)大多数人民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面貌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初步形成。今后,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日益发展和巩固的条件下,随着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的生活实践和自我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思想,必然在各民族人民中日益普及、提高和深入起来。

(5)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已经在一切民族中巩固地树立起来了。

并说:“这些共同点,标志着我国最大多数的民族已经开始成为社会主义民族”。

现在,作为社会主义的汉民族,经过40年的锻炼和发展已经成熟起来,正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复兴,万众一心,楔而不舍,不屈不挠地前进着。

对于古老的汉民族,如果说两汉是其幼年时期,隋唐是其青年时期,明清是其中年时期,近代是其老年时期,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的汉民族则是汉民族的返老还童。在历史上曾经对人类文明作出过辉煌贡献的汉民族,16世纪以后,特别是在近代落后了,衰老了。但是今天,以社会主义为其新的生命力的汉民族,一定会达到和实现民族振兴的目的。

试看未来的世界,在继承历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振兴起来的社会主义的新汉民族,必将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物质面貌和社会政治面貌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汉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辉煌的文化,强烈的民族意识,特殊的凝聚力、吸收力和创造力。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五彩缤纷又复杂多变,但是作为一个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其表现在民族的“四大特征”上,是有特定的内容和稳定的特点的。这就是斯大林所说:“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羽毛球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