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民族发展史
45409700000007

第7章 支源——苗蛮、百越和戎狄(1)

(第一节支源之一——苗蛮)

一、从盘古开天辟的传说谈起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圆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正当中原大地流行着黄帝制器,创造一切的神话传说进,汉民族的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在流传于千古的《天问》中,却置黄帝传说于不顾,提出了宇宙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孰初作之”的问题。

与中原炎黄系统尊黄帝为“人文之祖”不同,在中国南方却盛行着“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回答了屈原提出的这个问题。神话学家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整理了古籍中的票,详细记述了这个传说,他说:

“据说当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就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象一个大鸡蛋。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

他在大鸡蛋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这样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睡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漆黑粘糊的一片,闷得人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面前的黑暗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到山崩地裂似的一声响:哗喇!大鸡蛋突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的板斧一挥,划分开来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撑天柱地的辛苦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相当巩固,他不必再耽心它们会合在一起,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他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地倒下来死云了。

他临死的时候,周身突然起了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他的左眼睛变成了太阳,右眼睛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和髭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和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湿润的玉石,就是那最没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总之一句话:这垂死化身的盘古,用了他的整个身体使这新诞生的世界丰富而美丽。”

为什么中国南方会流传与黄帝制器,创造一切的截然不同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呢?究其根源,是因为汉民族除以炎黄和东夷为其主源之外,还以苗蛮为其支源。盘古开天辟地就是流传在苗蛮集团中的始祖神话传说。

二、苗蛮的名称、分布及组成

苗蛮是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泛称,在古籍文献中或称为“苗”,或称为“三苗”,或称为“三毛”,或称为“有苗”,或称为“苗民”,或称为“蛮”,或称为“南蛮”。从古籍文献记载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约在尧、舜、禹时代多称“苗”、“有苗”等,至周代以后,则称之为“蛮”、“南蛮”等,考“苗”、“蛮”二声,系阴阳对转。古字同音同义。《广雅·释诂》“苗”、“蛮”均解作(轻易之意),故徐旭生“综括两名词,叫它作苗蛮”集团是比较合适的。

苗蛮集团的分布情况如何?许多学者常引用的《战国策·魏策》中吴起站在北方魏国坐北朝南的位置所说十分具体,他说:

“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悖北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

此后,《韩非子》、《韩诗外传》、《史记·吴起传》、《说苑·君道》、《路史·国名纪》、《初学记》等均从“左彭蠡、古洞庭”之说。

其实,从苗蛮集团的活动来看,苗蛮最初并不局限于“左彭蠡、古洞庭”。《帝王世纪》云:“帝尧陶唐氏……诸侯有苗氏处南蛮而不服”。苗蛮集团与炎黄集团和东夷集团之间发生了频繁的战争。战争的结果都以苗蛮集团的失败而告终。《吕氏春秋·召类》即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民,更易其俗。”《墨子·非攻下》:“昔者,三苗大乱,禹亲把天之瑞命征有苗。苗师大乱,后乃遂几。”丹水,即今之湖北丹江,发源于陕东南部终南山,从商县经河南到湖北入汉水。此处下是在与炎黄集团接壤之处,可见,苗蛮集团的活动范围其西北抵湖北与陕西、河南的交界之处的丹江流域。此其一。

其二,《史记·五帝本纪》又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荆州,《汉书·地理志》称之为北荆条山。其在潼水上游,与丹江同在湖北西北部,此即与上所说苗蛮集团分布在丹江流域相合。而江,则为古长江的专称;淮,即淮河。可知,苗蛮又活动在长江至淮河流域一带。盖可知苗蛮最早的活动范围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和洞庭之间。

苗蛮集团的组成情况十分复杂,许多问题在战国之时已难以考证,现在更是难以稽考了。但下列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1.苗蛮集团与炎黄集团和东夷集团相比,是相对较落后的一个集团,因此,在关于苗蛮的神话传说中,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情况就比炎黄和东夷两个集团具体、明白。其代表就是女娲。屈原在《天问》中即问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就是说女娲有人面蛇身的形体,到底是谁把她形体制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则明确解释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女娲成了创造万物的女神。原始社会初期的人不明白生育之原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女娲也是造人的女神,汉代的《风俗通义》云:“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子絙泥中,举以为人。”由此,我们可以肯定以女娲为站得住,以蛇为图腾的氏族是苗蛮集团中最古老的一支,其是南方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代表。

2.如果说女娲是南方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代表,那盘古就是南方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代表。盘古,初称盘瓠。《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了关于盘瓠具有的神秘色彩的历史:

“昔高辛氏(即帝喾)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氏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十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以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着独立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复刊。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五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带。于是喜迎致诸子。衣裳斑斓,言语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

剥去神话的外衣,这段记载给我们透露出不少关于苗蛮的信息:其一,盘瓠是以狗为图腾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或部落。其二,盘瓠“言语侏离”,说明苗蛮集团在语言上与炎黄、东夷两集团完全不同。其三,苗蛮集团在炎黄和东夷集团的尧、舜时期得到了较大的“滋蔓”发展。并帮助帝喾部落打败了犬戎。

3.颛顼也是苗蛮集团中一支重要的部落,有“苍舒、、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八个氏族。颛顼史称高阳,据《史记·五帝本纪》其为“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其实这是后人牵强附会的说法,重要的是颛顼以后的驩兜、三苗、祝融都成了苗蛮集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4.尧、舜、禹时期,苗蛮活动最频繁的是“三苗”氏族或部落(或者是总称为三苗的若干苗蛮氏族或部落)。其活动的主要开工是以尧、舜禹之间的战争。对此,古籍文献中留下的记载特别多。在尧时,“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迁三苗于三危”;在舜时,又“北分三苗”;在禹时,“禹攻三苗”,“三苗大乱”,“后乃遂几”。

5.驩兜是苗蛮集团中以食鱼的水鸟——鹳鸟为图腾的部落。《山海经·大荒南经》云:“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杨是食。”可见这是一个渔猎和农耕经济类型的部落。这种以渔猎为重要生活来源的情况,正好说明它是活动在江汉水网地带的南方苗蛮集团的一员。由于炎黄、东夷集团与苗蛮集团的战争以苗蛮的失败而告终,所以舜在战胜三苗部落流四凶时,将驩兜逐于崇山。如果说驩兜部落与三苗不是同属苗蛮集团的话,那舜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把驩兜也加以放逐的。

6.祝融部落史称有“巳、董、彭、秃、妘、曹、斟、”八个氏族,传说是从始祖母的左、右肋下分别生出来的。其首领名为重黎,曾“掌祭火星,行火政”,史载重黎死后葬于衡山,《荆州记》载:“衡山之南有南正重黎墓”。所以重黎葬地又称祝融峰。可见,祝融部落也是苗蛮集团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苗蛮与华夏民族的渊源关系

历史的多样性制约着民族的形成过程,苗蛮集团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这就是学术界多数所公认的,苗蛮集团中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畲等族中盛传的关于盘瓠的传说就是明证。

另一方面,苗蛮集团中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又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而与华夏民族有一定的族源关系。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苗蛮中的一支发展形成的楚民族,后来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

关于楚民族的形成,笔者将在第三编中详述,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楚民族最早兴起的地方正是苗蛮曾活动过的丹江流域。《史记·楚世家》说:周成王时,“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丹阳之地有二:一是清人宋翔风所说的丹江与淅水相会之处的丹阳,即今汉水上游地区;二是荆山丹阳,其大致地望,北不过汉水,南不过荆山,西不过彭水(今南河),东不过鄢水(今蛮河)。楚民族从丹淅丹阳迁到荆山丹阳,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即《左传》昭公12年所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又“楚”字甲骨文作、,小篆作,石鼓作,都有建国林中的意义。《说文解字》训楚为“丛木,一名荆也。从林。”因此,先秦古籍文献中常称楚民族为“荆楚”或“楚荆”,例如《诗经·商颂·殷武》中即有“维女荆楚,居国南乡”和“挞彼殷武,奋伐楚荆”的记载。正因为楚民族开发以荆山丹阳为中心范围的地域渐有成效,所以周夷王时熊绎之五代孙“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其“伐庸、杨奥、至于鄢。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江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证明江汉地区已成为楚民族左右驰骋,纵横捭阖的地域了。而丹江及江汉地区正是苗蛮集团活动的主要地域。作为华夏民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楚民族既然崛起于丹江及江汉地区,那么自古就活动在这个地域内的苗蛮集团的一部分就是楚民族的主要族源,推而论之,苗蛮集团的一部分也就是华夏民族的一个支源。

除此以外,女娲和盘瓠的传说在汉民族中的流传演变也可证苗蛮集团是华夏民族的一个支源。

关于女娲的传说,从其造物、抟土作人和炼石补天的故事中,可知至少在战国时期,女娲在楚民族,即南方的华夏民族中,已成为一个开天辟地式的崇拜对象了。屈原之所以在《天问》中要发出“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的问话,其根源恐怕就是因为女娲氏族或部落是楚民族的老祖宗之一。也正是因为苗蛮集团中的女娲氏族或部落与华夏民族有着这种族源关系,所以,在西汉汉民族形成时,女娲成了整个汉民族所公认的神圣化合物和祖先之一,女娲的传说也就成了整个汉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流传至今。

关于盘瓠的传说,前已提及,其后来演变成汉民族的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这个演变情况,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徐整写的《三五历纪》,其云: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在此最可注意的是,《述异记》的记载,明确说明了关于盘古传说演变的具体时代和地方。时代,是“秦汉间”,这正是华夏民族统一,并发展、转化为汉民族的时期。地方,是“吴、楚间”,这正是苗蛮集团活动过的地域。这就表明,秦汉之时,盘古开天辟地的英雄伟迹,不仅为南方苗蛮集团所传颂,更为正在形成的汉民族所崇扬。盘古作为创造代表汉民族共同地域的“五岳”的英雄,被汉民族公认为开山祖。这也表明苗蛮集团中的盘瓠氏族或部落与华夏民族也有一定的族源关系。

以上所述,可见,苗蛮集团虽然不是全部发展、溶合为华夏民族,但其中的一部分确是主要通过楚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所以,在族源关系上来说,苗蛮是华夏民族的支源之一。

(第二节支源之二——百越)

一、“龙的传人”之缘起

古老的地方有一条龙,

他的名字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飞龙脚下我成长,

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这深沉感人的《龙的传人》之歌,竞相传唱在海峡两岸,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激起了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表现了台湾同胞不忘宗、不忘根的民族认同感。

为什么称之为“龙的传人”呢?

这与远古时人们崇拜龙图腾有缘。《淮南子·原道训》云:“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剌舟,因之也。”高诱注亦云:“文身,刻画其体内,点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伤也。”文身“为蛟龙之状”,正是原始人图腾崇拜的一种重要形式。那么是什么人因崇拜龙图腾而文身呢?是越人。《说苑·奉使篇》云:“诸发曰彼越……处海垂之际,屏外着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斓成章,以象龙子,将避水神也。”《汉书·地理志下》应劭注亦云: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而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由此可见,汉民族之所以又常称为“龙的传人”,是与三代越人崇拜龙图腾有着渊源关系的。三代越人所组成的百越集团是汉民族及其前身华夏民族的又一个支源。

二、百越是中国南方的又一支土着

当中国南方的一支土着——苗蛮活跃于长江中游的江、淮一带时,中国南方的另一支土着——百越也早活跃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和岭南一带了。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展现出了与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有着不同特点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繁荣情景。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位于长江流域的杭州湾南岸的一个小平原上。其遗址分为4层,最下层年代距今约6900多年,很巧,这与距今大约6000多年,位于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遗址的年代大体相当。两者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有:

1.粮食作物不同。河姆渡发现大量成堆的稻谷,半坡出土的却是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