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鲁迅读过的书
4546800000022

第22章 诸子部(244种)(4)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一至三)》引用其中《笑得好》初集一个笑话:“昔有孝子,遇其父病,闻股肉可疗,而自怕痛,执刀出门,执途人臂,悍然割之,途人惊拒,孝子谓曰,割股疗父,乃是大孝,汝竟惊拒,岂是人哉!是好比方;林先生云:‘说法虽乖,功效实同’,是好辩解。”

■《吹网录》

[清]叶廷琯(1791-?)撰。杂考。有同治年间刻本。《日记·1932/4/3》:“往来青阁买陶氏涉园所印图象书三种四本,《吹网录》、《鸥陂渔话》合刻一部四本,《疑年录汇编》一部八本,共泉十九元。往博古斋买张溥《百三家集》本《阮步兵集》一本,一元二角。”

■《春在堂随笔》

[清]俞樾著。文史笔记。《集外集拾遗补编·会稽禹庙窆石考》等文提及此书。

■《丹铅总录》

[明]杨慎著。原有《丹铅馀录》、《续录》、《闰录》、《摘录》等,后杨慎门人删除重复,定为28类,名曰《总录》。所谓“丹铅”,有批改、评论、考证的意思。鲁迅《古籍序跋集·〈嵇康集〉著录考》征引此书。《四库全书总目》归入子部杂家类,《提要》评价此书说:“慎以博洽冠一时。使其覃精研思,网罗百代,竭平生之力以成一书,虽未必追踪马、郑,亦未必遽在王应麟、马端临下。而取名太急,稍成卷帙,即付枣梨,为编,祗成杂学。王世贞谓其工於证经而疏於解经,详於稗史而忽於正史,详於诗事而略於诗旨,求之宇宙之外而失之耳目之内,亦确论也。又好伪撰古书以证成己说,睥睨一世,谓无足以发其覆,而不知陈耀文《正杨》之作,已随其后。虽有意求瑕,诋太过,毋亦木腐虫生,有所以召之之道欤!然渔猎既富,根柢终深。故疏舛虽多,而精华亦复不少,求之於古,可以位置郑樵、罗泌之间。其在有明,固铁中铮铮者矣。”所谓《正杨》,即“纠正杨慎”的意思。

■《订讹类编》

[清]杭世骏著。考据学著作。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论及铁铉两个女儿在伎馆作诗时说:“我这回从杭世骏的《订讹类编》(续补卷上)里,这才确切的知道了这佳话的欺骗。他说:‘……考铁长女诗,乃吴人范昌期《题老妓卷》作也。诗云:‘教坊落籍洗铅华,一片春心对落花。旧曲听来空有恨,故园归去却无家。云鬟半馨临青镜,雨泪频弹湿绛纱。安得江州司马在,尊前重为赋琵琶。’昌期,字鸣凤;诗见张士瀹《国朝文纂》。同时杜琼用嘉亦有次韵诗,题曰《无题》,则其非铁氏作明矣。次女诗所谓‘春来雨露深如海,嫁得刘郎胜阮郎’,其论尤为不伦。……’”

鲁迅结论说:“《国朝文纂》我没有见过,铁氏次女的诗,杭世骏也并未寻出根底,但我以为他的话是可信的,——虽然他败坏了口口相传的韵事。况且一则他也是一个认真的考证学者,二则我觉得凡是得到大杀风景的结果的考证,往往比表面说得好听,玩得有趣的东西近真。”

■《东谷所见》

[宋]李之彦著。短篇论文集。《四库提要》说:“之彦,永嘉人,东谷其所自号。书中教导一条,称游湖海五十年,教公卿大夫之子孙屡矣,教寻常白屋之类亦多。则老塾师也,是书凡十三则,皆愤世疾俗,词怨以怒。末载太行山戏语一条,谓是非不必与世人辨,盖其篇中之寓意。前有自序,题咸淳戊辰小春,正宋政弊极之时也。”《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东坡志林》

题[宋]苏轼(1037-1101)撰。杂考笔记。《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论及《三国志》引用该书说:“途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这是了解三国故事流布过程影响民间的重要资料。

■《东塾读书记》

[清]陈澧撰。购自广州广雅书局,同时购有《清诗人征略》、《松心文钞》、《桂游日记》等,共23册,7元7角。见《日记·1927/7/3》。

该书未完成,为陈澧晚年著述。原书规划25卷,分论经、史、子,但论史部分没有完成。书旨意在综合汉儒、宋儒之说。另有关于音韵之论。

■《东塾遗书》

[清]陈澧撰。9卷,见《日记·1927/9/16》。

■《东斋纪事》

[宋]范镇(1007-1088)撰。本书是关于时事见闻的笔记。《四库提要》谓:“晁公武《读书志》称崇观间以其多及先朝故事,禁之。今观其书多宋代祖宗美政,无所谓诽讪君父,得罪名教之语。特以所记诸事皆与熙宁新法隐然相反,殆有寓意於其间。故镇入党籍,而是书亦与苏、黄文字同时禁绝。迨南渡以後,党禁既解,其书复行。是直蔡京以王安石之故,恶其异议耳,非真得罪於朝廷也。”《鲁迅全集》卷10第21页注5,题此书为[宋]许观撰。按许观也有《东斋纪事》。此处未详孰是。

鲁迅钩沉辑录宋人张淏佚书《云谷杂记》,有《序》说校订经过:“此本(作者按:指鲁校本)一卷,总四十九条,传自明钞《说郛》第三十卷,与陶珽所刻绝异。刻本(作者按:指陶珽刻《说郛》)析为三种,曰《云谷杂记》,曰《艮岳记》,曰《东斋纪事》,阙失七条,文句又多臆改,不足据。”陶珽刻本《说郛》与前所谓“传自明钞《说郛》”均为“明钞”,但陶珽本后出,将《云谷杂记》其中的“寿山艮岳”条抽出,归于《艮岳记》;将其中二十五条抽出,题为《东斋纪事》。鲁迅校订后,指出这个事实。

■《读书丛录》

[清]洪颐煊(1765-1833)编纂。鲁迅《〈嵇康集〉著录考》征引此书。见《古籍序跋集》。

■《读书脞录》

[清]孙志祖撰。杂考。见《日记·1935/2/20》。

■《读书脞录续编》

[清]孙志祖撰。杂考。见《日记·1935/2/20》。

■《读书杂释》

[清]徐鼒(1810-1862)撰。杂考。《日记·1923/3/17》提及此书。

■《遁窟谰言》

[清]王韬(1828-1879)著。笔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王韬,近代思想家。原名利宾,字兰卿,号仲弢、天南遁叟、弢园老民等。吴县甪直人。曾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

■《复堂日记》

[清]谭献(1832-1901)撰。杂录。《日记·乙卯/9/7》提及此书。

■《革命军》

[清]邹容(1885-1905)著。书中自序后署名“皇汉民族亡国后之二百六十年岁次癸卯三月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记”。书中提出了建立“中华共和国”的革命意见,当时影响极大。鲁迅在《坟·杂忆》中说:“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但鲁迅并不相信因为革命而鼓涌起来的堂皇情绪,他同时在文中说:“我以为国民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应该更进而着手于较为坚实的工作了。”

■《广东新语》

[清]屈大均(1603-1696)撰。杂记。《日记·1927/6/9》提及此书。该书成书于屈大均晚年。全书28卷,每卷述事物一类,即所谓一“语”,如天、地、山、水、虫鱼等。此书是阮元主编《广东通志》的“外志”,“新”录多,“旧”录少,所以名为《广东新语》。据该书潘耒序称:“……于是考方舆,披志乘,验之以身经,征之以目睹,久而成《新语》一书。”屈大均在自序中谈到了自己创作此书的目的:“予尝游于四方,闳览博物之君子,多就予而问焉。予举广东十郡所见所闻,平昔识之于己者,悉与之语。语既多,茫然无绪,因诠次之而成书也。”

■《癸巳存稿》

[清]俞正燮(1775-1840)撰。杂考。有光绪年间刻本。书多考据,有精确之见,嘉惠后学颇深。鲁迅于上海中国书店购得,见《日记·1935/1/20》。

■《癸巳类稿》

[清]俞正燮著。笔记。《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等文提及此书。参《癸巳存稿》条说。

■《癸辛杂识》

[宋]周密撰。有《前集》、《后集》、《续集》、《别集》多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是编以作於杭州之癸辛街,因以为名。与所作《齐东野语》大致相近。然野语兼考证旧文,此则辨订者无多,亦皆非要义;《野语》多记朝廷大政,此则琐事杂言居十之九,体例殊不相同,故退而列之小说家,从其类也。”《提要》所谓“小说”,在子部;考此书多个人见解,因亦归入“诸子部”。

鲁迅多次征引此书。《集外集拾遗补编·书苑折枝(二)》转引一段文字有趣味:“尧舜禹汤文武,一人一堆黄土;皋夔稷伊周,一人一个髑髅。大抵四五千年,著甚来由发颠?假饶四海九州都是你底,逐日不过吃得半升米。日夜宦官女子守定,终久断送你这泼命。说甚公侯将相,只是这般模样。管甚宣葬敕葬,精魂已成魍魉。姓名标在青史,却干俺咱甚事?世事总无紧要,物外只供一笑。”鲁迅对此犬儒主义主张评论道:“……见世事无可为,乃强置己身于世外,作旁观放达语……”《中国小说史略》讲述《水浒》渊源,从中引用了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

■《桂游日记》

[清]张维屏撰。《日记·1927/7/3》提及此书,参《东塾读书记》条说。

■《鹤林玉露》

[宋]罗大经著。笔记。《两地书·厦门——广州(五四)》中说:“一个人也许应该做点事,但也无须乎劳而无功。天天看学生的脸色办事,于人我都无益,这也就是所谓‘敝精神于无用之地’……”这里的引语“敝精神”云云,就出自该书卷9。

罗大经,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尝登第,为容州法曹掾。《四库总目提要》评价此书,谓在诗话语录之间,详于议论,而略于考证。

■《横阳札记》

[清]吴承志撰。杂考。10卷。见《日记·1934/11/3》。

■《侯鲭录》

[宋]赵令(1061-1134)著。其中有对《莺莺传》的考辨。《中国小说史略》讲述《莺莺传》等提及此书。

赵令,初字景贶,改字德麟。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玄孙。元中为苏轼荐于朝。后坐元党籍,被废10年。“鲭”是把鱼和肉合在一起的一种菜,书名出自《西京杂记》卷2:“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作者按:又作楼护,即汉将军)丰辨,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此书博采诸儒诗词逸事,精彩纷呈,以书之味比做五侯鲭。

■《湖雅》

[清]汪曰桢著。笔记。书中分别记述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一带)物产,故名《湖雅》。物产分为26类,多涉烹饪食品。

卷9“器用之属”中谈到镜子,以为玻璃镜多照物不准,“俗谓之走作”,又易碎,因此不如铜镜。鲁迅在《看镜有感》中对汪论表示不解:何以“玻璃镜不如铜镜之准确。莫非那时的玻璃镜当真坏到如此,还是因为他老先生又带上了国粹眼睛之故呢?”事实上,玻璃镜在制作时若含有杂质或冷却时温度不平衡,成品照物会出现不准,“走作”,也即“走样”、“走形”,这是在今天也可以见到的一种玻璃现象。

■《蕙杂记》

[清]严元照(1773-1817)著。读书笔记。

《集外集拾遗补编·书苑折枝(二)》引该书所说一个掌故:“西湖岳庙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既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殿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笑,然亦足以惩奸矣。”鲁迅对此评论道:“严嵩偏和岳飞词,有如是诈伪;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笑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鄂王,岳飞死后谥号。夏言,明吏部尚书,主张抵抗鞑靼,为严嵩所害。

■《鸡窗闲话》

[清]蔡澄撰。当为《鸡窗丛话》。1卷。鲁迅于上海购得,见《日记·癸丑/3/2》。参《元九宫词谱》条说。

“鸡窗”典出刘义庆《幽明录》,说兖州刺史曾买得一长鸣鸡,爱养备至,鸡遂作人语,与刺史谈,终日不辍。刺史因此言功大进。后人便用“鸡窗”来指代书房。

■《鸡肋编》

[宋]庄季裕著。内中考证古义,记叙逸事遗闻。

《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中说:

“北京学界,前此固亦有其光荣,这就是五四运动的策动。现在虽然还有历史上的光辉,但当时的战士,却‘功成,名遂,身退’者有之,‘身稳’者有之,‘身升’者更有之,好好的一场恶斗,几乎令人有‘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之感。”这里“若要官”一语,即出自《鸡肋编》。

庄季裕,名绰,约1126年前后在世。见闻广博,学有渊源,另著有多部著作,已佚;今存《膏肓腧穴灸法》和《鸡肋编》。后者内容丰富,多具史见,与《齐东野语》齐名。

■《寄蜗残赘》

[清]汪堃著。笔记。该书以为《红楼梦》深义在于“藏谶纬”,《中国小说史略》认为此说“悠谬不足辨”。

■《坚瓠集》

[清]褚人获撰。笔记。多有考据文字。

鲁迅考订李公佐《古岳渎经》曾征引此书。《〈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说:“褚人获《坚瓠续集》(二)云:‘《水经》载禹治水至淮,淮神出见。形一猕猴,爪地成水。禹命庚辰执之。遂锁于龟山之下,淮水乃平。至明,高皇帝过龟山,令力士起而视之。因拽铁索盈两舟,而千人拨之起。仅一老猿,毛长盖体,大吼一声,突入水底。高皇帝急令羊豕祭之,亦无他患。’是又讹此文为《水经》,且坚嫁李汤事于明太祖矣。”

《伪自由书·新药》说:“旧书里有过这么一个寓言,某朝某帝的时候,宫女们多数生了病,总是医不好。最后来了一个名医,开出神方道:壮汉若干名。皇帝没有法,只得照他办。若干天之后,自去察看时,宫女们果然个个神采焕发了,却另有许多瘦得不像人样的男人,拜伏在地上。皇帝吃了一惊,问这是什么呢?宫女们就嗫嚅的答道:是药渣。”这个典故就出自《坚瓠丙集》。鲁迅用“药渣”比喻况老而无用的吴稚晖。

褚人获,字稼轩,又字学稼,号石农,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终身不仕,著作颇多,代表作是《隋唐演义》。

■《蕉廊脞录》

[清]吴庆坻撰。杂说。8卷。1928年南林刘氏《求恕斋丛书》本。见《日记·1934/11/3》。

吴庆坻,清末遗老。本书分国闻、里乘、忠义、经籍、金石、书画、嘉言、杂记八类,内容丰富,涉及政治斗争、典章制度、人物逸事、金石考证、书画鉴别等。

■《京尘杂录》

[清]杨掌生著。笔记。鲁迅治小说史之参考书。又见于《书信·220821致胡适》。

杨掌生,名懋建,字掌生,号尔园,别署蕊珠旧史。道光辛卯恩科举人,官国子监学正。全书辑录梨园掌故逸事83篇,有伶人小传、班社小史、梨园习俗、楼馆考证及师承、技艺等内容。

■《泾林杂记》

[明]周元撰。笔记。为《功顺堂丛书》之一。该书讲述了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较为详细。见《日记·癸丑/1/18》。

■《句溪杂著》

[清]陈立撰(作者按:《鲁迅全集》注谓陈文撰,或误)。笔记。该书考订服制典礼及声音训诂为多。有光绪年间刻本,《日记·1927书帐》提及此书。

陈立,字卓人,句容人。道光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云南曲靖府知府。通经学,尤致力于“公羊”。有《公羊义疏》76卷。

■《开有益斋读书志》

[清]朱绪曾(?-1860)撰。杂记。《日记·1928书帐》提及此书。朱绪曾,藏书家、学者。嗜读书,于《尔雅》用力尤深。官秀水时,获抄“文澜阁”书,故所藏宋元秘籍,世所罕见。所居“秦淮水榭”,藏书达数10万卷,皆颇精审。1853年,太平军至江宁,多为所焚。《开有益斋读书志》6卷、《续志》1卷,为其藏书提要。

■《刊误》

[唐]李涪著。又称《李氏刊误》,杂考。本书是一部考究典故,用古制以正唐制,纠救古来谬误的笔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客窗偶笔》

[清]金捧阊(1760-1810)著。笔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苦孝说》

[清]张竹坡(1670-1698)著。张氏认为《金瓶梅》撰著者乃一个孝子,其父为仇人所害,所以有此作品。按传说种种,其中之一为:孝子复仇,作《金瓶梅》,书角有毒,仇人阅读,以唾液翻书,遂逐渐毒死。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将《苦孝说》置于书首。《中国小说史略》论及此公案。

■《快园道古》

[明]张岱(1597-1679)著。小品文集。鲁迅《答客诮》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注释均不曾提到这诗用典的出处。事实上,《答客诮》源出《快园道古》卷4“言语部”:“解大绅应制,作《虎顾众彪图》诗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文皇见诗感悟,即遣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这里借虎说事,说的都是民间所谓“虎毒不食子”的道理。

■《困学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