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静农著。短篇小说集。未名社出版。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中说:“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然而未名社的译作,在文苑里却至今没有枯死的。”
■《江上》
萧军著。小说集。并赠鲁迅书,见《日记·1936/10/14》。
■《结算》
夏征农(1904-2008)作。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35/6/7》。夏征农,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左联”,曾主编新版《辞海》等多部词典。
■《金粉世家》
张恨水(1895-1967)著。小说。鲁迅为母亲购置,见《日记·1934/5/16》。张恨水,原名张心远,笔名愁花恨水生等,现代著名作家。
■《荆棘》
朋其(黄鹏基)著。短篇小说集。作者为《莽原》撰稿人,后加入狂飙社。
《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中提及此人。《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说:“朋其……用流利而诙谐的言语,暴露,描画,讽刺着各式人物,尤其是智识者层。他或者装着傻子,说出青年的思想来,或者化为渝腿,跑进阔佬们的家里去。但也许因为力求生动,流利的缘故罢,抉剔就不能深,而且结末的特地装置的滑稽,也往往毁损掉全篇的力量。讽刺文学是能死于自身的故意的戏笑的。”
■《荆生》
林琴南(1852-1924)著。短篇小说。文中托名“田其美”、“金心异”、“狄莫”,分别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之。说三人在陶然亭聚会,诋毁国粹,议论间,隔壁走出一个伟丈夫“荆生”来,把三人痛殴一顿。“荆生”就是林琴南自况。
鲁迅在《坟·论照相之类》,说到当时照相馆里多悬挂名人照,但“林琴南翁负了那么大的文名,而天下也似乎不甚有热心于‘识荆’的人,我虽然曾在一个药房的仿单上见过他的玉照,但那是代表了他的‘如夫人’函谢丸药的功效,所以印上的,并不因为他的文章”。这里的“识荆”本来是李白《与韩荆州书》中“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典故,但是用在这里就有了双关、调侃、讽刺的意思。鲁迅行文习惯于顺带给对手一点奚落,往往寓辛辣于诙谐之中。时论往往以为这就是鲁迅所谓的“匕首”或“投枪”,但考诸《鲁迅全集》,认真阅读,就会发现,事实往往并没有那么严重。鲁迅给对手的“打击”,其实更多是一种文化批判。而文化批判,乃是允许辩论的自由文化形态下的常态,鲁迅不过在这种常态文化批判中表现得比较凌厉而已。
■《离婚》
老舍著。小说。见《日记·1933/10/3》。
■《理想的伴侣》
许钦文作。鲁迅仿拟该文的“笔法”作有小说《幸福的家庭》并特意注明:“——拟许钦文”。鲁作发表时篇末曾有“附记”说到《幸福的家庭》与《理想的伴侣》之渊源:“我于去年在《晨报副刊》上看见许钦文君的《理想的伴侣》的时候,就忽而想到这一篇的大意,且以为倘用了他的笔法来写,倒是很合式的……”
■《炼狱》
周楞伽(1911-1992)著。小说。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36/1/20》。
■《》
俞鸿谟著。小说集。1936年日本出版。见《日记·1936/2/14》。俞鸿谟,出版家,“文化大革命”中因为与夏衍的关系被多次批斗,后无法忍受侮辱与痛苦,愤而自杀。
■《两条裙子》
许钦文著。小说集。见《日记·1934/10/11》。
■《烈火》
黎锦明著。小说。《而已集·扣丝杂感》提及此书。作者给鲁迅寄来,但鲁迅没有收到,估计被“检查”掉了。鲁迅对此表示了愤慨。此书出版于1926年,鲁迅当有机会看到。《且介亭杂文二集〈·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
■《林黛玉日记》
中国新文学大系〉喻血轮(1892-1966)作。假托《红楼梦》中林黛玉口吻所作的日记小说。《三闲集·怎么写》中说:“我宁看《红楼梦》,却不愿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记》,它一页能够使我不舒服小半天。”
喻血轮,出生于文学世家。喻氏家族在清代先后有十几人中过举人、进士,多人在文坛享有盛名。喻氏为“鸳鸯蝴蝶派”著名人物,1949年去往台湾,先后为《中华日报》、《新生报》撰写小说,又为《大华晚报》撰写回忆录。
■《留东外史》
题“不肖生”著。该书是一部描写清末留日学生生活的“黑幕小说”。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引用日人安冈的意见说:“安冈氏又说,‘去今十余年前,有……称为《留东外史》这一种不知作者的小说,似乎是记事实,大概是以恶意地描写日本人的性底不道德为目的的。然而通读全篇,较之攻击日本人,倒是不识不知地将支那留学生的不品行,特地费了力招供出来的地方更其多,是滑稽的事。’这是真的,要证明中国人的不正经,倒在自以为正经地禁止男女同学,禁止模特儿这些事件上。”
■《炉边》
陈炜谟(1903-1955)著。短篇小说集。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27/11/11》。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
■《路》
茅盾著。小说。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5/12/19》。
■《落花集》
王志之著。该书有小说5篇和诗2首,鲁迅曾为校订,但未出版。《书信·330626致王志之》等提及此书。
王志之,曾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师(师长叶挺)军事教导队大队文书,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31年加入左联,创办《北方文艺》、《北方文学》杂志。1949年后,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茅盾短篇小说集》
茅盾著。作者来鲁迅寓所赠书。见《日记·1934/10/2》。
■《茅盾自选集》
茅盾著。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33/5/6》。
■《美人恩》
张恨水著。小说。鲁迅为母亲购置,见《日记·1934/5/16》。
■《迷羊》
郁达夫著。小说。李小峰赠书,见《日记·1928/1/31》。
■《渺茫的西南风》
刘大杰(1904-1977)著。小说集。李小峰赠书,见《日记·1926/5/17》。刘大杰,湖南岳阳人,中国古代文学专家。
■《母亲》
丁玲著。长篇小说。《书信·340224致曹靖华》等提及。
■《南行记》
艾芜(1904-1992)著。小说。赠鲁迅,见《日记·1936/1/31》。艾芜,中国现代作家。《南行记》为其代表作。
■《孽海花》
[清]曾朴(1871-1935)著。题“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
《中国小说史略》评价说:“书……特多恶谑,并写当时达官名士模样,亦极淋漓,而时复张大其词,如凡谴责小说通病;惟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则其所长也。书中人物,几无不有所影射……”
曾朴与谭嗣同、林旭、唐才常、杨深秀等交往,创办小说林社,发行译、著小说以鼓荡新风气。1927年,曾朴与长子虚白在沪创设真美善书店,办《真美善》杂志,主要介绍法国文学。《克林威尔》、《嬉王》、《欧那尼》、《笑的人》、《巴黎圣母院》等戏剧和小说,都是由他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
■《茑萝集》
郁达夫著。小说集。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23/11/22》。
■《女人的心》
孙席珍(1906-1984)著。小说集。作者寄赠。见《日记·1929/8/7》。孙席珍,原名彭,学名志新,笔名丁非、丁飞、明琪、司马、邹宏道等。
■《飘渺的梦》
向培良(1905-1961)著。短篇小说集。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说:“作者向我们叙述着他的心灵所听到的时间的足音,有些是借了儿童时代的天真的爱和憎,有些是借着羁旅时候的寂寞的闻和见,然而他并不‘拙笨’,却也不矫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使我们在不甚操心的倾听中,感到一种生活的色相。”该书为鲁迅选校,见《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
■《破垒集》
黎锦明著。小说集。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27/10/23》。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说:“在此后的《破垒集》中,的确很换了些披挂,有含讥的轻妙的小品,但尤其显出好的故事作者的特色来:有时如中国的‘磊山房’主人的瑰奇;有时如波兰的显克微支的警拔,却又不以失望收场,有声有色,总能使读者欣然终卷。但其失,则又即在立旨居陆离光怪的装饰之中,时或永被沉埋,倘一显现,便又见得鹘突了。”
■《七封书信的自传》
魏金枝(1900-1972)著。短篇小说集。1928年上海人间书店出版。
《二心集·我们要批评家》中提及此书。参《跋涉的人们》条说。
■《七年忌》
欧阳山(1908-2000)著。小说集。见《日记·1935/5/28》。
■《秦汉演义》
黄士恒著。历史小说。1917年出版。《书信·240606致胡适》提及此书。黄士恒,历史演义小说家。
■《青年男女》
欧阳山著。小说。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36/5/13》。
■《轻薄桃花》
胡今虚(1916-2003)改编。胡今虚曾拟将苏联文学作品改为通俗小说,编为丛书,该书即改编自《毁灭》。鲁迅在《书信·331007致胡今虚》等提及此书,表示赞同,但没有为之作序或看稿,“因我气力及时间不能容许也”。
胡今虚,鲁迅研究专家。著有《鲁迅诗间注琐考》、《鲁迅诗读札》、《鲁迅逝世五十周年集刊》等。
■《清明时节》
张天翼(1906-1985)著。小说。作者赠鲁迅书,见《日记·1936/4/10》。
■《情书一束》
章衣萍(1900-1947)著。小说集。李小峰赠书,见《日记·1926/5/17》。章衣萍,名鸿熙,字衣萍。
■《取火者的逮捕》
郑振铎著。署名郭源新。小说。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34/11/9》。
■《三姊妹》
柔石著。中篇小说。《二心集·柔石小传》提及此书。
■《山灵》
胡风(1902-1985)编译。小说集。作者赠鲁迅书。见《日记·1936/5/18》。胡风,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生死场》
萧红(1911-1942)著。中篇小说。1935年12月上海容光书局出版,鲁迅为之作序推介。
《且介亭杂文二集·萧红作〈生死场〉序》中说:“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得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
萧红,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等。曾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
(“四大才女”诸说不一,萧红、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庐隐、陆小曼、林徽因、冰心、凌叔华、苏雪林等,都曾得此美誉)之一。
■《失业以后》
刘一梦(?-1931)著。短篇小说集。1929年上海春野书店出版。《二心集·我们要批评家》中提及此书。参《跋涉的人们》条说。
■《碎簪记》
苏曼殊著。小说。文言。《新青年》连载。《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
■《他的子民们》
马子华著。小说。见《日记·1935/12/11》。马子华,白族作家。曾加入左联,著有小说集、诗集、论文集多部。
■《桃园》
茅盾译,鲁迅校阅。小说集。见《日记·1935/12/19》。
■《啼笑姻缘》
张恨水著。小说。鲁迅为母亲购置。见《日记·1933/1/13》。
■《土饼》
沙汀(1904-1992)著。小说。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36/8/16》。沙汀,现代著名作家。
■《万宝山》
李辉英(1911-1991)著。小说。作者赠书鲁迅,见《日记·1933/4/8》。李辉英,东北籍现代文学作家。
■《万仞约》
张天翼著。小说集。作者赠书鲁迅,见《日记·1936/4/10》。
■《我离开十字街头》
向培良著。中篇小说。《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鲁迅认为在这部中篇小说中“听到了尼采声”。
■《蜈蚣船》
澎岛著。小说集。1933年北平北国社出版。作者寄赠鲁迅。《日记·1934/1/18》提及此书。
■《希望》
柔石著。短篇小说集。《二心集·柔石小传》提及此书。
■《惜分飞》
王余杞(1905-1989)著。小说。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29/8/27》。
■《小哥儿俩》
凌叔华(1900-1990)著。小说集。赵家璧赠鲁迅。《书信·351109致赵家璧》提及此书。
凌叔华,原名凌瑞棠,广东番禺人。
■《小说二集》
该书属于《新文学大系》系列。黄源(1906-2003)赠书,见《日记·1935/6/29》。
黄源,浙江海盐人。曾与茅盾编辑《文学》,与鲁迅编辑《译文》。
抗战期间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从事军队文化工作,任军部文委委员,《抗敌》杂志编委,《新四军一日》主编。1941年初在“皖南事变”中失踪。
■《小小十年》
叶永蓁(1908-1976)著。长篇小说。鲁迅曾著文推介此书。
《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中说“:这是一个青年的作者,以一个现代的活的青年为主角,描写他十年中的行动和思想的书。
旧的传统和新的思潮,纷纭于他的一身,爱和憎的纠缠,感情和理智的冲突,缠绵和决撒的迭代,欢欣和绝望的起伏,都逐着这‘小小十年’而开展,以形成一部感伤的书,个人的书。”
叶永蓁,号会西。曾入黄埔军校,随学生军参加北伐战争。后弃武从文,有《御寇短评集》、《浮生集》、《我的故乡》等文集。1949年后到台湾。《小小十年》为自传体小说。
■《新路》
崔万秋(1903-1982)著。小说。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3/12/13》。崔万秋,山东莘县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活跃于文化界,又转入外交界,担任中华民国驻日代表团政务参事。后返回台湾。1971年退休,隐居美国。
■《续孽海花》
陆士谔(1878-1944)著。该书是《孽海花》的续作。《中国小说史略》认为“不称”,评价不高。20世纪30年代前后,陆士谔以写小说和编著中医书籍名盛一时。
陆士谔,名守先,为早期鸳鸯蝴蝶派作家。
■《雪》
巴金著。小说。1935年以“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名义出版,上海生活书店发行。黄源赠书,见《日记·1934/12/18》。
■《雪夜》
汪敬熙(1898-1968)著。小说集。《书信·350209致赵家璧》提及此书。
汪敬熙,现代小说家。
■《崖边》
彭柏山(1910-1968)著。小说集。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6/9/11》。彭柏山,原名彭冰山。《崖边》是最早反映苏区生活的作品之一。
作者于“文化大革命”中被乱棍打死。
■《羊》
萧军著。短篇小说集。《书信·350910致萧军》中说,要萧军准备五万字的小说给当时巴金做编辑的文化生活社。后该集于1936年1月出版。
■《一年》
张天翼著。长篇小说。《书信·340224致曹靖华》等提及。
■《一坛酒》
许钦文著。小说集。作者赠鲁迅,《日记·1930/7/31》提及此书。
■《移行》
张天翼著。小说集。赵家璧赠书,见《日记·1934/12/16》。
■《逸如》
郝荫潭著。小说集。沉钟社赠书,《日记·1930/2/10》提及此书。
■《影》
李霁野(1904-1997)著。短篇小说集。集中有《嫩黄瓜》一篇,说:“抚摸着藤叶,我可以清清楚楚摸出它的叶脉来。”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说:“在小说方面,魏金枝之外,又有李霁野,以锐敏的感觉创作,有时深而细,真如数着每一片叶的叶脉,但因此就往往不能广,这也是孤寂的发掘者所难以两全的。”
■《幽僻的陈庄》
闻(1909-1984)著。小说。1935年北平文心书业社出版。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5/4/22》。
闻,原名王林。
■《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