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课程百科知识-霓裳曼舞
45660200000007

第7章 外国舞蹈(3)

古老的“法朗多尔”是一种成对的群众性链舞,一般认为它的故乡是下普罗旺斯,另一种传说:法朗多尔是由腓尼基的水手从希腊带到马赛来的,在法国已经流传了几百年。法朗多尔和欧洲其他许多地区流行的链舞、轮舞有许多类似之处,一对对的男女手拉着手连成一条长链,由领头的男舞伴率领,欢快热烈地跑着、跳着,穿过大厅、广场、街道,参加者都随着领舞者变换队形和舞步,沿途的人可以自由加入舞队。这种舞蹈舞步简单,形式自由,几乎每个民间节日或婚礼庆典都以法朗多尔作为活动的开场或结尾。法朗多尔不仅在民间流传,也为宫廷舞蹈和古典芭蕾所吸收,例如19世纪的某些宫廷舞蹈,如法国的卡德里尔舞(方阵舞)和科蒂荣舞等,都以类似法朗多尔的形式结束;古典芭蕾《睡美人》《巴黎的火焰》中也都有法朗多尔。

在布列塔尼地区的民间舞蹈种类很多,轻快的对舞“雅巴多”就是布列塔尼最着名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之一,几乎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独特的雅巴多舞,有些还和古老的民间传说相联系。例如有一种在墓地跳的表现幽灵的雅巴多舞,传说在每年圣诞节前夕,死者的幽灵就会从坟墓中跑出来跳舞,直到次日凌晨教堂响起晨祷的钟声才重新回到墓中。另一种名为“偷舞伴”的舞蹈,实际上是不断更换舞伴的成对的轮舞,在布列塔尼北部沿海地区很流行。加沃特在布列塔尼也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最初是一种编队比较简单的舞蹈,以后逐渐演变成双纵队的队形,又变成4人一组,这种传统仍保存在民间。

在18世纪,加沃特曾是法国宫廷舞蹈中最受欢迎的舞蹈之一,尽管它已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朴素风格,变得矫揉造作。此外,与欧洲其他地区民间舞蹈传统相通的五朔节花柱舞、篝火舞、队列舞以及众多的轮舞形式,在法国也都存在。形成于法国的古典芭蕾艺术在其形成过程中曾经从法国民间舞蹈中吸取营养,古典芭蕾的一部分基本舞步,如“布雷步”“巴斯克步”等,或深受民间舞步的影响,或以民间舞步为基础加工而成。

西班牙舞蹈

西班牙地处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以其的独具风格的舞蹈闻名于世界,欧美各国的舞蹈学校大多设有西班牙舞蹈课,是西方有代表性的舞蹈。

霍塔广泛流行于西班牙全国的民间舞蹈,是以对舞为基础的集体舞,舞者手执响板,双臂圆屈举起,边舞边击打响板,并伴有唱诗。这种舞蹈节奏轻快,以多变的腿部动作为特点,双臂与身躯的舞姿变化很少。舞蹈队形以舞者互相穿插、绕行变化为主。西班牙北部的纳瓦拉和阿拉贡地区的霍塔最为着名。

萨尔达纳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轮舞形式的集体舞,音乐为四四拍子。舞时男女各半,10人或20人不等,男女相间拉手成圈。舞蹈节奏缓慢、平和、稳重,舞步比较简单,舞者不执响板。

佩里科特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地区的民间舞蹈。舞者将响板套于中指,击打重拍以伴奏。舞蹈中男子动作粗犷有力,做各种跳跃;女子优雅地小步移动,舞姿柔美。

穆伊涅拉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的民间舞蹈。音乐为六八拍,舞时男女舞伴成对陆续上场,站成男女各一横排,相对而舞。舞者将响板套于中指,击重拍。穆伊涅拉节奏性很强,旋转动作较多,并有鼓、风笛等伴奏。

热情奔放的西班牙舞蹈

塞吉迪亚流行于西班牙中部偏南地区的民间舞蹈。根据地区的不同分为塞吉迪亚-曼切加、塞吉迪亚-博莱罗、塞吉迪亚-希塔纳等。这种舞虽然大多表现女性对男性的诱惑,但不同地区的风格有显着区别。如塞吉迪亚·曼切加,特点是以肩部动作为主,边舞边打“榧子”或响板,舞步悠闲自如,富有诱惑力;而塞吉迪亚-博莱罗则显得高傲、端庄,带有贵妇人气质。

塞维亚纳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民间舞蹈。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深受群众喜爱。这是一种以对舞为基础的集体舞,人数不限,舞蹈根据音乐分段,有一定程式。舞者手执响板,边舞边打,以民歌和吉他伴奏,情绪十分欢快,充满活力。舞步快速多变,加以旋转和换位,体现了西班牙人热情洋溢的天性。

埃及舞蹈

埃及法老时期约从公元前3000年起,到公元前332年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征服为止。这一时期埃及文化得到高度发展,舞蹈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从古埃及君王陵墓发现的文物和寺院墙壁上的大量浮雕中证明,当时已经有了祭神、宗教仪式、婚丧、庆祝节日及庆丰收等舞蹈场面,在多神信仰中,还有一位主管爱和舞蹈的女神哈托尔。

古埃及时期,有以惊险动作为主的舞蹈,也有即兴舞蹈和情节舞蹈。表演形式有同性双人舞、男女集体舞和男女混合集体舞。装饰逐渐从裸体走向服饰化。舞蹈的伴奏乐器有鼓、琉特等;有节奏的掌声,也为舞蹈增色不少。女性舞蹈的臀部系彩带,扭动胯部。男性舞蹈的刚劲、豪放和手持棍棒打斗,从古至今皆为埃及舞蹈的重要特色,古埃及舞蹈是现代埃及舞蹈的本源。

古埃及自成一体的舞蹈艺术,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兴时衰,但它不断发展。由于曾与稍后发端的希腊文化交流,对希腊文化的形成起过重大作用。埃及舞蹈艺术随着漫长历史的演变,始终保持着古埃及舞蹈的传统,是一种不同于黑非洲舞蹈风格的、以直线形态为特点的、阿拉伯体系的舞蹈。

埃及现代的舞蹈以女性的“东方舞”最为着名。因扭胯与牵扯腹、臂部动作为其主要特色,具有独特的风格、韵味。整个舞蹈分为引子、正舞和结尾3段,表演者随着音乐即兴起舞。有的舞段,还手持金属夹片,边舞边敲出悦耳的铿锵声。此外还有表现各种劳动场面和欢腾喜悦的女子3人舞、女子集体舞和男女混合集体舞。“东方舞”的伴奏,一般以阿拉伯盆鼓为主,加上唢呐、笛子、竖琴等乐器。其服装,不论是穿长袍或着短裙,均于臀部系一条彩带,以突出胯部动作。

埃及现代的男性舞蹈,主要是显示男子的粗犷、刚劲的性格,通常是比肩搭臂成一横排,随着音乐变换舞步,跺踏双足;另一种常见的是手持棍棒争雄斗胜的舞蹈。其服装以长袍、长裤为主。

埃及西部沙漠、尼罗河三角洲和东部地区,女性舞蹈都是东方舞,只因地区差别而大同小异。在南部努比亚地区和西奈半岛的舞蹈,则没有扭胯的特征,主要是腿和胸部的动作,同时努比亚的欧林阿拉克特舞蹈的节奏也更为明快,多半以五拍为一乐句,与苏丹北部地区舞蹈相似。

美国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一词在美国所指的范围比某些国家要广泛得多,传统舞蹈、仪式舞蹈、社交舞蹈、舞厅舞蹈中的许多舞蹈都可以称作民间舞蹈,往往很难分清它们之间的界限,这和它的舞蹈文化构成有关。美国民间舞蹈主要分三部分:印第安人的舞蹈;欧洲移民及其后裔的舞蹈;黑人的舞蹈。

美国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早在欧洲殖民主义者来到美洲大陆以前,北美印第安人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舞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舞蹈包括社交性的、仪式性的、和劳动生活紧密联系的、用于治疗疾病的等等,几乎都是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圆圈舞,其中往往都渗透着对“超自然力”的崇拜,例如:崇拜太阳,奉祀谷物神、豆神和南瓜神的舞蹈,是祈望获得丰收或丰收后的酬神舞。戴假面具的舞蹈是巫师用来防病治病的舞蹈,有一定的程式。如居住在五大湖周围的印第安易洛魁部落的假面舞就是仪式性很强的舞蹈。每当春季和秋季,巫师们就戴上黑色、红色或白色的面具,走访每个家庭。巫师们唱着歌;进门后先表演一段驱魔仪式舞蹈,一面向病人的头发上涂擦药灰;其次由两男两女对舞;然后是全体参加的圆圈舞,每人都可随时加入;最后是集体的驱魔仪式:巫师骑在一条板凳上,用龟甲或木板猛力敲打,同时大声唱歌、众人模仿野牛、熊等动物发出吼声,以便把病魔从病人躯体中驱赶出来。在社交舞蹈中,有男女成对跳、轮流跳、女伴跟随男伴跳等形式,大多是模仿动物求偶的,如鸽子舞、浣熊舞、知更鸟舞等。印第安人大多没有文字,小心地保存传统的舞蹈和歌曲具有重要意义,故很少和外来舞蹈相融合。

欧洲的移民——英国人、爱尔兰人、法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等在涌向北美大陆的同时,带来了各自传统的民间舞蹈、宫廷舞蹈、舞厅舞蹈,他们结合当地新的生活条件把这些舞蹈加以改造,创造出具有美国特点的新舞蹈形式。其中最流行的有方舞,它与英国乡村舞和法国卡德里尔舞有关,变体很多;圆舞,显然是在成对跳的华尔兹、波尔卡、绍蒂谢等舞蹈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沿舞厅周围旋转行进的舞蹈;集体游戏舞蹈通常是边舞边唱,旁观者也以歌声和拍手相和,舞蹈动作一般比较简单、生动有趣,且可以随时变换舞伴。

美国黑人对美国舞蹈的发展和美国舞蹈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从17世纪起,800万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运进美国,他们带来了非洲黑人舞蹈的激情和切分节奏(即把欧洲音乐以重拍放在第1拍的传统改变为把重拍放在第2拍或弱拍上),黑人舞蹈和白人舞蹈融合交流,创造新的舞蹈形式,例如,踢踏舞和爵士舞就是把爱尔兰木底鞋舞的节奏改变成切分节奏,并一反爱尔兰人那种身躯僵直、面无表情的跳法,加上了身体和手臂的动作,形成了全新的舞种。黑人奴隶模仿和嘲讽那些趾高气扬的白人奴隶主,创造了步态舞。其他如狐步舞、布鲁斯和查尔斯顿等也成为流行一时的新舞蹈。其中许多舞蹈后来成为受人喜爱的现代舞厅舞蹈,不仅遍及美国,也风靡欧洲大陆。

阿根廷探戈舞

阿根廷探戈舞是一种舞会舞蹈,也是器乐曲与歌曲体裁之一。1880年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最早流行于阿根廷底层人民中间,20世纪后进入上层社会并传入欧洲,至今在世界各国盛行不衰。

探戈舞含有欧洲、非洲、美洲等多种文化因素;但主要是受了“坎东韦”“阿瓦内拉”等几种黑人歌舞影响而形成的。探戈的诞生和发展与阿根廷社会、历史的变迁及大批欧洲移民的思乡情绪密切相关。

阿根廷探戈舞风格含蓄、洒脱,舞姿具有表现力。与小步舞、马祖卡等一些有固定程序的、单纯娱乐性的舞蹈相比,探戈有其明显的个性特色:①自始至终男女交臂而舞,情感自持内在,动作不紧不慢。②男子为主导,用右手搂住女伴的腰,引导和限定她们的舞步。动作丰富、细腻。③在移动的舞步中,随着乐曲的切分节奏,女子的身体常有短暂的后倾以突出顿步。④舞蹈无一定程序,可即兴发挥创作动作的花样,舞姿新鲜多变,具有表演舞的性质。近年来许多国家已形成定期的探戈表演活动。

阿根廷探戈舞

探戈舞曲调为2拍子或4拍子,中速,突出切分音。探戈的旋律形态丰富,节奏变化多样,曲调大多深沉、徐缓,并带有浓重的哀伤、惆怅的情绪。早期的探戈多由吉他、小提琴、曼多林等演奏。20世纪后逐渐确立了以钢琴、六角手风琴和小提琴等几种乐器的组合。六角手风琴低哑的音色与探戈怀乡伤感的内涵贴切吻合,故至今是演奏探戈主旋律的重要乐器。

20世纪后,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探戈作曲家、表演家和演唱家。其中,加尔德尔对探戈的发展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继探戈的舞曲形式流行后,他又把它发展成一种歌曲形式。经他创作和演唱的许多歌曲都成为探戈的名作,如《我可爱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等。他的演唱风格纯朴自然,情感表达真挚,在国内外均受到热烈称赞。曾被阿根廷人民誉为“人民歌手”和“探戈之王”。

巴西桑巴舞

在巴西民间最流行的群众性舞蹈是桑巴舞,是巴西的代表性舞蹈。巴西土着人早在古代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自16世纪初,欧洲及非洲文化大量涌进,它们逐渐与当地印第安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产生了新的混合性巴西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音乐和舞蹈方面,首先是桑巴。桑巴最初流行在从非洲来到巴西的黑人之中,劳动之余,他们常在简陋的住地前,用各种可击响的什物击打节奏并随之跳舞唱歌,以解除疲劳。这就是桑巴的雏形,称之为“摩尔人的桑巴”。

19世纪,现代音乐和大量欧洲移民的流入,对巴西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50年代,巴西年轻一代音乐家和舞蹈家对桑巴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给传统的桑巴带来了新的生命,使它摆脱了原有的拘泥,变得更为活泼和富有生气,动作也更为丰富,继而产生了表演性桑巴。它的音乐节奏为2/4和3/4拍,其特点是节奏性强,切分音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