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教孩子吗IV——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45670500000021

第21章 培养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2)

为孩子制定锻炼计划,不能违背孩子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最好咨询一下医生。

热身运动很重要,这也是避免孩子在运动时受伤最好办法。因此,在运动前,鼓励孩子先做一会儿热身运动,可以前后做拉伸动作,以增加柔韧性,预防孩子的肌肉拉伤。

购置防护用品,如骑车时使用的头盔,单排轮滑时佩带折护膝和护肘。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出现疼痛、眩晕、头晕或极度疲劳等症状,应及时终止运动的进行。

7.孩子运动锻炼的禁忌

孩子并不是一个“缩小的大人”,父母千万不要被热心冲昏了头,即使是孩子的表现超出预期,也应该对孩子能力的极限有起码的常识了解,不要预期孩子会有什么“奇迹式的突破”。

应该让孩子去参加他所喜欢的运动,而不是去参加被规定或被迫参加的运动。如果孩子喜欢某一种运动,父母不要因为那种运动有危险而阻止孩子参加。

热身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热身的内容与分量,也应该依照所从事的运动不同而异。热身可以减少运动对孩子的伤害,也可以避免因为运动伤害长期无法回到运动场而造成的心理及生理低潮。

给孩子适合的运动装备。要知道,不合年龄,不合体格分级的装备是很有可能增加让孩子受伤的机会的。比如,让孩子踢大人的足球,低年级学生打高年级学生的篮球,甚至是不合适的鞋袜都会成为孩子受伤的原因。

在孩子运动之前,为孩子检查运动场地。比如,球场边界外面的篱笆、障碍物、饮料罐等,这些都可能是孩子在运动时伤害孩子的杀手。

当孩子受伤后,不要让孩子过早回到运动场上。有时候,伤快要痊愈而没有完全愈合的时候,身体已无大碍,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耐力、肌力、韧度都还没有回复正常,如果太早回到运动场的话,往往会使旧伤复发。

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父母箴言

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父母应配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积极引导。比如,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这样孩子的运动兴趣就会被培养起来。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身体发育有很多好处。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形成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生命在于运动。”

1.提高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应爱护孩子的这种积极的天性,并把它发展为体育兴趣。如给孩子讲名人锻炼的轶闻,与孩子一起观看体育比赛,与孩子一起跑步、打球、做操等都是促进孩子产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指导年幼的孩子锻炼身体时,还可以把体育锻炼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如教孩子一边唱儿歌,一边跳橡皮筋;郊游时,和孩子比赛看谁最先到达目的地。这种锻炼方式会使孩子满心喜悦,充满激情,整个身心都得到发展。当孩子的体育兴趣发展起来以后,父母要为孩子的体育活动创造物质条件,如给孩子买球拍、跳绳、小足球等运动器材,使孩子更经常地锻炼身体,把体育兴趣转化为稳定的体育爱好。

2.帮助孩子了解体育运动知识

体育锻炼强调通过具体活动增强体能,但仅把体育作为一种体力活动是不行的,应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增强孩子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成效。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讲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如田径类运动靠力量和速度;球类运动对灵敏性和弹跳力要求较高。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技术,指导孩子正确练习,如跑步运动中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变速跑、冲刺,打篮球的传接球、带球突破、投篮、防守等等,并告诉孩子基本的比赛规则,如打球时不能有意撞人,打篮球时不能带球跑。这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父母也要引导孩子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15岁以前的孩子不宜进行举重、长跑、吊环等运动,而应选择负荷较轻,欢畅自然的运动项目如三跳(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游戏、简易体操、小球类。孩子若是喜欢武术,可以学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学习器械格斗时一定要有专业教练的指导,以防出现意外。

3.督促孩子坚持锻炼

孩子的自觉性和毅力不强,若没有父母督促鼓励,就可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不利于保持体育锻炼的效果。对此,父母可帮孩子制定锻炼计划,明确锻炼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次数,如规定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做操,每天下午放学后踢球半小时;双休日安排爬山、远足或参与半天的体能集训。制定计划要从孩子和家庭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使孩子乐于接受,自觉执行。父母若能和孩子一起锻炼,则是对孩子的最好鼓励。即使不能天天与孩子一起锻炼,也要定期检查孩子的锻炼情况,并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对个别不喜欢活动的孩子,父母需采取强制措施,如定时叫孩子起床,督促他们外出活动,并必须完成一定的运动量后才能回家,锻炼认真时要给他一些鼓励,不认真时令其重做,直至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4.指导孩子科学地锻炼

运动会引起身体机能的深刻变化,过少的运动量对身体机能无刺激作用,超负荷运动又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父母既要警惕超负荷运动,伤害孩子身体或使孩子失去锻炼的信心,又要提供合适的运动负荷,帮助孩子对自己承受负荷的能力建立信心。因此,要教育孩子明确锻炼的目的和意义,讲究锻炼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以便在锻炼中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要注重身体的全面锻炼,不但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也要同时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等各项身体素质;既获得跑、跳、投掷、攀登和游泳等实用技能,也培养果断、机敏、勤奋、吃苦耐劳、大胆沉着的意志品质。父母还应帮孩子懂得音乐、棋类也能提高锻炼效果。优美乐曲的伴奏,能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棋类活动是一项比智力、比体力、比技巧、比意志、比作风的全面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列宁曾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智慧的体操”,它同样具有增强体能的作用。

5.不要给孩子压力

让孩子自由地运动,主要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所以只要孩子敢于参与就是值得鼓励与肯定的。父母不要太在意孩子在运动中或者比赛中的名次,过分要求孩子获得荣誉争面子,这样将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还可能使孩子厌恶体育、逃避运动。

选择适合孩子的体育锻炼方式

父母箴言

父母应根据自家孩子的不同情况,并针对其性格中的不同缺陷,有选择地给孩子安排所适合的体育训练项目,不同的项目侧重培养的品质有所差别,比如游泳属于耐力性项目,更需要坚持性,而球类运动因场上瞬息万变,则更需要果断和独立性。

孩子应多参加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运动项目,或进行多种体育活动的锻炼。父母应该替孩子选择可以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运动项目。广播操、武术、田径、体操、游泳、球类等运动,不仅对身体各部分的肌肉、骨骼和器官的生长发育都有好处,而且对主要的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度等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不同的运动项目和动作类型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不同,对身体各种素质的锻炼也各有侧重。单一的运动项目、片面地发展专项素质容易导致身体畸形发展。

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

根据孩子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部位及身体素质的训练有所不同。如加强足部弹跳的项目可以锻炼足弓承重能力,预防扁平足;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跑、跳、投掷、游泳等活动项目,可以发展平衡、协调、反应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项目

根据个人身体素质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项目。例如:力量不足的可以练习单、双杠;速度不够的可选择短跑;耐力不好的可选择竞走、游泳;灵敏度差的可以选择武术和乒乓球运动;臂力不足的可以练投掷等。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应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进行体操、快慢交替走步、太极拳等活动。

体育锻炼应照顾到女孩子的生理特点

女孩更适宜参加如高低杠、平衡木、体操、跑步、花样滑冰、游泳等力量性要求不高,而柔韧性较好、平衡性较强的活动。不宜多做支撑、悬垂、负重等静力性练习。训练的时间也应较男孩稍短。女孩在月经期间宜选择那些不太剧烈、震动较小、不用憋气的运动项目,如徒手操、活动性游戏,羽毛球、慢跑等,不宜进行短跑、拔河、跳高、腾越、劈腿、游泳等活动,以免引起经期紊乱或造成感染。

除此之外,在指导孩子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父母应注意以下事项:

锻炼时注意运动量要逐步增加或减少。练习应有节奏地以中等、平稳的速度进行。要注意运动后的身体反应,如脉搏、食欲和睡眠等,以便随时进行调整。

不宜让孩子过早地进行超负荷锻炼。进行体育锻炼会使人体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孩子的骨骼富有弹性,虽不易骨折但易发生变形,关节活动范围虽大但牢固性差,因此超负荷锻炼会造成一定危险。

孩子在体育锻炼时,既要注意正确姿势的训练,又要避免过早地进行超负荷的训练,以免造成脊柱弯曲异常、身体其它部位的畸形或关节的脱位与扭伤。

让孩子喜欢上球类运动

父母箴言

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大众球类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运动技能,而且也在运动中培养了他的规则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让孩子在球类运动当中懂得,任何运动都需要艰苦的训练,也需要团队合作,这样才能取胜。

球类运动是体育运动的一大项目,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类运动项目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广大青少年儿童大多都有一至两项乃至多项自己所喜欢的球类项目。

孩子热爱体育运动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促智、促德、促美,这一点已被教育科学所证实,要让孩子热爱球类运动,儿童在家庭、学校中能否愉快地投入体育活动,关键还在于父母对体育的看法和态度。许多体育明星的成长经历告诉了们,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的表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孩子的体育活动受到父母的肯定和支持时,则他们的情绪高涨,热情更高,有利于孩子的球技突飞猛进。

怎样让孩子爱好并投入球类运动呢?

1.父母要为孩子创设条件

这里的条件不外乎就是时间、球场(台)、球、球拍、运动衣、运动鞋以及轻松愉快的气氛等。父母要舍得对孩子进行体育投资;每天保证孩子有一定时间在玩,节假日可适当延长;场地虽不可能很宽畅,但要安全、坚实、耐用,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可鼓励他们和同龄人一块去一些公共体育场所进行球类运动、比赛。

2.和孩子一起运动

在时间和条件允许下,父母也应尽可能地和孩子一块运动,这不仅有利于父母身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可密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增进感情交流和家庭的乐趣,有利于家庭和谐、美满。在运动过程中,父母要注意保护孩子,做孩子的伙伴或“对手”,而不高高在上。父母在球类运动中表现出的良好的球艺、球德、球风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增进孩子对父母的了解。

3.和孩子一起欣赏球类比赛

现在,电视直播的各种球赛很多,父母可和孩子起欣赏,切磋。和孩子一起观看体育比赛,如NBA、世界杯足球赛等,并教给孩子相关的竞技规则。当然观看时间与学习时间要协调好。有条件的父母还可带孩子去比赛现场,感受大赛的气氛和明星的风采,以便孩子热爱球类运动并真正地投入到球类运动中去。

对于孩子来讲,玩球就是在玩游戏。球类游戏是比较古老的儿童游戏,在球类游戏中,不但可以训练孩子的手腕力量,还可以训练孩子手控制方向的能力,提高手眼协调性,增强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而球的反弹特性,使孩子对事物运动方向的改变产生思考和认识,提高了孩子预测运动方向的能力。

孩子在完成独立行走以后,随之就是高级的运动技巧的发育和形成,比如跳跃、模仿肢体动作、接球、跳绳等。孩子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需要我们指导者结合孩子的生理特征来制定一套符合孩子发育特点的、科学的训练计划。

下面一些精彩的球类游戏。

1.接抛来的球

和孩子相距一定的距离,轻轻地把球抛给孩子,鼓励孩子接住。这个动作较难,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拉孩子两只手帮助孩子接住球,让孩子有成就感,激发游戏兴趣。多次练习以后再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和孩子间的抛球距离要根据孩子的完成情况适当地调整。接抛来的球,可以训练孩子手眼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2.接反弹过来的球

在第一步游戏训练的基础上,可以先把球在地上反弹一下,再要求孩子接住。和上个游戏一样,你首先要帮助孩子完成,然后再引导他自己完成。接反弹过来的球,可以提高孩子手眼协调性,让孩子对事物运动方向改变有一定的预测性。

3.学原地拍球抱起

有了接反弹球的技巧,你可以教孩子把球往下拍,然后抱住球。这对2岁多点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你可以把动作分解开,让孩子配合你的帮助完成。比如你拍球,让孩子抱球,或是让孩子拍球,你抱球。反复多次,再教孩子连起来做。接近3岁的孩子基本可以掌握了。完成情况较好的孩子就可以教他连续拍球了。学原地拍球抱起,可以训练孩子高级的连续动作运动技巧。

4.用脚推球

让孩子面对墙50公分的距离坐下,并用胳膊在身体后面支撑地,放一个球在孩子脚下,让孩子先练习原地用脚底板滚球,等熟练了以后,教孩子用脚把球踢出去,并尽可能用脚接住反弹回来的球。用脚推球,可以增强孩子的下肢运动肌力和控制能力。

5.对滚球

和孩子相距2米以上面对面坐在地上,双腿分开。然后和孩子互相对滚球。在游戏过程中,你应该配合球的滚动增加一些“音响效果”配音,增强游戏的兴趣。对滚球练习,可以提高孩子的手腕力量和手眼协调性,促进亲子关系。

6.手指转球

准备一个与孩子手大小相合适的花皮球,你先示范如何用四指配合拇指转动球,然后帮助孩子完成;你也可以让孩子模仿你尝试用两只手配合转动球。在游戏的过程中,你应该配合动作和球的转动“做配音”。除了球,你还可以用其他需要用手指转动的玩具让孩子玩,比如陀螺、碾子等。手指转球,可以增强孩子的手指灵活性和力量,提高双手合作能力。

7.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