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柳传志内部讲话
45679700000021

第21章 大企业进步看文化(1)

要特别强调“诚信“二字

为了带好队伍,要特别强调企业文化中的“诚信”二字。

……为了带好队伍,联想特别强调企业文化中的“诚信”二字。

有一个小故事。在1988年,当时联想是一家很小的企业。有一次把一台服务器卖给一个客户,结果服务器坏了,我们没有能力维修,由于进出口手续的问题也无法退货。我们很对不起那个客户,对方也没有追究。两年以后在一次展览会上,我们又碰到了那个客户,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有能力赔人家了。我们的副总经理主动找上门去,赔他的钱。对方很感动,也很意外。

后来我们一直拿这件事教育员工,要做一个老实人。联想在18年的业务活动中,在供应商那里有非常好的口碑,从来不拖欠货款;在银行有很好的口碑,在顾客那里有很好的口碑;在股市上也从来都是透明的,有很好的口碑。

——摘自《缔造联想:网络的中坚力量》

背景分析

柳传志将联想文化的核心归结为两点:求实和诚信。即对外,企业间要讲诚信;对内,对自己要求实,即要避免“做违心事,说虚话、空话、套话”。柳传志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联想做成一个正派、诚信的企业,并在市场上形成一个主流声音。正如他自己所说:“求实最重要,没诚信最可怕。”

其实,早在联想成立之初,柳传志就把诚信放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他坚信公司要做大,一定要有一个诚信的态度。柳传志强调“以信为本”,主要是提倡两种信誉:

一是个人的信誉,要求是:踏实做事,说到做到,点滴积累;取信于用户,取信于同仁,取信于上级,取信于下属,取信于政府。

柳传志曾说:“在联想,比如我在做预算的时候我可以跟科学院的领导——我的大股东汇报,说我们今年将有多少利润,有多少营业额。院里领导一定特别相信,为什么呢?因为我说的基本只会比后来发生的低,不会高,不会超出,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下面做预算的部门说的话人人都是负责任的,我们把说话算话放在特别高的高度、突出的高度对待,不许自己骗自己。”

曾经有一年,联想集团选举公司的“创业之星”进行网上投票,结果有的人不断重复点击。创业之星的网上评选日是从该年的10月15日至23日。7天之中,由于一些员工的重复点击,造成总选票高达8972次。有25位员工重复点击次数超过50次。这件事引起了联想高层的高度重视,柳传志认为这种事情事关诚信,不注意会产生对公司文化根基的动摇,因此当时的副总裁杜建华找有关当事人3次座谈,并进行通报批评。

二是公司的信誉,要求是:以用户效益求公司效益;宁可损失金钱,决不丧失信誉。

大概在1987年的时候,做服务器代理的联想将一台进口服务器卖给一位陕西客户,后来他的机器坏了,要求退修。但由于进出口的限制,联想做不到,就没有给予回复。柳传志说,在当时做这笔生意的时候,他们就没有想到机器坏了该怎么办。

转眼两年过去了。1989年联想在西安办展览会,有一位客户说当年他买的服务器坏了还不能退。这件事反映到了联想的一位主管李勤那里。李勤很快主动找到那位客户,赔了两万多块钱,还做了道歉,解释了当时不能退还的原因。

这件事对当时联想的班子和员工震动不小。尽管是一笔迟到的退款,大家都感到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还是小公司的时候,联想就注意不骗人、不坑人、不说大话,这种做事风格发展到今天,已被提炼为联想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诚信共享。

这种难能可贵的诚信品质也体现在联想与银行的良好合作上。1990年,联想从海外买进机器转手到国内来卖,向香港的一家银行贷了一笔款,但是当年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从1∶6变为1∶9。为了给银行一个良好的信誉,柳传志按1∶9的价格还了银行的贷款,联想为此赔了100多万元。而联想的诚信精神却在香港银行界建立了极佳的口碑。

可以说联想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它的诚信,柳传志认为要“信”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在做企业的时候,一开始就明确了所谓‘3个信得过’。一个就是你得让领导信得过你。这个领导今天其实就是指股东,当然是中国科学院。第二个你得让客户信得过你。第三个你得让员工信得过你。我们在诚信方面得到的好处有很多。诚信本身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如果你做到了,而且是努力实现诺言,那你的企业就会在人家面前有一个非常高的位置。”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在我们这个迫切呼唤诚实信用的社会里,联想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诚信的价值,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拓展透析

“诚”是所有道德的根本,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做事情没有诚信,多半也成功不了;不以诚信对待他人,到最后也难以获得他人的真心。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诚信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始建于1988年的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生产起重机械、港口机械、建筑塔机、减速机等产品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下辖22家控股子公司,员工6000余人,总资产33亿元,占地面积190万平方米,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英国、美国、俄罗斯、印度等20多个国家。

之所以卫华这家企业能够越做越大,卫华集团董事长韩宪保认为原因是:“对于卫华来说,企业文化一直是它持续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创业开始,韩宪保便将“诚信”放在首位,始终秉承“成功建于诚信,努力终有回报”的创业理念,而“打过一次交道,便是永远朋友”则是卫华现在的企业合作理念。

无论做什么事情,韩宪保都坚持诚信做人。初中毕业时,韩宪保做起了爆米花生意,因为他做的个儿大、味道好,还便宜,于是他成功了。在制造非标件螺丝时,他经常对顾客这样说:“好使的你用,不好使的你拿回来退货。”他又成功了。早年他背着配件跑东北的时候,诚信就成了他得以在行业内立足的法宝。正是靠着这件法宝,他不仅打开了市场,而且掌握了很多业内信息,为他由销售到生产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韩宪保认为,企业文化要把客户囊括其中。对待客户,他坚持“宁可自己吃亏,也决不让客户吃半点亏”的吃亏精神。正是因为这样,卫华自建厂至今没有发生一例供货商追讨欠款的事件。

韩宪保不仅对外对客户讲诚信,对内对员工也讲诚信,因为诚信要靠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则要靠所有的员工来保障。在卫华,韩宪保从不拖欠员工工资,还为员工提供了宽敞舒适的宿舍,实行全员免费就餐,开创了员工周末班车,为员工办理了各种社会保险,推行了汽车福利等各种奖励制度。员工的图书室配备有高档桌椅、饮水机和电话,安装了中央空调,摆放花草,实行微机管理,能容纳200多人同时阅读;每周末向全员开放配置高档的歌舞厅,让喜爱音乐的同事聚在一起一展歌喉。这些惠及员工的举措,受到了员工的普遍称赞,也激励着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中更加努力地工作。

我们提倡“同步的发动机”文化

无论大家的积极性有多高,如果各做各的事情,那就要出事。

企业核心管理层的领导力问题,一直是东西方企业在管理中遭遇的共同难题。……

我认为,关键在于充分调动核心管理层和公司骨干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呢?联想在做业务、做事的时候,特别注意“带人”——事业要做出来,人也要培养出来。这样的做事风格,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它被我们称为“发动机文化”:我作为联想的第一把手,是一个大的发动机。我希望把我的副手们(各个子公司和主要部门的负责人)都培养成同步的小发动机,而不是齿轮——齿轮是没有动力的,无论我的发动机再强大,齿轮本身再润滑,合在一起的系统所能提供的总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他们是同步运行的小发动机的话,我们联动的力量将非常强大。

我要指出的是,“发动机文化”中所说的发动机,是有定语的,需要的是“同步的”发动机,不同步就糟糕了!无论大家的积极性有多高,如果各做各的事情,那就要出事。怎样才能做到同步呢?在我们的组织架构中,在总裁室有企划部,它的若干职能的其中之一,就是协调各个部门,保证同步、一致。更为关键的是,联想强调“德”和“才”。这个“德”,就是要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联想唯一的标准。

——2007年柳传志接受《IT时代周刊》专访

背景分析

柳传志认为,联想要取得长久的发展,“不能说主要的第一把手,是发动机,其他的人都是齿轮。一定要能够做到其他的骨干,都能成为一个同步的发动机”。柳传志的期望是:“我作为联想的第一把手,是一个大的发动机。我希望把我的副手们(各子公司和主要部门的负责人)都培养成同步的小发动机,而不是齿轮——齿轮是没有动力的,无论我的发动机再强大,齿轮本身再润滑,合在一起的系统所能提供的总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他们是同步运行的小发动机的话,我们联动的力量将非常强大。”这就是联想有名的“发动机文化”。

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发动机文化”,企业领导者首先要为员工提供事业发展的舞台。对于那些有远大事业目标的核心管理层,仅仅有物质激励是肯定不够的,还要给他们足够的精神激励。对此,联想的具体做法是:当柳传志等一把手制定了总公司的目标和战略后,接着确定各子公司的目标和责任,和子公司的领导们讨论要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应该有哪些权利,并明确奖惩标准。也就是说,目标制定以后,具体怎么去实现目标,是由子公司负责人或者部门负责人及他的团队设计的,当然在做之前,他们会把这个方案向总部汇报,以保持同步。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发动机”运转起来,柳传志提倡“三心”:“就是责任心、上进心和事业心。对于普通员工,我们要求他们有责任心,能够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对于中、高层干部,则要求他们有上进心,他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希望有更好的物质待遇和更大的工作舞台。而对于核心层来说,比如说对于联想的领军人物的要求,就是要有事业心,把企业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不仅要考虑企业当前如何生存和发展,还要考虑怎么能够让这个企业长久地发展下去,一代一代地把事业心传下去,把事业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