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让孩子输在心态上
45781900000096

第96章 有责任心才能做好自己的事

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作出反应。

——弗洛姆

美国的大多数孩子,到了具有简单劳动能力的年龄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寻找打零工的机会,例如,帮邻居除草、送报纸、粉刷房子、打扫积雪等。

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一个小朋友站在一家门口使劲地按着门铃。一位老太太打开了门,发现门口站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

“您好!”小男孩说,“我帮您打扫积雪,好吗?”

“你起得真早,在这附近我怎么没有见过你呢?”老太太说。

小男孩非常有礼貌地说:“我是新来的,我们家刚搬到这个社区一周。现在我还不知道其他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这么早就过来,是不是打扰你们了?”

老太太亲切地说道:“没有!我们早就起床了,我们老年人本来就睡得少。”说着,老太太对着屋内喊道:“亲爱的!我们打扫院子里积雪的工作,就交给这位小绅士喽!”

待先生应了一声后,老太太便带着小男孩去了放有铲雪工具的房间,边走边称赞道:“你这么小,就这么不怕吃苦受累、积极打工赚钱,将来长大了一定会有所成就。对了,你打算怎么花自己赚来的钱呢?是存起来?还是拿去买零食,吃个痛快呢?”

小男孩兴奋地说:“我赚钱不是为了买零食的。我的爸爸妈妈都还在念大学,我现在打工赚钱赞助他们交学费!他们答应,等我将来长大了他们也会同样地帮我读大学。”

相信这个让人心动的孩子,其责任心和价值观的培养必定与其父母的教子理念有关,他明白一切事情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对于别人的付出要懂得感谢。

让孩子承担一些简单的劳动,从而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和使命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滋养。不懂得感恩,缺少责任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往往会产生精神上的迷茫和无所适从,他们容易失去上进的动力,也容易为一些轻浮事物吸引并沉溺其中。因此,在如今这种复杂的社会里,培养孩子感恩的心理和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

良好的责任心是感恩的另一种反馈形式,它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一种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一位成功的人士曾经说过:“一个人必须有责任感,不管你做什么,都要把它做好,尽管你不知道在今后它将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者,只要他有责任心。

一个人的责任心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在生活上不依赖别人、自己的事自己做、敢于独立作出判断选择,并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等等。

家长都希望孩子懂得感恩,有担当,但孩子的责任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逐渐培养。家长可以借鉴以下几点方法:

(1)把孩子当大人看待

有些事情属于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可以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而另一些事情孩子可以发表意见,但还没有能力作出决定,这需要家长作出选择并帮助孩子接受所作出的选择。父母要指导孩子在自己的选择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培养孩子独立负责的精神。父母要鼓励和信任孩子,从而使他们相信自己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在家中,父母不应该总把子女当小孩子看待,家中的许多事都要听取孩子的意见,让他们体验到一种家庭生活的参与感。如此,将会使孩子乐于帮助父母,进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让孩子多动手

如果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始终不给他们独立的机会,孩子就有可能失去做事的兴趣和愿望。家长应把责任感的培养融入到游戏之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学着收拾玩具,把收拾玩具作为游戏的一部分,使孩子逐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也可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劳动,使孩子体验一下自己对家庭应尽的责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与独立性。

(3)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由于年幼,缺乏知识、经验,经常会出现一些过失,这并不奇怪。譬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一时冲动伤害了别人,粗心大意造成了麻烦等。发生这类过失的时候,父母不应该责怪孩子或袒护孩子,应让孩子自己负责。

一般来说,孩子有过失的时候,正是教育的大好时机。因为内心的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道理有可能刻骨铭心。父母要利用这个时机,耐心地给孩子讲清道理,明确指出弥补过失的办法,使孩子建立起责任心。

(4)父母做出榜样

责任心和其他道德准则一样,不能单单靠口头说教,而只能由孩子从外界的吸收中取得。孩子在生活的各种环境中,会对自己喜欢的人进行模仿,从而塑造自己的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眼中父母具有绝对权威,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做事总是丢三落四、不守诺言、推卸责任,那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做出榜样,孩子会在自己的行动体验中巩固对父母的学习,这样,责任心才会不断增强。

(5)给孩子点小任务

美国专家建议:应让孩子们饲养小动物、种点花草,让孩子们在喂养小动物、给鲜花浇水及施肥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的耐心与责任心,并将这种感情迁移到对待其他人和事物上。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能够促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