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外帝王
45786400000040

第40章 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1399年-1402年在位。太祖朱元璋长孙,性格柔弱而仁孝。太祖病死即位,在位4年,撤销藩王,加强皇权。削藩事败,京城被叔父朱棣攻破后,不知所终。

建文帝登基之谜

当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98年去世之后,第二位登上明朝皇帝宝座的是年仅21岁的建文帝朱允炆。然而奇怪的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却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朱元璋的孙子。更为奇怪的是这位新皇帝继位后不久,就爆发了一场长达四年的战争,朱允炆在这场战争中神秘消失,连一张画像也难以找到,关于他的下落成了一桩历史悬案。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是恭闵惠皇帝朱允炆。他的父亲是太子朱标,他是皇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他上面还有哥哥叫朱雄英,6岁的时候死了。朱允炆就是朱元璋的孙子。

既然朱元璋立了太子,为什么太子没接班呢?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出去办了一件大事,就是向北巡抚陕西,调查北方的民情。主要是为了建都的问题。朱元璋有迁都的想法,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派朱标北巡到了陕西,观察山川地理,了解风土民情,回来向朱元璋报告。但是朱标这一回来,一病不起。第二年,朱标去世了。

这时候,朱元璋已经65岁了,老年丧子,极为悲痛。如果朱元璋在自己的儿子当中找一个做皇帝的大概不难,因为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现在朱标死了,其他二十几个儿子都成为皇帝候选人。历朝历代在争夺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兄弟争杀屡见不鲜,选谁来做接班人成了问题。

中国传统的制度,按照宗法制度说,有一个叫做嫡长子继承制的制度。这时朱标的儿子朱允炆15岁,已经长成人,所以被立为皇太孙。

朱元璋设立了一个大本堂,作为这些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学习儒家的礼法。所以朱标从小就接受了传统礼法的教育。

但是朱允炆跟朱标不一样。朱标生在元朝末年,当时朱元璋刚刚投入到郭子兴队伍当中不久,他曾经见过元末天下大乱,见过他父亲怎么样南征北战夺取政权。但是朱允炆却生在洪武十年,这时候天下已经是朱家天下了,他完全是一个皇亲贵胄,他没有这些经验,他比朱标更加仁柔,没有生活的磨砺。

有一次朱元璋命儿孙们做对子,门前有仪仗,仪仗里有马匹,朱元璋给出一个上句让大家对,上句说: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马上对出来:雨打羊毛一片毡。风对雨,吹对打,马尾对羊毛,非常工整。但是,软弱无力。

这时他的四叔朱棣在旁边,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这个气魄,这个光彩,帝王气象。这就令朱元璋未免有点担心。立了这个太孙,将来这个太孙能不能撑得住?叔叔们能不能服他?

还传说,有一天夜里,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条黄龙,一条白龙,这两条龙斗着斗着在殿里头就打起来了。最后白龙一道烟跑了,这预兆什么事呢?这个预兆是什么意思?第二天早晨他上朝一看,朱允炆站在燕王朱棣的右边,按照明朝的规矩,左为上,朱棣显然是没有把他的侄子放在眼里。朱元璋因此对这个朱棣加了小心,让他搬出宫,甚至不给他供给。多亏了高皇后救了他的命,经常给他点吃的。

实际上这也是民间的附会。因为朱允炆在被立为皇太孙的时候高皇后已经死了十几年了。尽管这些诗、对子和这个梦都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反映出一种舆论和他们的表现,让别人得到一个认识,就是朱标、朱允炆他们的性格是柔弱的。而事实上,他们也没有政治经验。

朱元璋为了延长自己的江山,他把那些曾经立过大功的功臣杀戮殆尽,为什么?防备他们造反。所以,朱元璋非常自豪,有一次就跟朱允炆说到这件事,他说:“我给你立了这么多保障,可以令边尘不动,这些叔叔们一个一个能征善战,北边蒙古势力虽然经常骚扰我们,可是没办法威胁你。”

可是朱允炆不这么想,明摆着人家的优势就在压迫着他,按照宫中制定的礼仪,朱允炆在殿上、在朝中要和这些诸王见面的时候,这些王都是他的臣下,应该给他行跪拜礼。可是一下了朝,到了后宫,朱允炆要给这些叔叔们行跪拜礼,叔叔实际上高他一头,朱允炆实实在在地感到了诸王对他的威胁。

他就给朱元璋说了一句话,说如果边疆上有事,我这些叔叔们都可以顶住;但如果这些叔叔们起来闹事,谁来帮我?朱元璋一时说不出话来,于是说你看怎么办呢?朱允炆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再不行就把他废了。”朱元璋说这个办法不错,这样我就比较放心了。所以这样看来,朱允炆也是一个有心计的人。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这一天,朱元璋去世,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开始担负起了执政兴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