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学说主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治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反复温习。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而且时常温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过去学习过的能体会出新的知识,这就可以做老师了)”。他还主张学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努力进取,从不停止。孔子很强调主观努力,把它比喻为用土造山,要永远不休止地努力,就差一筐土便可以成山了,若停下来,那是自己要停止的;又比如平地,虽刚倒一筐土,若能不断前进,那是自己要前进的。同时孔子反对主观成见,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猜测,不固执,不武断,不自以为是)”。又主张“多闻”“多见”以扩大知识面。在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学思相结合。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则是危险的)”。孔子对前人的知识很重视,主张借鉴,认为要沿着前人的脚步前进,才能获得成功。以上这些学习态度和治学方法,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成见,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总结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法,根据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他还提出启发式教育。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若不发奋学习,我不会去开导他;若不是独立思考,而且反复思考还想不通,我也不去引导他使其提高认识。当我告诉他一个方向,他却不能由此类推还有其他三个方向的人,我也就不打算再教他了)”。总之,孔子是要受教育的弟子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启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在他们有进一步追求的情况下才去辩难、解惑。而对于那种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孔子就暂时不答复他,不答复也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启发弟子去积极思考。这里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
孔子倡导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为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开了先河。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提倡:“有教无类”,即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这就大大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据说孔子所教的学生有三千,其中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和《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就有七十二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一生从事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终于在教育事业上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先秦时代所有的学派和学者当中,孔子在保存、整理、传授古代文献方面,作出的贡献最大。
对前世流传下来的文献书籍,一方面努力学习。同时又加以不同程度的整理,对《诗》作过一些删去重复和文字订正的工作;对《书》也进行过若干编辑整理工作;他对夏商周三代的礼制作过深入的比较研究;他爱好音乐,也审查整理过《乐》;晚年喜《易》,以至“韦编三绝”(牛皮绳断了三次)。
对于鲁国的编年史《春秋》据传也由孔子加工订正。但是,孔子对古代文献“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遵循古人原着,不改动,但要提出疑问)”。
孔子一生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和整理古典文献的工作,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贡献是很大的。